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悅 劉金瑛 劉樹權
腦梗死屬于神經內科疾病,發病率高,致病原因為局部腦組織供血發生障礙,引發缺血性壞死與腦軟化所致,主要癥狀是顱內壓上升,出現眩暈、復視,偏身感覺發生障礙,疾病快速進展,有很高的后遺癥風險,如果患者未得到及時有效治療,就會誘發偏癱、昏迷,嚴重可危及生命[1]。本文選取80例急性缺血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益氣活血法治療急性缺血性腦梗死的臨床效果,現將實驗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達到世界衛生組織(WHO) 中關于急性腦梗死的診斷標準;患者家屬知情。排除標準:嚴重肝、腎等器官功能不全者;精神疾病者;全身免疫性疾病者。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0例。觀察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47~76歲,平均年齡(61.5±10.8)歲。對照組男28例,女12例;年齡42~75歲,平均年齡(58.5±13.1)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給予對癥支持,腦細胞修復,調節血糖水平,保持酸堿度、水與電解質的穩定;同時靜脈滴注500 ml低分子右旋糖酐,或靜脈滴注400 mg血塞通(凍干),1次/d;待患者生命體征恢復平穩后實施康復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益氣活血法治療,給予補陽還五湯加減,組方:赤芍藥、川芎、桃仁、水蛭、紅花各10 g,黨參、當歸、地龍、路路通各15 g,黃芪120 g,上述諸藥用水浸泡,煎煮500 ml藥汁,分早晚兩次服用,1劑/d。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選擇 NIHSS 評分評估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情況。運用FMA評分、BI指數評估兩組治療前后運動狀況。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判定標準: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下降91%~100%,病殘等級為0級,代表基本治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下降46%~90%,病殘等級1~3級,代表顯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下降18%~45%,代表有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下降或上升≥18%,甚至死亡,視為無效[2]。總有效率=基本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還有研究提出了控制泛醌處流量的調節機制。主要通過兩條途徑:一是改變AOX蛋白的數量來控制從泛醌處溢流到交替途徑的流量,從而進行粗略調節,而還原泛醌的水平則反應AOX的表達情況;二是通過AOX活性的改變來調控泛醌庫的氧化還原的平衡、AOX分子內二硫鍵的狀態、激活劑的濃度等因子,從而進行精確調控。然而AOX活性的調控相當復雜,因此AOX在不同果蔬中具體的運行調節機制仍有待研究。
庭中的花再未開過,也可能是壇子少了的緣故。老爺爺把剩下的幾壇花放在一旁的小架子上,那幾壇花再未開過,沒過幾天那幾壇花也不見了。行人來來往往地走著,陽臺上還有一個身影,弓著背坐在陽臺上,那景象似乎和以前一樣,卻又有些不一樣——安靜了,花也沒了。
臨床上把腦梗死劃分為栓塞型與非栓塞型兩種類型。非栓塞型腦梗死的產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主要包括以下:①動脈發生硬化。患者的年齡、飲食習慣等原因會使患者動脈血管壁產生斑塊,隨著疾病的進展最終產生血栓;②高血壓。因為高血壓的存在,致使動脈血管發生透明變性,同時動脈內膜產生破裂,最終血小板凝聚到血管壁上,既而血栓產生;③機械壓迫。如果患者腦血管外部存在腫瘤,就會一直壓迫腦血管,這就加大腦血管出現阻塞的風險,最終引發腦梗死;④動脈炎。動脈炎會改變患者血管壁性質,致其發生病變,血管腔逐漸變狹窄,最終導致血栓產生。盡管目前醫療技術得到長足發展,醫療水平也獲得很大提升,也顯著提高治療腦梗死的效果,更好確保部分腦梗死患者的生命安全。而臨床實踐發現,采用西藥治療腦梗死預后不太理想。伴隨中醫的不斷發展,臨床研究人士更多關注采用中醫治療腦梗死,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和運動功能。
1102 粒狀頭樣蛋白 2 下調誘導上皮間質轉化促進腫瘤細胞對吉非替尼耐藥 洪永剛,郝立強,畢峰瑞,顏宏利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n(%)]
表2 兩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FMA評分及BI指數對比(,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FMA評分及BI指數對比(,分)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aP<0.05
腦梗死屬于比較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致死率與致殘率均較高,發病急,快速進展,主要患病群體為中老年人。臨床上將腦梗死又稱作缺血性腦卒中,其病理機制是動脈發生粥樣硬化,腦血管變狹窄,發生閉塞,或產生血栓,致使腦組織供血停滯,最終腦細胞產生缺氧、缺血現象,引發腦梗死[3]。腦梗死會直接損傷患者的神經功能,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2.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總有效率95.00%高于對照組的77.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FMA評分及BI指數對比 治療前,兩組NIHSS評分、FMA評分、BI指數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NIHSS評分、FMA評分、BI指數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從中醫學角度分析,腦梗死歸屬到“中風”的范圍,中醫認為致病因素為“虛”所致。由于患者的肝腎功能下降,其機體的血液運行、精氣循環受到很大影響,既而誘發血液淤積,血管被阻塞,再加上外部因素影響,最終腦梗死產生[4]。臨床實踐研究發現,患者患病后通常還有清楚的意識,也就是說大部分患者屬于風中經絡。事實上,早在唐宋之前中醫就認為中風主要是“外風”,典型表征是 “內虛邪中”,而在《金匱要略》一書中很早就有相關記載。大部分患者患病后都要長時間臥床休息,這樣就會加重中氣受損的情況。腦梗死有以上特點,所以治療原則為增補元氣,增強脾臟功能,從而擴大患者腦血管,抑制血小板凝聚,既而有效治療腦梗死。比較有代表性的腦血管病癥就是急性腦梗死,疾病有著極大的危害性,一旦不能妥當處置就會致患者死亡。產生急性腦梗死是諸多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主要導致動脈腦血管發生病變,使血管被阻塞,變狹窄,并產生粥樣硬化,致使患者腦組織缺少足夠血液,最終腦組織因缺血、缺氧而壞死,嚴重削弱患者的行為能力、思維功能,所以,臨床醫護人員需要高度重視。研究指出,急性腦梗死患者能夠及時得到有效治療,可顯著改善預后,除此以外,選擇治療藥物至關重要。
兩旁是巨大的成堆的花籃,頭頂的吊燈晃得人頭暈目眩。當然都是虛擬零件的成果。排著隊進入會場,同事們興高采烈,眼角眉梢抑制不住喜悅之情。她也心潮澎湃難以自已,在亂哄哄的隊伍中擁擠著尖叫著。年終獎的評比即將公示,此時高興才是應該的主情緒,熱烈的反應才是好員工的證明。
對于急性缺血性腦梗死患者盡早給予針對性治療,可以讓神經功能受損程度顯著下降,轉變預后。氣虛血瘀歸屬于進展種類的中風病機,治療原則是增補元氣,促進血液循環,所以,運用補陽還五湯治療,可以對機體內的紅細胞變形指數、紅細胞凝聚指數以及全血粘度得到有效轉變,從而擴張腦血管,抑制血小板凝聚[5]。組方中的黃芪、黨參可以有效增補機體所需元氣,調節血流運行;而川芎、紅花可以疏通筋脈,促進血液循環;路路通可以有效驅散風邪,打通血脈;水蛭則可以活絡經脈,化解瘀滯,還可以轉變凝血情況,防止產生血栓;上述諸藥配伍,可以有效促進血液循環,驅散瘀滯,增補元氣,打通經脈[6]。所以,補陽還五湯可以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腦梗死患者的癥狀,提高治療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95.00%高于對照組的77.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NIHSS評分、FMA評分、BI指數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NIHSS評分、FMA評分、BI指數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于急性缺血性腦梗死患者運用益氣活血法治療療效明顯,對于損傷神經起到有效改善作用,提升療效,應用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