雷平 孫朝貴/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農業農村局 550025
中國養豬業在我國畜禽養殖中發展最快,也是發展最為平穩的產業,2013—2019年豬產業生產總值占畜牧生產總值的50%,對我國畜牧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幾年,我國養豬業受到疫情的影響,豬的產能在2018—2019一直下降。2020年在國家政策支持下豬養殖業在逐漸恢復產能,制約產能恢復的兩個關鍵因素就是能繁母豬存欄量和仔豬成活率,在能繁母豬存欄量增加較慢的情況下,提高仔豬成活率就成為產能恢復的決定因素。而仔豬成活率的決定因素較多,包括遺傳、生理、飼養環境、營養調控、疫病防控等因素,通過采用合理的飼養管理技術能夠減輕后三種因素對仔豬成活率的影響。本文針對飼養管理中的關鍵環節,提出斷奶仔豬飼養管理技術措施。
在規模化養殖場中仔豬都采用早期斷奶技術,一般都是在21d左右斷奶,這樣可以使母豬早發情,進入下一個繁殖周期。在實際生產中我們要根據生產實際,不能完全以日齡為標準,要根據母豬和仔豬的生長發育情況確定斷奶時間[1]。采取逐漸斷奶和整批斷奶相結合的方式。在7d后仔豬開始快速生長,僅依靠母乳不能滿足營養需要,這時需要進行采食訓練,通過飼喂開口料觀察其采食能力,平均每日采食量平均達到500g時,才可進行整群斷奶,否則可挑選身體強壯,采食欲望強烈的仔豬先斷奶,其余留觀待采食表現良好再進行斷奶。
2.1 母豬限制飼喂斷奶前5d開始,母豬飼料開始由泌乳飼料逐漸替換成后備豬飼料,通過降低飼料營養含量,促使仔豬采食開口料,增加對固體飼料的適應能力,提高自身免疫力,以應對斷奶后的飼料轉換帶來的應激反應。
2.2 做好轉群的準備工作對要轉入的保育豬舍進行清洗消毒,將保育舍的設備上污物沖刷清理干凈,封閉門窗,用消毒液對舍內的設備和用具進行消毒處理。24h后進行通風干燥處理,檢查舍內的溫控設備是否能達到26℃左右,飲水設備是否正常,對故障設備及時修理。
3.1 飼料供給方案仔豬斷奶后,在保育舍內仍然要使用開口料7d,7d后按照每3d20%的比例替換斷奶仔豬料,替換中觀察仔豬的健康情況,出現腹瀉的仔豬要及時隔離治療,對采食能力較弱的仔豬分群集中飼養,使用開口料調整腸胃功能后,再換成仔豬飼料[2]。
3.2 減少斷奶應激斷奶仔豬圈舍最好遠離母豬舍,減少母豬因為斷奶后的應激出現嚎叫等情況,對仔豬帶來刺激。斷奶仔豬初期不用分群,要保持原群體的組成,減少仔豬因為不同群交叉后出現打斗受傷情況,同時也減少了交叉感染的幾率。
3.3 營造良好的環境空間斷奶豬舍溫度要保持在25℃-26℃左右,濕度一般在60%左右,過低的濕度仔豬會患有鼻炎和支原體感染的風險,過高的濕度會造成仔豬的皮膚疾病、風濕疾病、消化系統疾病。飼養密度在0.45m2以上,每個隔欄內的仔豬在30頭以內為好。隨著仔豬生長要繼續分欄減少密度,分欄要按照體型大小進行分欄,減少打斗的可能性。
3.4 良好的營養供給在仔豬生長過程中,需要的營養在不斷的改變,所以要及時更換適合的飼料。建議選擇大型飼料場的階段飼料,如果自配飼料要根據生長情況和飼料營養成分表及時調整飼料配方。在整個飼養期內要保證清潔用水,水溫不能低于仔豬體溫的3℃以下。
3.5 仔豬的習性引導對仔豬要進行定點休息、定點排泄、定點覓食訓練,使仔豬的生長環境能夠保持相對衛生,防止糞便對飼料的污染,給仔豬健康造成威脅。
仔豬斷奶飼養管理技術,主要是要做到減少應激,增加適應能力,提高免疫能力,促進生長為主,因為仔豬的特殊生理期,所以對仔豬的飼養要做到細致入微的,防治飼養的漏洞產生,根據仔豬的生長情況及時調整仔豬的飼養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