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2型糖尿病是一類常見且危害較大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多發于老年人,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該疾病的發病率也在逐年提升,如何對該類患者進行治療已得到廣泛關注[1,2]。2型糖尿病目前尚無能徹底根治的辦法,只能通過藥物治療降低其血糖水平,緩解其相關癥狀,并預防相關并發癥的發生[3,4]。臨床中多采取二甲雙胍、阿卡波糖等藥物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其療效尚不十分理想。本次試驗中對本院部分患者應用磷酸西格列汀進行治療,現就其療效進行分析和闡述。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8年4月~2019年8月接收的8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分析組與對照組,各44例。分析組男24例,女20例;年齡最小49歲,最大79歲,平均年齡(64.8±4.5)歲;病程最短1年,最長11年,平均病程(6.2±1.4)年。對照組男26例,女18例;年齡最小51歲,最大83歲,平均年齡(65.5±4.7)歲;病程最短1年,最長12年,平均病程(6.0±1.4)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自愿參與本次試驗,本試驗得到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排除合并精神類疾病、對試驗用藥過敏、無法遵醫囑用藥、病歷資料不完善的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治療,口服二甲雙胍,3次/d,500 mg/次;口服阿卡波糖(拜耳醫藥保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19990205),3次/d,100 mg/次。分析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療,口服,1次/d,100 mg/次。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3個月,在治療期間需給予患者相應的飲食、運動指導。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血糖控制情況(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BMI、不良反應發生率等。療效判定標準:①顯效:患者治療后相關癥狀基本消失,血糖水平恢復正常;②有效:患者癥狀有所改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至少有2項指標恢復正常;③無效:患者癥狀和血糖水平均無改善[5]。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分析組治療總有效率95.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9.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血糖控制情況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分析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BMI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BMI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分析組患者BMI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表2 兩組患者血糖控制情況對比()

表2 兩組患者血糖控制情況對比()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aP<0.05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BMI對比(,kg/m2)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BMI對比(,kg/m2)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分析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1%(4/44),其中惡心嘔吐和低血糖各2例;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1.4%(5/44),其中惡心嘔吐2例,低血糖3例。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24,P=0.725>0.05)。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主要類型,其發病率遠遠超過1型糖尿病,該病又被稱為成人發病型糖尿病。該病的發生與環境、飲食、遺傳、胰島素抵抗、胰島細胞功能缺陷等因素有關,其典型癥狀為多飲、多食、多尿、消瘦,還可引起多方面的并發癥,其病程長、危害大,在臨床中需引起重視[6,7]。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采取藥物治療,通過藥物治療緩解其癥狀,降低并發癥發生率,進而改善其生活質量,不過該類患者的用藥方案較多,常規治療尚無法取得理想的療效[8,9]。磷酸西格列汀屬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可對胰高血糖素樣肽-1起到抑制作用,促進胰島β細胞數量的增殖,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10]。郭云飛等[11]研究認為磷酸西格列汀對治療2型糖尿病的總有效率一般>90%,可有效改善患者相關癥狀,降低血糖水平,且不會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此治療方案具有積極的臨床應用價值。本次試驗結果顯示,分析組治療總有效率95.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9.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治療后,分析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BMI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韓秀平等[12]的研究結果類似。
綜上所述,磷酸西格列汀在治療2型糖尿病中療效顯著,安全性好,該治療方案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