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錦麗
先兆流產,指的是妊娠28周前產生少量陰道流血、陣發性腹痛或腰痛表現,并且盆腔檢查結果顯示宮口未開、胎膜完整、沒有妊娠物排出,妊娠12~28周內自然終止即為晚期流產[1]。染色體異常、母體因素(全身性疾病、內分泌及免疫功能異常、嚴重營養缺乏、不良生活習慣、創傷等)為引發晚期先兆流產的基本原因。主要表現為停經、陰道出血、腹痛等。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晚期先兆流產率得以控制,但是仍無法避免發生晚期先兆流產,發病后無疑會對患者的身心健康構成嚴重威脅,所以盡早選擇適宜的方案治療極其關鍵,以此有效改善晚期先兆流產患者的預后[2]。然而,不同的治療方案無論在治療效果、治療安全性、保胎成功率及對宮縮消失時間、住院時間等影響方面比較,均有著較大的差異。針對于此,本院特選取110例晚期先兆流產患者,探究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案(間苯三酚聯合硝苯地平片、硝苯地平片)治療的臨床價值。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晚期先兆流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入院時均存在陰道流血、下腹疼痛等癥狀;②符合婦產科學中關于晚期先兆流產診斷標準[3];③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④患者和其家屬簽訂知情協議。排除標準:①合并糖尿病;②合并肝腎功能及宮頸功能不全;③生殖道感染;④羊水過多;⑤對本研究使用藥物禁忌。患者按入院編號分為甲組和乙組,每組55例。甲組年齡25~35歲,平均年齡(30.4±2.3)歲;孕周19~27周,平均孕周(24.5±2.5)周;初產婦39例,經產婦16例。乙組年齡25~34歲,平均年齡(29.5±2.1)歲;孕周20~27周,平均孕周(24.2±2.3)周;初產婦40例,經產婦1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乙組 采用硝苯地平片(廣東華南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3986)口服治療,10 mg/次,每隔4 h服用1次。待孕婦的宮縮得到明顯的抑制后,將此藥的使用頻率改為每隔6 h服用1次。治療2 d后,將此藥的使用頻率改為每隔8 h服用1次。
1.2.2 甲組 采用間苯三酚(南京恒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6766)聯合硝苯地平片方案治療,將200 mg間苯三酚與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安徽豐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4479)混合后靜脈滴注,1次/d;硝苯地平片治療方法同乙組一致。兩組治療時間均為3~5 d。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與保胎成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治療時間<12 h宮縮消失,即為顯效;治療時間≥12 h,宮縮狀況得以改善,即為有效;治療時間>24 h宮縮沒有明顯變化,即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保胎成功的判定標準:接受規范治療后臨床癥狀全部消除,并且接受B超復查結果顯示胎兒存活即為保胎成功,反之則可判定為保胎失敗;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不良反應包括頭痛、失眠、惡心嘔吐、胃腸道反應;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宮縮消失時間、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與保胎成功情況對比 甲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及保胎成功率分別為96.36%、92.73%,均高于乙組的81.82%、72.73%,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甲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09%,低于乙組的30.9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對比 甲組患者宮縮消失時間與住院時間均短于乙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與保胎成功情況對比[n,n(%)]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n,n(%)]
表3 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對比 ()
注:與乙組對比,aP<0.05
晚期先兆流產即為妊娠12~28周內的先兆流產,其發生原因和母體因素、染色體異常有關。臨床表現為陰道出血、腹痛、停經等,且妊娠期宮縮敏感度增強。如果沒有在第一時間處理,容易致使患者發生流產狀況,無法保證妊娠成功,這時必然會對孕婦身心健康構成嚴重的影響[4]。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安全保健意識提高,能夠予以先兆流產更多關注。通過實踐證實,實行科學、合理的治療可有效降低晚期先兆流產保胎失敗率,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并且有效延長妊娠周數[5,6]。需要注意的是,較多晚期先兆流產患者擔心不良妊娠結局,會選擇終止妊娠,這時子宮內膜、產道、生殖系統等均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繼而發生不孕情況,所以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處理提高保胎成功率極其重要。因此,臨床上除了叮囑患者保證休息外,還應選擇適合的藥物治療,本研究使用的硝苯地平屬于選擇性拮抗藥物,在晚期先兆流產治療中應用,可降低細胞內游離鈣的濃度,對子宮收縮加以有效抑制,但單獨應用這一藥物無法達到最理想的治療效果[7]。為此,本研究聯合使用了間苯三酚對晚期先兆流產患者加以治療,間苯三酚為非阿托品類解痙藥物,可直接作用在泌尿系統生殖道平滑肌,解痙效果較好。與此同時,合理使用這一藥物能保留平滑肌正常生理收縮功能,不會對患者的心血管及胃腸道構成不利的影響。當前,間苯三酚被廣泛運用于晚期先兆流產患者治療中,延長孕周的同時可確保患者機體激素水平保持穩定,防止發生β受體興奮的現象[8,9]。上述兩種藥物聯合應用于晚期先兆流產患者的治療中,能夠很好的改善晚期先兆流產患者的病情、臨床癥狀。治療中應叮囑晚期先兆流產患者保證足夠的休息、睡眠,用藥期間有效控制藥物劑量,對患者生命體征及胎心情況加以觀察,如若發現不良反應表現立即調整藥物滴速,或是以停止用藥方式處理[10]。同時,醫護人員應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為患者普及晚期先兆流產疾病知識、治療方法、相關需要注意事項,叮囑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衛生等方面習慣,鼓勵患者加強機體訓練,合理調節自身不良心理情緒。此外,需要加強和晚期先兆流產患者間的溝通、交流,鼓勵患者及時宣泄負性心理情緒,比如:和他人傾訴、播放輕柔舒緩音樂、戶外散步等,從根本上緩解患者的心理情緒,如:緊張、不安、恐懼、焦慮等。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甲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及保胎成功率均高于乙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甲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乙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甲組患者宮縮消失時間與住院時間均短于乙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間苯三酚聯合硝苯地平片在晚期先兆流產患者治療中的效果理想,不易于致使患者產生嚴重不良反應情況,多為頭痛、惡心嘔吐、胃腸道反應等輕微反應。同時,使用上述聯合用藥方式治療利于提高患者的保胎成功率,縮短宮縮消失和住院的時間。
綜上所述,應用間苯三酚聯合硝苯地平片方案于晚期先兆流產患者中,不僅治療效果顯著、有效,并且可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縮短宮縮消失時間、住院時間,提高患者的保胎成功率,值得臨床推廣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