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杰
甲狀腺腫瘤手術往往需要患者保持清醒狀態,利于隨時檢查患者發聲或者換聲帶情況,以免損傷喉返神經。故而麻醉方式一般使用頸淺、深叢神經阻滯[1]。但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心血管應激反應仍然較為強烈。隨著經皮穴位電刺激技術逐步應用于臨床甲狀腺腫瘤手術的麻醉過程,從各個不同臨床角度,均能證實該方式在麻醉中對患者生理功能的獨有功效與影響[2]。根據相關臨床報告指出,將經皮穴位電刺激應用于甲狀腺腫瘤手術患者的麻醉中,可獲得滿意的阻滯效果。有利于控制麻醉手術中的有害應激反應,進而提高麻醉效果。但此方面報告少之又少,仍缺乏相關臨床依據。為此,特選取68例甲狀腺腫瘤手術患者,對其麻醉效果展開觀察和討論,目的在于探討不同麻醉方案對于改善患者麻醉狀況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8例甲狀腺腫瘤手術患者,隨機分為參照組與研究組,各34例。研究組中,女27例,男7例;年齡22~74歲,平均年齡(48.46±8.59)歲。對照組中,女26例,男8例;年齡23~76歲,平均年齡(48.68±8.6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及其家屬皆已簽字同意,并自愿納入此次研究中,同時經由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與批準。
1.2 方法
1.2.1 參照組 采用改良一點法頸叢神經阻滯方式,在患側深叢,給予患者10 ml濃度為1%的利多卡因(石藥銀湖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4024045),兩側淺叢向上、下各給藥5 ml,一共給藥30 ml。手術過程中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面罩吸氧,如果患者的牽拉反應較為嚴重時,可靜脈注射安定(東北制藥集團沈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1022887)5~10 mg,并且在手術中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1.2.2 研究組 在改良一點法頸叢神經阻滯的基礎上加上經皮穴位電刺激,在患側深叢,給予患者10 ml濃度為1%的利多卡因(石藥銀湖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4024045),兩側淺叢向上、下各給藥5 ml,一共給藥30 ml。取患者雙側曲池穴、合谷穴,在麻醉誘導前,進行經皮穴位電刺激,使用2/100 Hz疏密波交替刺激,同步輸出,刺激強度以患者能忍受且無不適感覺為宜,從小漸增至8~12 mA,術中連續進行經皮穴位電刺激直至手術結束。
1.3 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患者相關臨床指標,包括心率差、血壓差、呼吸頻率。②對比兩組患者圍術期皮質醇水平,T1、T2、T3、T4采集患者3 ml肘靜脈血通過放免法對其血漿進行皮質醇檢測。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相關臨床指標對比 研究組的心率差、血壓差、呼吸頻率均優于參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圍術期皮質醇水平對比 T1時,兩組患者皮質醇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T2、T3、T4時,研究組患者皮質醇水平均低于參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相關臨床指標對比 ()

表1 兩組患者相關臨床指標對比 ()
注:與參照組對比,aP<0.05
表2 兩組患者圍術期皮質醇水平對比 (,mg/ml)

表2 兩組患者圍術期皮質醇水平對比 (,mg/ml)
注:與參照組對比,aP<0.05
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的整體提升,甲狀腺腫瘤疾病的治療已不再是一項技術難題,大部分甲狀腺腫瘤患者均能夠通過普外科手術延長生命[3-5]。普外科手術作為一種創傷性的治療方式,患者在手術中容易出現心血管應激反應與有害的神經反射等[6]。應激反應主要指機體受到失血、創傷、疼痛、缺氧、手術麻醉與急性感染等傷害性刺激,引發患者機體代謝與功能的變化過程[7]。應用合理的麻醉藥物與技術,有利于控制麻醉手術中的有害應激反應。
甲狀腺腫瘤手術往往需要患者保持清醒狀態,利于隨時檢查患者發聲或聲帶情況,以免損傷喉返神經[8]。給予患者見效快、安全性高的麻醉方式有利于減輕患者的應激反應,提高臨床療效[9]。改良一點法頸叢神經阻滯主要通過在患側深叢給予患者適量利多卡因進行頸叢神經阻滯,能夠達到較為理想的麻醉效果,但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心血管應激反應仍然較為強烈[10]。臨床可結合患者的情況選擇經皮穴位電刺激。其主要通過取患者雙側曲池穴以及感應較強的合谷穴,在麻醉誘導前使用疏密波進行交替刺激[11]。經皮穴位電刺激作為一種有效的非藥物輔助麻醉方式,能夠促使患者中樞神經系統釋放出不同的內源性阿片肽,具有良好的輔助麻醉作用與較強的止痛效果。患者也逐漸由術前不同程度的緊張、焦慮等情緒,轉為配合與安靜,有利于提高甲狀腺腫瘤手術的安全系數[12]。
隨著經皮穴位電刺激技術逐步應用于臨床甲狀腺腫瘤手術的麻醉過程,從各個不同臨床角度,均能證實該方式在麻醉中對患者生理功能的獨有功效與影響。此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心率差、血壓差、呼吸頻率均優于參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T1時,兩組患者皮質醇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T2、T3、T4時,研究組患者皮質醇水平均低于參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經皮穴位電刺激的應用效果更佳,有利于控制麻醉手術中的有害應激反應,為甲狀腺腫瘤手術的順利施行提供有利條件,進而提高麻醉效果。
綜上所述,經皮穴位電刺激聯合改良一點法頸叢神經阻滯比僅行改良一點法頸叢神經阻滯的作用更佳,對于減弱手術中應激反應,提高麻醉效果等具有重要意義,應用前景廣闊,值得將其推廣普及于臨床麻醉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