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茂/新疆自治區畜牧總站 830000
近些年我國開始引進國外優質的肉羊品種,改良本地肉羊,培育新品種。雖然培育了一批優良品種,但是這些品種退化很快,一般在市場上應用3~5年就開始出現退化的現象。究其根本原因,是人們對品種培育的意識淡化,沒有認清肉羊品種培育比應用更為重要。因此本文總結出種羊飼養管理技術要點,指導生產實際,為中國肉用種羊的生產提出技術保障。
種羊的分群和育肥羊分群不同,要根據種羊的實際生產需求和生長階段進行合理的分群,一般情況下,成年種公羊分為后備種公羊、配種期種公羊、過度期種公羊。種母羊的劃分依據生理特點,分為后備期、妊娠前期、妊娠后期、泌乳期、空懷期。待選羊只育成前期的種公羊和母羊,一般按生長階段分為泌乳期、斷奶期、育成期。
2.1 種公羊營養種公羊的營養非常重要,按照生產目的合理供給營養,一般后備公羊(能量10.25MJ/kg、蛋白質11.08%),同時根據飼養的實際情況應該適度增加青綠飼料的供給。后備種公羊(10.03MJ/kg、11.22%),后備種公羊一定要控制能量飼料的供給,防止過肥,轉配種期前需要減肥,這會造成胃部疾病,很難完成繁殖任務,使用年限也會大幅度減少;過渡期種公羊指的是預參加配種和配種剛結束的公羊,這個時期一般是15d左右,這時我們要供給飼料營養(12.03MJ/kg、13.52%),另外要提供每只羊每天4根紅蘿卜,3個雞蛋,缺硒的地區應該另外補充硒元素。配種期種公羊,為了保證旺盛的性欲和體力,飼料應以優質蛋白質為主(12.25MJ/kg、13.52%),其余和過度其一樣,但這一時期不能供給青貯飼料,要供給優質的青干草,預防營養過高帶來的消化系統疾病和腐蹄病發生[1]。
2.2 種母羊營養種母羊根據繁育的時期不同,一般飼養供給的營養為:后備期(能量10.11MJ/kg、蛋白質11.20%);妊娠前期(11.11MJ/kg、蛋白質12.20%);妊娠后期(10.20MJ/kg、蛋白質14.20%);泌乳期(12.08MJ/kg、蛋白質13.20%));空懷期(11.00MJ/kg、蛋白質10.20%),注意在妊娠期如果處于冬季,應減少青貯飼料的供給,增加優質的高蛋白飼草供給。
2.3 待選羊待選羊是指育成前期的種公羊和母羊,這一時期的羊按照正常肉羊分階段飼養,供給滿足生長需求的營養。
3.1 后備公羊一般在8月齡開始在待選羊群中挑選。在挑選時,應選擇體型健壯,性欲強的后備公羊。在挑選時要注意進行布病篩查,同時檢測是否有關節受傷、關節是否有疾病,是否有腐蹄病,一般挑選體重應該達到50kg 以上。后備公羊應進行配種訓練,訓練時需要選擇發情母羊,對其進行保定,同時準備好采集設備,通過引導讓公羊自主爬跨,進行試情訓練,采集精液進行檢測。一般試請訓練一周2次,訓練大約一個月,休息待選。針對爬跨試情和精液檢測合格的公羊入選后備種公羊[2]。
3.2 母羊管理
3.2.1 后備母羊在育成期母羊中選擇體況好的母羊,進行生殖系統檢查,主要包括:乳房檢查、外陰檢查、激素水平檢查,將乳房副乳多,乳房發育不良的淘汰。篩選出的母羊進行外陰和激素六項檢查,外陰閉鎖和外陰外翻的淘汰,激素檢查中不合格的轉入育肥羊。被選母羊達到9月齡,體重達到45kg 時轉入配種舍。體重時達到500kg記錄發情時間。
3.2.2 經產母羊經產母羊轉入空懷期后要進行篩選,對母性不強、產羔率低、體況差的進行淘汰。選擇健康的母羊進入配種期。如果需要進行同期發情,需要及時對母羊進行B超檢查,看是否有子宮疾病。
種羊的飼養管理對肉羊產業發展非常重要。因此,作為肉羊生產經營管理者應該給予高度重視,抓住種羊生產各個環節,培育好優良種羊,抓住其具有生產力的關鍵時間,發揮種羊在肉羊生長的重要作用,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