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體時代,正在改變著世界的面貌,同時也對高校大學生就業工作帶來新的影響和變化。大學生的就業一直都是國家和高校十分重視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業率上面細微的變化,都代表著千千萬萬的大學生畢業后的就業情況,關系著畢業生個人的人生及其家庭的未來。
關鍵詞:新媒體 ?大學生 ?就業工作 ?探究
新媒體時代,為我國高校畢業生工作帶來了翻天覆地的影響,同時,也要求高校就業工作要具有針對性、創新性和實效性 。隨著高校的擴大招生,我國大學生的入學率成逐年上升趨勢,隨著入學人數的增加,高校畢業生總體人數也在逐年不斷的提升。據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874萬,同比增長40萬人。高校就業工作依然嚴峻。
1 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存在的問題
1.1大學生未能樹立明確的職業規劃和正確的擇業觀
95后的大學生,具有著時代的特點,他們生活在物質相對豐富的時代,基本上沒有吃過苦,習慣依賴父母的安排生活和學習。同時,他們物質上要求比較高,接觸信息的來源豐富,思想相對活躍,生活缺乏計劃。一部分的大學生在大學階段未能樹立正確的職業規劃,加之這代人物質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凡事父母包辦,沒有生存壓力。渾渾噩噩,沒有追求,需要快速在大學這個知識海洋中吸取營養的時刻,很多同學都在半夢半醒中度過了,無法合理的、快速的對自己的未來做出正確合理的安排。近幾年,在高校存在著這樣的現象,應屆大學畢業生在畢業階段不急于找工作,而是準備考研亦或跟風考研,或是選擇四處游歷或去支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同學做出這樣的選擇是因為進入社會工作會怕累、怕承擔責任,也不知道自己該找什么樣的工作,能拖一時就拖一時的,對自己的職業定位不清,無法快速適應社會需要,找準人生定位。借拿考研當借口,躲過一日是一日。
1.2部分高校對大學生就業工作重視不夠,缺乏專業的指導
部分高校的領導不重視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只重視科研、招生和學校的排名等,畢業生的就業率、就業質量和就業滿意度,并不是學校關系的重要的事情。部分高校,在學生的就業方面,重視程度不夠,未能做到與時俱進,利用新媒體等平臺,做好就業信息的及時發布和宣傳,無法給學生搭建方便快捷的就業平臺,學生們無法通過學校的教育獲知就業相關的有效信息,只能通過自己的方式找工作,困難重重,收效甚微;還有一部分高校,在學生培養過程中,不重視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知識的培訓,未能將此項工作落實到實處,大部分只是走走形式。甚至個別高校未設立專門的就業指導部門,就業工作專兼職人員嚴重配比不足,個別工作人員態度不夠端正和認真,無法將國家畢業生就業優惠政策快速的、全面的、準確的解讀給畢業生們,使得部分高校的就業工作陷入僵局,無法為大學生的就業保駕護航。
1.3存在結構性就業狀況分布不均衡的問題
受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大部分高校畢業生就業城市的選擇更加傾向于到經濟更為發達的城市。而中西部地區以及經濟相對滯后的小城市并不是畢業生們的首選,一方面經濟的不發達,造成了工資水平的底下,無法滿足大學畢業生對高收入的要求;另一方面,這些城市的自然環境和物質環境也無法滿足大學畢業生對高生活品質的要求,所以,北上廣深往往是同學們比較向往的地方。在就業單位的選擇上,知名的央企和國企在招聘會上的受歡迎程度是很高的,往往他們能夠得到同學們的青睞,會收到學生們投遞的簡歷,而有些不知名的小企業往往門可羅雀,畢業生對這些企業不聞不問,只是草草的看上兩眼,或是應付性的問些無關痛癢的問題。同時,企業在招聘人員時,也有些明顯的問題。例如:名校效應和重點專業也在愈演愈烈,有些企業根本就不去一些普通的院校進行招聘,將大部分畢業生拒之門外?,F在就業市場上還存在一種帶有“歧視性”的現象就是,男生就業情況優于女生,一些企業直接在招聘信息中直接打出“僅限男生”的字樣,導致女大學生們就業難的問題。
2 自媒體時代促進高校就業工作的策略
2.1加強就業思想指導,盡早確立正確的職業規劃
高校應在新同學軍訓后,盡快對新生同學進行專業的思想教育,讓學生們在第一時間,更加清晰的了解自己所學專業的現狀、前景等相關信息,讓同學們對自己專業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找準現階段的努力方向。隨著學生學習的深入,高校應盡快將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和就業指導課安排進學生的課表中,聘請專業教師、邀請企業客座講師、知名校友等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培訓,讓學生們那根學習和思考的神經一直處于緊繃的狀態,不能松懈。對于三年級的學生,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更為細致的指導,讓學生們首先要學會找準自己感興趣的發展方向,再通過結合行業現狀等,明確自己將來的計劃是要考研還是工作。高校要有計劃的增加學生們的課外實習機會,不要將學生們束縛在校園中,多讓大家走進企業,了解企業真實的狀態,讓大家做到心中有數,對于將來的工作不是霧里看花,水中望月,而是對其有真切的了解,以便學生做出正確的選擇。同時,高校要加強校園網絡建設,創建就業平臺,通過公眾號,微信群,QQ群隨時隨地的發布就業招聘、等相關信息,潛移默化的將正確的就業思想傳遞給大學生。
2.2考研與就業雙線指導,力求事半功倍
高校要針對考研學生進行詳細的指導和跟蹤,邀請相關的教師和考研成功的學生,舉辦考研指導會和考研經驗交流會,同時,要通過網絡平臺發布考研的相關技巧及等信息,為學生的考研之路掃清障礙,做好準備。同時,要鼓勵學生選擇考研之路就要加倍努力,通過邀請專家教授為學生們做專業的指導和鼓勵。同時,高校要與企業加強合作和交流,形成良性互動,高校為企業培養優質的人才并輸送到企業中進行實習,作為儲備人才。也要經常邀請用人企業來到高校,高校通過舉辦大型招聘會和專場招聘會,將企業帶到學生的身邊,讓學生們能夠不出校門,就能安全高效的找到合適的工作。邀請知名校友回校開展講座,交流就業體會和就業經歷,并針對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討論,解決學生們的疑惑。同時也要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創業,開拓學生的多渠道就業形式。
2.3政府要加強監督管理,提高畢業生就業率
本科畢業生就業工作絕不僅僅是高校的工作,它關系到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是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去辦好的工作。政府要出臺多項政策,嚴格要求高校必須將本科畢業生就業工作提升為學校的重要工作,由高校重要領導牽頭,開展“一把手工程”,設立主管畢業生工作的就業指導部門,保障畢業生工作有效有序的進行。同時,政府也要規范用人單位的招聘制度,應該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促進公平、公正、公開的就業招聘環境。
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是關系到社會穩定和學生個人發展的大事。國家強有力、積極的指導,高校各部門的重視和發力,借助新媒體平臺的強大優勢,相信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一定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與愿.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調查及創新途徑研究[J].景德鎮學院學報,2018,1(33):102-108
[2]蔣曉川,李浩,肖濤.新媒體時代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創新思路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9,35(03):31-34.
[3]伊飛,張學超,楊崔陽.新媒體時代加強和改進“0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基于對黑龍江省在哈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調研[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0,39(05):113-115.
[4]劉成誠,萬敏.新媒體背景下高?;鶎訄F組織推動大學生就業的工作路徑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20(14):26-27.
作者簡介
張琦,女,滿族,1986年5月,遼寧中醫藥大學,遼寧葫蘆島人,碩士學歷,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