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剛
心律失常主要指的是心臟沖動的心搏頻率、起源部位、沖動傳導以及節律等所有可能發生的異常情況[1]。心律失常的主要臨床表現包括頭暈、心絞痛、胸悶等方面。隨著近年來醫療模式的改革,醫療消費項目的成本-效果情況越來越受到臨床重視[2]。根據相關臨床報告指出,將鹽酸索他洛爾片治療應用于心律失常疾病的臨床治療中,可獲得滿意的臨床療效[3]。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相關癥狀,提高臨床療效,同時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用藥成本。但此方面報告少之又少,仍缺乏相關臨床依據。在此次實驗中,對研究組和參照組84例心律失常患者的成本-效果情況展開觀察和討論,其目的在于探討不同給藥方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和用藥成本的差異性,現將此次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4例心律失常患者,遵照隨機數字表法劃分為研究組與參照組,每組42例。研究組女19例,男23例;年齡28~75歲,平均年齡(52.36±8.13)歲。參照組女18例,男24例;年齡29~76歲,平均年齡(52.47±7.83)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心律失常患者及其家屬皆已簽字同意,并自愿納入此次研究中,同時經由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
1.2 方法 研究組采用鹽酸索他洛爾片(商品名:偉特,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238)治療,先給予患者80 mg/d進行口服治療,用藥7 d后逐漸加量至160 mg/d,持續服用3周后,以80 mg/d維持用藥。參照組采用鹽酸胺碘酮片(北京嘉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3843)治療,首先給予患者75~150 mg胺碘酮靜脈推注治療,后維持300~600 μg/min的速度進行靜脈滴注,持續3~4 d,根據患者的心率生命體征變化情況,適當調整滴注速度。在靜脈滴注當日或次日,開始口服鹽酸胺碘酮片,開始給予患者600 mg/d鹽酸胺碘酮片進行口服治療,持續服用7 d,后逐漸減量至400 mg/d,持續服用7 d,最后維持200 mg/d,連續治療28 d。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房性早搏數、室性早搏數和交界性早搏數以及成本-效果。患者臨床療效主要分為顯效、有效及無效。顯效:患者通過階段性治療后,臨床癥狀等基本消失或顯著好轉,短陣室速和室性早搏減少>90%;有效:患者通過階段性治療后,臨床癥狀等有一定程度的好轉,短陣室速減少50%~70%或者室性早搏減少80%~90%;無效:患者通過階段性治療后,臨床癥狀等無任何改善,短陣室速以及室性早搏無變化甚至增多。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C/E代表單位效果所花費的成本,比值越小代表達到最佳效果所需的成本越低。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房性早搏數、室性早搏數和交界性早搏數對比 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的房性早搏數、室性早搏數和交界性早搏數分別為(182.46±18.46)、(514.71±51.65)、(108.52±10.45)次/24 h,均低于參照組的(251.37±25.54)、(608.48±60.54)、(143.52±14.57)次/24 h,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成本-效果比較 國產鹽酸索他洛爾片零售價為26.50~38.00元/盒,規格:80 mg×24片/盒,即0.66~0.95元/片,國產鹽酸胺碘酮片的零售價為25.50~37.50元/盒,規格:0.2 g×10片/盒,即2.55~3.75元/片。研究組顯效24例,有效16例,無效2例;參照組顯效18例,有效16例,無效8例。研究組患者的用藥成本(27.67±2.89)元低于參照組的(75.39±7.46)元,治療總有效率95.24%高于參照組的80.95%,C/E(0.31±0.09)低于參照組的(0.82±0.37),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房性早搏數、室性早搏數和交界性早搏數對比(,次/24 h)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房性早搏數、室性早搏數和交界性早搏數對比(,次/24 h)
注:與參照組比較,aP<0.05
表2 兩組成本-效果比較[,n(%)]

表2 兩組成本-效果比較[,n(%)]
注:與參照組比較,aP<0.05
心律失常在我國臨床中屬于較為多發的一種心血管疾病[4]。心律失常主要指的是心臟沖動的心搏頻率、沖動傳導、起源部位和節律等所有可能發生的異常情況,其主要由各種器質性心血管病、電解質、藥物中毒以及酸堿平衡失調等因素引發,少數心律失常患者也可能由于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造成[5]。若不采取有效、及時的治療措施,將會影響患者的健康狀況。
成本-效果分析作為分析成本效果的一種方式,主要將治療應用的醫療衛生資源(成本)和治療產生的療效(效果)進行比較分析[6]。隨著近年來醫療模式的改革,醫療消費項目的成本-效果情況越來越受到臨床重視。通過不同藥物方案的比較,尋找最大效果化用藥方案[7]。胺碘酮屬與Ⅲ類抗心律失常的藥品[8]。胺碘酮具有輕度Ⅰ和Ⅳ類抗心律失常藥物特性以及輕度非競爭性的α和β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胺碘酮是一種有效的心律失常疾病治療藥物,對于抗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效果,但該藥物的成本較高[9]。臨床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鹽酸索他洛爾片治療,索他洛爾作為一種外消旋混合物,含有左旋、右旋兩種異構體,有利于消除折返激動,對于心肌與心房傳導纖維可以起到明顯的抑制作用,降低竇房結自律性。對于抗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效果,且該藥物的成本較低。
鐘仲鴻[10]在鹽酸胺碘酮片和鹽酸索他洛爾片在心律失常治療中的成本-效益的研究中,納入了60例心律失常病患進行觀察研究,采取鹽酸索他洛爾片治療的用藥成本為26.95元,采取鹽酸索他洛爾片治療的有效率為93.3%,采取鹽酸索他洛爾片治療的C/E為0.29,索他洛爾片達到最佳效果所用的成本較低,此治療方式較為經濟合理。在此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的用藥成本(27.67±2.89)元低于參照組的(75.39±7.46)元,治療總有效率95.24%高于參照組的80.95%,C/E(0.31±0.09)低于參照組的(0.82±0.37),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鹽酸索他洛爾片治療的療效更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相關癥狀,提高臨床療效,同時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用藥成本。
綜上所述,鹽酸索他洛爾片治療心律失常比鹽酸胺碘酮片治療的作用更佳,對于提高臨床療效等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并且從成本-效果角度來看,索他洛爾片的應用效果更佳,值得將其推廣普及于臨床治療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