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冰青
進入九月,天氣漸涼,有利于蚊蟲的繁殖和活動,所以防蚊滅蚊依然不能停止。登革熱是一種急性蚊媒傳染病,主要通過白紋伊蚊、埃及伊蚊等叮咬傳播,流行于東南亞、南美洲和非洲等熱帶、亞熱帶地區。發病后臨床表現有發熱、淋巴結腫大、頭痛、肌肉及關節痛、出血、皮疹等,有部分患者還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癥狀或胃腸道癥狀(包括嘔吐、腹瀉等)。
防蚊滅蚊,應當做到:
●使用蚊帳或驅避劑。
●外出身著淺色衣物,如在戶外蚊蟲較多區域活動,應穿著長袖長褲,并使用含有有效驅蚊成分(如避蚊膠、驅蚊酯等)的驅蚊劑。
●日出、日落等蚊子活躍的高峰時段,避免在樹蔭、草叢、涼亭等戶外陰暗處長時間逗留。
●及時清理家中瓶、罐內的積水,養有水生植物的,應該每隔3~5天換水,清洗植物根須和花瓶內壁。
●清除房前屋后的積水,留有水分的廚余垃圾要及時清理。
開學后,學生大量聚集在學校,為肺結核、流行性腮腺炎、感染性腹瀉和手足口病等傳染病的流行和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流行性腮腺炎和手足口病容易侵襲兒童,因此幼兒園尤其要注意防范。肺結核是一種慢性呼吸道傳染病,容易在人群聚集地暴發,加強學校肺結核病的預防十分必要。學校依然要做好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提前做好防疫物資儲備,對校園開展全面的環境衛生整治。嚴格日常管理,合理組織集體活動,引導學生保持安全社交距離。
提醒學校加強對教室、宿舍、食堂等人群密集場所的通風和消毒。要加強學生因病缺勤登記工作,如發現因肺結核、流行性腮腺炎、感染性腹瀉和手足口病等染病而缺勤,要及時進行轉診、報告,并繼續跟進學生就診情況。
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學生應保證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自身抵御疾病的能力。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咳嗽、打噴嚏掩口鼻,注意保持手衛生。經常開窗通風。若出現腹瀉、發熱等癥狀要及時上報和就醫。
夏秋季氣溫較高,氣候潮濕,細菌和微生物極易孳生,食用了被微生物污染的食物,就有可能感染腹瀉、腹痛等腸道傳染病。因此要特別警惕“病從口入”,注意食品安全。
●剩菜剩飯要注意冷藏保存,食用前檢查有無變質跡象,再次食用時應徹底加熱。
●不要在室溫條件下解凍魚蝦、禽畜肉類等冷凍食品,放入冷藏室解凍安全保險。
●少吃或不吃生冷、冰鎮食物。外出飲食選擇衛生狀況良好的正規餐飲場所。
●不吃來源不明、種類不詳的野菜、野果、蘑菇,以免出現食物中毒。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后及時洗手。若出現發熱、腹瀉、腹痛等癥狀時,請及時到醫療機構腸道門診就診,以免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