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朝艷



摘要:目的?觀察自擬補氣寧神湯對氣虛型不寐癥患者睡眠質量、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間收治的86例不寐癥患者納入本次研究,將入選患者平均劃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對照組給予西藥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自擬補氣寧神湯治療;1個療程后,對比臨床療效,分別于治療前、后評估2組患者的睡眠質量與生活質量并進行對比。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0.70%,對照組為72.09%,治療組臨床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PSQI各項評分與總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治療組全面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2組QLICD-GM各維度評分與總分均較治療前上升,且治療組全面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補氣寧神湯能夠提高氣虛型不寐癥患者的臨床療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與生活質量。
關鍵詞:失眠;不寐癥;睡眠質量;生活質量;中西醫聯合治療
中圖分類號:R256.23?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7-2349(2020)08-0043-04
不寐癥為中醫理論病癥名稱,主要是指現代西醫理論體系中的失眠[1]。不寐癥主要表現為心慌、不安、驚懼等所誘發的入睡困難、睡眠異常、淺眠及疲勞等,多數患者伴有程度不一的心理、神經癥狀。我國青年群體中失眠的發病率約為12.7%~19.8%左右,60歲及以上的老年群體中失眠發病率可高達30%左右[2-3]。近些年來,我國失眠的發病率呈現出明顯上升趨勢,預計2030年時我國失眠患者可超過3億人[4-5]。長期失眠可致使自身免疫功能降低、加快衰老進程,對患者的胃腸功能、精神狀態、情緒等造成不影響,繼發神經衰弱、肥胖、脫發以及心腦血管急性不良事件等。近年來失眠問題已經得到全社會范圍內廣泛關注[6]。西醫治療失眠的常用藥物包括:主要采用艾司唑侖、阿普唑侖、地西泮等藥物。這些藥物具有起效速度快、加快入眠進程、提高睡眠質量等作用,但其易形成藥物依賴,且蘇醒過程處長,醒后疲乏感較明顯等問題。中醫在治療不寐癥方面歷史悠久,積累了豐富經驗。本院以中醫理論為基礎,自擬補氣寧神湯應用于不寐癥治療中,為研究其對患者睡眠與生活質量的影響,特開展此項研究。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間收治的86例不寐癥患者納入本次研究,將入選患者按入院病例號平均劃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單號納入對照組,雙號納入治療組,每組各納入43例患者。對照組男17例,女26例;年齡為28~72歲,平均49.96±7.75歲;病程為3~32月,平均(17.09±5.43)月;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6例,高中21例,大學及以上16例。治療組男18例,女25例;年齡為26~74歲,平均(50.13±8.04)歲;病程為4~34月,平均(17.96±5.98)月;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5例,高中20例,大學及以上18例。2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病例選取標準?診斷依據:西醫以美國精神病學協會公布的《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為失眠診斷標準[7]。具體標準:①入睡時間超過0.5 h,睡眠淺夜間覺醒超過2次,睡眠質量差,醒后再入睡困難、日間困倦,每日睡眠總時間不足6 h,持續超過30 d。中醫以《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8]、《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不寐癥相關標準為診斷辨證依據[9]。主癥:心煩、不寐、易醒、多夢;次證:心悸、健忘、氣短倦怠、小便清長;舌淡,脈弦細;具備主癥、舌脈且兼有任意一項次證者可辨證為氣虛型不寐。納入標準:①上述中西醫診斷依據均可確診者;②入組前15 d以內無抗抑郁、抗精神病類藥物應用史的患者;③患者自愿入組,且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器質性病變誘發本病的患者;②有嚴重精神疾病、精神類藥物依賴、吸毒史的患者;③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腦卒中等疾病及疼痛、發熱等癥狀導致的失眠患者;④有嚴重肝、腎功能異常的患者;⑤妊娠期、哺乳期內的患者;⑥對于本項研究用藥不耐受、有過敏反應者。
1.3?治療方法
1.3.1?對照組?給予艾司唑侖(浙江醫藥出品,國藥準字:H33020353),1.0mg(1片)/次,每日1次于睡前口服。谷維素片(天津力生制藥出品,國藥準字:H12020214)1~3片/次,1日3次,口服。1個療程為30 d。
1.3.2?治療組?茯神30 g,生黃芪、夜交藤各24 g,黨參、柴胡、遠志、炙甘草各10 g,升麻6 g。加減:面色萎黃、舌質淺淡加熟地15 g,當歸10 g;畏寒肢冷加肉桂10 g,附子6 g;兼有痰熱加竹茹、清半夏各10 g;伴有消化不良、泛酸加海螵蛸、焦神曲各10 g;兼便秘者加肉蓯蓉10 g,火麻仁6 g。方劑由本院中藥房以水煎法煎制為湯劑,每劑分為240 mL×2袋,于每日早晚溫服。1個療程為30 d。
1.4?觀察指標及療效標準?治療1個療程后評估臨床療效,觀察治療前、后2組患者的睡眠質量與生活質量。
1.4.1?臨床療效與睡眠質量?使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量表評估睡眠質量[10]。PSQI總分越高表明睡眠障礙越嚴重。臨床療效以每日深度睡眠的時間超過6h,日間無疲乏困倦感,PSQI總分降低幅度超過80%為治愈;以睡眠質量顯著改善,深度睡眠時間變長,PSQI總分降低幅度超過50%但未超過80%為顯效;以睡眠質量有改善,PSQI總分降低幅度超過25%但未超過50%為有效;以未達上述標準或病情進展為無效。
1.4.2?生活質量?生活質量依據慢性病患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體系共性模塊(QLICD-GM)V1.0版評估[11]。包括:軀體功能、心理功能與社會功能3個維度,共29個條目,得分越高表示該維度越生活質量越良好。
1.5?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 Statistics軟件23.0版處理。等級型數據以Whitney U(秩和)檢測,計數數據采用交叉表檢驗,按n(%)格式表述;計量型數據組內對比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對比采用獨立t檢驗,按(x±s)格式表述;均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0.70%,對照組為72.09%,治療組臨床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2組治療前后PSQI評分比較?治療前2組PSQI評分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PSQI各項評分與總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治療組全面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FL(K8mm]2.3?2組治療前后QLICD-GM評分比較?治療前2組QLICD-GM評分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QLICD-GM各維度評分與總分均較治療前上升,且治療組全面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不寐癥既西醫學中的失眠癥,引起失眠的誘因十分復雜,生理、心理等因素均可誘發失眠[12]。目前失眠已成為我國人民生活中的一項常見健康問題,由于諸多亞健康狀態、疾病等均與失眠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13]。失眠在各個年齡階段中均有發生,近年來由于課業繁重在青少年群體中甚至都有失眠的發生。失眠對患者的身體健康水平、生活質量、正常的工作學等活動均構成不良影響,現已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長期失眠可導致疲倦乏力,引發頭痛,繼發注意力潰散、記憶力減退等癥狀。還可能誘發自身免疫功能減低,從而發生諸多疾病。失眠可使患者的情緒出現較大波動,易發生抑郁、焦慮、煩躁等心理問題,嚴重者甚至可能形成精神疾病。因此,對于失眠應給予足夠重視,通過及時有效的治療改善睡眠質量以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西藥治療本病主要采用安眠類藥物,常用藥物包括艾司唑侖、阿普唑侖、地西泮等。西藥治療具有起效迅速,效果確切等優勢。但其依賴性較強,停藥后復發率較高,長期用藥可能出現耐藥性,因此其臨床療效無法令人滿意。
中醫治療本病臨床經驗豐富,近年來中醫中藥治療不寐癥的效果得到廣泛認可[14]。中醫將本病納入“不寐、目不瞑、不得眠”等范疇[15]。認為本病主要是由于氣虛而致臟腑血運無力、氣機紊亂,久而使心、腎、脾、胃、肝等臟腑發生功能衰退,而致心腎不交、心脾兩虛、心膽氣虛、肝脾不舒則不寐。因此,臨床治療中應以補氣、寧神、養血調和為要。本院以中醫理論為基礎自擬補氣寧神湯治療不寐癥。方中生黃芪味甘、性溫,歸脾、肺經,有益氣固表、利水消腫等功效,常用于治療內傷勞倦、氣虛血痹、自汗、浮腫、癰疽難潰或潰而不斂等氣虛血弱之癥等。黨參性平、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益元氣、止渴生津、調榮養衛功效,多用于中氣不足、津傷口渴、心悸頭暈;現代藥理研究黨參有很好的鎮靜作用。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膽、三焦、心包絡經,有升舉陽氣、疏肝解郁、和解退熱功效,多用于外感發熱、寒熱往來、胸脅脹痛等癥;現代藥理研究柴胡有明顯的鎮靜、鎮痛作用。升麻味辛、甘,性微寒,歸脾、肺、胃、大腸經,升麻主要具有升舉陽氣、解表透疹功效,對風熱頭痛、臟器下垂有很好療效。夜交藤味甘、微苦,歸心、肝、脾、腎經,主治失眠、勞傷、血虛身痛、多汗等癥,具有祛風通絡、養心安神功效,對于心神不寧、心悸心慌、肌膚麻木、失眠等均有很好療效。遠志性微溫、味辛、苦,歸心、腎、肺經,具有益智安神、利濕、祛痰開竅之功效,主治驚悸失眠、多夢神昏、咳嗽多痰等癥。茯神味甘、淡、性平,歸心、脾經,有淡滲利水、健脾、寧心安神功效,多用于失眠健忘、心悸怔忡、小便不利等癥的治療。炙甘草味甘、性平,歸脾、胃、心、肺經,可補中益氣、調和諸藥。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在常規西藥治療的基礎上應用補氣寧神湯后,臨床療效的整體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且臨床總有效率亦有明確提高;表明補氣寧神湯能夠全面提高氣虛型不寐癥的臨床療效水平。采用PSQI評估全部患者的睡眠質量可見2組患者治療前睡眠質量均處于同一基線水平,且可見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通過治療2組患者的睡眠質量得到有效改善,但治療組較對照組更為良好,提示自擬補氣寧神湯能夠有效且全方位的改善患者睡眠質量,雖然至1個療程結束時治療組PSQI部分均值尚未達到正常標準的7分,但已經接近正常標準,通過延長療程可進一步提升患者睡眠質量。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優于對照組,說明補氣寧神湯通過更加良好的改善患者睡眠質量,尤其是患者的日間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后,使患者的精力更為充沛,日常工作、學習以及社會活動等能夠更為良好的開展,從而全面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補氣寧神湯能夠提升氣虛型不寐癥患者的臨床療效,進一步提升患者的睡眠質量與生活質量,對于氣虛型不寐癥患者的治療具有重要的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陸小連,莫曉楓.風池、額三針為主辨證論治不寐癥經驗體會[J].中國針灸,2016,36(3):259-260.
[2]袁保,楊靜,陳強,等.袁士良治療不寐癥臨床經驗總結[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5,21(6):690-691.
[3]張霜梅,吉晶,邱朝陽,等.單純針灸對比西藥治療卒中后失眠隨機對照試驗的Meta分析[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9,37(12):2843-2852.
[4]郭海波,王慧.酸棗仁湯治療失眠現代機制研究進展與探討[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9,37(12):2963-2966.
[5]楊熠文,楊柏燦.論衛氣在人體睡眠活動中的作用[J].中醫雜志,2019,60(23):1988-1992.
[6]劉靜,郭欣,黃娜娜,等.柴胡桂枝干姜湯治療失眠的功效網絡研究[J].中草藥,2019,50(21):5145-5153.
[7][JP3]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nual of mental disorders.4th ed.textversion(DSM-IV)[S].Washington DC:Am Psych Assoc,2000:51-52.
[8]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22-23.
[9]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3:186.
[10]劉賢臣,唐茂芹,胡蕾,等.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華精神科雜志,1996,29(5):103.
[11]王洋,遲曉華.TIP情志調養對老年焦慮不寐癥患者生命質量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9,39(15):3806-3809.
[12]李姍姍,劉清泉,于翔,等.柴胡桂枝干姜湯加味聯合針灸療法治療肝脾不調型原發性失眠的臨床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17,14(33):154-156.
[13]Li J M,Mu Z N,XIE J,et al.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Xiaoyaosan for the treatmentof insomnia:protocol fo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Med,2019,98(29):16481-16487.
[14]高夢鴿,趙艷,彭建中.從肝論治失眠經驗[J].中醫雜志,2019,60(1):17-19.
[15]王偉松,劉建和,黃巍,等.王行寬應用百合安神湯治療失眠經驗[J].中醫雜志,2019,60(22):1904-1907.
(收稿日期:20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