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佳彥 曹紅敏 楊宇峰 甄育蘭 黃偉柱
肝癌為常見的惡性腫瘤,目前肝癌發病率不斷增加,對人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目前關于肝癌研究十分多,引起肝癌發病的因素有多種,例如病毒感染、吸煙等,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是細胞質內的蛋白質,不僅能識別人體細胞質雙鏈DNA,還能促進caspase-1激活,促進IL-1β以及IL-18炎性細胞因子成熟和分泌[1]。相關研究顯示,炎癥是引起惡性腫瘤發生發展的一個重要相關因素,目前原發性肝癌發病率也和炎癥之間具有密切相關性,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為炎癥體中的一部分,其參與了肝炎病毒對人體肝臟損傷的過程,但是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在肝癌疾病發展、發生中的相關作用尚未明確[2]。因此,本研究選取100例肝癌患者實施檢測,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2019年收治的100例肝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均符合臨床關于肝癌診斷標準[3]。排除標準:患者伴有其他的嚴重疾病。患者年齡40~79歲,平均年齡(59.01±7.25)歲;男60例,女40例。
1.2 方法 在患者手術過程中收集肝癌標本和距離患者癌腫病灶的標本癌旁組織,采用甲醛對標本進行固定,從而保持形態學結構,采用石蠟浸入組織之后、使用石蠟包埋[4]。使用免疫組織化學方法測定肝癌和癌旁組織中的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IL-1β、caspase-1表達。
1.3 觀察指標 比較患者肝癌、癌旁組織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IL-1β、caspase-1陽性表達情況;比較患者肝癌、癌旁組織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表達強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6.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計數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肝癌、癌旁組織觀察指標陽性表達情況比較 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IL-1β、caspase-1表達均定位在患者肝細胞質內。肝癌組織中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IL-1β、caspase-1陽性表達率均高于癌旁組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100例患者肝癌、癌旁組織觀察指標陽性表達情況比較[n(%)]
2.2 肝癌、癌旁組織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表達強度比較 肝癌組織中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表達強度高于癌旁組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100例患者肝癌、癌旁組織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表達強度比較(n)
據相關研究顯示,肝癌是一種惡性腫瘤,易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目前炎癥在人體惡性腫瘤中作用機制還未明確,部分學者認為在炎癥發生之后,炎性細胞在遷徙過程中易導致活性氮物質和活性氧產生,然后在活性物質和炎癥反應破壞下,導致惡性腫瘤疾病發生[5]。多項研究顯示,在癌癥中炎癥介質具有關鍵作用,能導致炎性介質發生,其中腫瘤壞死因子、環氧化酶具有關鍵性作用,是由于細胞基因改變,目前多種疾病難以治愈的因素為術后的轉移和復發[6]。炎癥易導致惡性腫瘤的發展、轉移以及發生,在對患者采取肝癌手術過程中,切除部分肝臟,對于人體機體來說為創傷行為,易導致炎癥反應情況發生[7]。在早期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被認為是抑癌因子,在胃癌、子宮內膜癌以及結腸癌等多種疾病中存在變異或者失活,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是細胞質內的蛋白質,不僅能識別人體細胞質雙鏈DNA,還能促進caspase-1激活,促進IL-1β以及IL-18炎性細胞因子成熟和分泌[8-10],同時肝癌發病率也和炎癥之間具有密切相關性,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為炎癥體中的一部分,其參與了肝炎病毒對人體肝臟損傷的過程[11-13],而在目前研究中顯示,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在部分惡性腫瘤中作為促癌因子,而在本次研究中,在肝癌患者發生發展中,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具有促進作用,肝癌組織中,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表達程度較高,其具有較高的陽性表達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IL-1β、caspase-1表達均定位在患者肝細胞質內。肝癌組織中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IL-1β、caspase-1陽性表達率分別為95.00%、90.00%、85.00%,均高于癌旁組織的70.00%、71.00%、69.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肝癌組織中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表達強度高于癌旁組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在肝癌中呈現高表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