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20世紀后半期湖南學者先秦史研究論略

2020-10-12 14:34:11熊賢品
社會科學動態 2020年9期
關鍵詞:研究

摘要:湖南處于先秦史研究的學術邊緣地,但20世紀后半期仍有謝華《論西周封建》、高光晶《中國國家起源》等成果出現,涉及古史分期、國家起源等方面。回顧相關研究,其中有一些值得重視的經驗,包括重視古文字基本功,從而準確理解各種文獻;重視對最新考古成果的采用,以堅實、擴充研究材料和視野。注重建立在考證基礎之上的系統性、理論性探索,從而促進思考和認識的深入。這些經驗對于湖南先秦史的研究來說,仍然具有一定意義。

關鍵詞:20世紀;后半期;湖南;先秦史;學術史

基金項目:湖南省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出土文獻與屈賦考詮”(18YBQ081)

中圖分類號:K2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982(2020)09-0052-09

湖南地處中國南部內陸,在古代史前段處于邊緣地位,客觀上導致先秦史、湖南地方古史研究,相較古代史其余斷代及近代史,對省內研究者吸引力較弱。盡管如此,在近代以前,仍然出現一些湘籍學者關于先秦史、湖南古史的著述。

一、20世紀中期以前湖南學者的先秦史研究簡述

就20世紀中期以前的相關成果來看,可以分為如下幾個方面:

(一)關于先秦史

如宋代長沙學者易祓著有《禹貢疆理廣記》、《周禮總義》等,其中前書已佚,清代胡渭《禹貢錐指》評價為“僅見于他書所引,昆山片玉,彌覺貴重”。明代岳陽人蔡復賞著有《詳訂孔子歷年事跡》;清代張坊著有《東周紀年》、《古文尚書辨證》,從《東周紀年》的序來看,本書“起平王之元年,迄于周末。以年為經,以事為緯,一披覽間,舉所為年月、譜系、地名、事跡之不同皆臚列目前。東周之事明而九經四書之疑義亦自此可析矣。”清康熙初貢生、臨湘人方之著有《合訂禹貢山海經圖注》《晚周多增六十年表說略》。清代潘相著有《尚書可解輯粹》《毛詩古音參義》《春秋比事參義》《周禮撮要》等。此外,清代易順豫著有《周厲宣之際共和詩史發微》《孟子發微》《孟子年略》等。

在春秋史研究方面,早期有明代邵陽寧浩的《春秋諸國匯編》,至清代出現較多成果,如清乾隆年間張孝齡著有《春秋周魯纂論》,本書主要根據《春秋》等文獻,摘取其中有關周朝及魯國部分,進行述評。相關還有清乾隆年間王榮蘭所著《春秋世族譜校補》《春秋世表》《春秋雜記》《左氏春秋義箋》;清乾嘉年間王禧齡所著《春秋左傳后編》;晚清湘陰李培綱著《春秋人物備考》《春秋年譜》;晚清新化鄒孔搢所著《春秋人名表》《春秋地名表》《春秋紀年甲子表》;清末鄒漢紀所著《左氏春秋地圖說》《古今輿地圖說》;鄒漢勛則著有《論語人名例》;晚清湘潭學者譚沄《春秋日月表》《國語釋地》;及清末民初湘潭學者胡元玉的《駁春秋名字解詁》,衡陽曾熙所著《春秋大事表》《左氏問難》,邵陽曾廉所著《禹貢九州今地考》等。

戰國史研究方面,有鄒漢勛《六國春秋》《新六國表》等,所撰《六國春秋》自序稱:

取左、馬、劉、束之言,佐以諸子之書,

與夫群儒之辨說,論次其歲月,以成一書。起

周敬王之甲子,下迄始皇滅齊之歲,提封三百

五十七年,編為十六卷。

此后鄒漢池著有《戰國年表》《新六國表》等。

在先秦人物的研究方面,如清初方之所撰《孟子集語》,其自序云:

宋淳祐間永嘉薛叔容撰《孔子集語》,余以

《孔子家語》為其裔孫所傳,亦既備矣。是書

宜附注其下,不必另行也。惟孟子遺言多錯見

于《孔叢子》《韓詩外傳》《說苑》《風俗通》

諸書,惜無編輯成帙。《史記》次孟子于列傳,

其生卒年歲歷聘后先皆略焉不具,不得比于《孔

子世家》之詳。是以七篇之中究多疑義。因取

前人《孟子年表》,經以《孟子》本文,緯以

列國之事,以驗其同異而去取之,用補《史記》

之缺。上自秦、漢,下逮唐、宋,一言一話,

皆為裒聚,竊取叔容之意,題曰集語,而年表

亦附具卷首焉。

先秦諸子書的一個問題在于,很多年代并不清楚。而通過上述研究,可以對《孟子》篇章有一定的年代認識。又如清代新化人歐陽垣撰《孔子生日考》,自序為“孔子生年月日眾說紛紛,竊謂公榖較史公去圣為近,且善從眾,宜定為襄公二十一年周十月二十一日為孔子生日”,及邵陽隆回人魏源所撰《孔子年表》《孟子年表》等。關于屈原的研究,有清康雍間湘陰學者王之鈇所撰《三閭大夫祠廟志》《三閭大夫考略》,與鄧顯鶴所撰《屈賈年譜》《屈子生日考》等。

在先秦文獻研究方面,如湘陰郭慶藩的《莊子集釋》《詩異文考證》,郭焯螢的《屈賦章句古微》《屈賦外傳》《屈賦內傳》,此外還有湘潭夏大觀的《讀左約箋》《春秋左傳分類賦》《九江考》,益陽曹佐熙的《論語類證》《戰國策釋例》,益陽曾運乾的《春秋三傳通論》《三禮說》等。

此外,關于先秦文物研究方面,如長沙鄭業敩著有《獨笑齋金石考略》《獨笑齋金石文考》《獨笑齋金石文考殘稿》《獨笑齋金石古文考》等,被稱為“其精詣殆在吳大澄、方濬益伯仲之間”。民國時人周名輝著有《周金文正讀》《殷文解故》《兩片獸骨刻辭考釋》《金文通釋》等,楊樹達曾評為“湖湘雖廣,治此學者無第三人”。還有段守愚的《禹碑纂要》、周鑾詒的《先秦璽印拓存》等。

(二)關于湖南古史的研究

明周圣楷編纂、清鄧顯鶴增輯的《楚寶》,在此方面有一定價值。有代表性的學者是清王萬澍,他曾著有《湖南陽秋》,敘自秦至元湖南史事。同時還有《衡湘稽古》,敘遠古至秦湖南史事。這兩本書構成了湖南古今歷史的一個初步敘述系統。

上列諸多明清湘人的古史著作①,雖然有些流傳不廣,現在也不易見到,或只能在相關古籍著錄中查到信息;同時從一些著述來看,內容、體例等可能也存在蕪雜之處。盡管如此,從學術史角度而言,上述論著也不應忽略。

20世紀前半期,湖南學者在先秦史地研究方面,也有一些成果,出現如鄒興鉅《春秋戰國地圖說》《中國歷代疆域戰爭圖說》,及盧彤《中國歷史戰爭形勢圖說》《中國歷史戰爭形勢全圖》等成果,相關內容都有一定價值。

這一時期也出現一些有影響的湘籍學者,所撰相關先秦史成果也產生一定影響,如馬非百《秦始皇帝傳》《秦史綱要》,翦伯贊《中國史綱》(第一卷),呂振羽《史前期中國社會研究》《殷周時代的中國社會》《中國原始社會史》等,并且上述很多學者的重要影響,一直持續到20世紀后半期。

二、20世紀后半期湖南學者的先秦史研究簡述

不過相較而言,至20世紀后半期,由于一些現實因素,湖南省內古史研究隊伍曾有波動,如王曉天指出:

1953年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后,大批知

名學者離湘,湖南的中國古代史研究隊伍頗受

影響……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湖

南的中國古代史研究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

總的來說收獲不豐。十年浩劫期間……中國古

代史研究完全陷于停頓②。

上述背景下,20世紀后半期湖南學者的先秦史研究成果較少,在全國的整體影響力也相對較弱。不過,這主要著眼于地域角度的“學者群”范疇,如果我們關注其中的具體研究者及著作,仍會發現相關研究各有其特色和價值。隨著近來湖南考古工作的進行和相關出土文獻的發現,湖南先秦史研究開始出現復蘇。限于篇幅,筆者于此擇要評述幾本20世紀后半期湘籍學者的重要先秦史論著,通過重溫這些研究成果,不僅有助于先秦史、湖南商周地方史的學術研究,同時對當下湖南省內古史研究及成果宣傳工作,或有借鑒意義。

(一)時代變遷下的古史撰述——雷敢《中國古代中世紀史》

在20世紀后半期湖南先秦史研究學者中,雷敢是唯一一位橫跨民國和新中國兩個時期,都有先秦史專著的學者。

雷敢,字伯涵,1904—1990,湖南瀏陽人,早年求學于朝陽大學,后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曾翻譯日本學者河上肇《新社會科學講話》一書。此后曾在私立民國大學、湖南大學、國立師范學院任教。解放以來,先后任教于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學院。雷先生建國之前發表有《秦漢社會與殷周社會之異同——中國社會之史的剖解》等論文,建國后也發表了多篇相關論文③。

不過相較而言,雷先生的一些見解,主要見于他的幾本論著中。雷先生建國前曾著有《中國史綱》,1943年由民國大學出版社出版;又著有《中國上古史》,1948年中華書局出版④,1948年底《國師新聞》上的一則出版訊息,給我們提供了一份當時的教師著作介紹,其中就提到雷敢《中國上古史》:

雷敢教授所著《中國上古史》一書,已由

上海中華書局承印,不日即可問世,此書原為

本院史地系《中國上古史》講義,積雷師十余

年之研究而成,全書共分六章,都九⑤余萬言,

運用新史學方法,剖視中國古代社會與經濟情

形,觀點正確,內容豐富,出版以后,必為史

學界放一異彩⑥。

雷敢從民國時期開始⑦,長期從事先秦史和秦漢史的教學活動,因此上述《中國上古史》一書,應當是教學相長的產物。除民國時期出版的《中國上古史》外,解放后雷先生還曾試圖出版《先秦史稿》《秦漢史稿》等論著。目前網上流傳一份雷先生1963年就此事寄送中華書局的信箋,現抄引如下:

編輯同志:

迭接來函(□編字第4444/4265號),囑將

拙編《先秦史稿》寄上一閱,曾參考考古學之

最新成果,將前二章重新審過,其余部份亦作

了必要的改訂,茲已竣□,□上請審查。我在

湖南大學及湖南師院等校歷史系,教學中國古

代史二十余年,編定此稿作為講義,前后凡易

稿七、八次,由學校印刷出版,供教學之用。

最近之修改則以郭沫若主編之《中國史稿》為

主要參考書,有關歷史發展階段問題,基本上

采取郭論,但亦有自己的意見,例如對農村公

社做了肯定的敘述等等。此稿之外,尚有《秦漢

史稿》及《讀王船山〈詩經稗疏〉札記》,□續

寄。此致

敬禮

雷敢? 1963.7.28

長沙? 湖南師范學院歷史系

從相關資料來看,此稿后來曾為北京大學吳榮曾所審查,目前也見到吳先生就此事致中華書局的相關信箋,也抄引如下:

古代史組:

寄來史學論文目錄9冊、雷敢《先秦史稿》

3冊,俱已收到。雷敢的稿子已看完,和□信

同時寄出,我看后提出的一些不成熟意見,亦隨

稿寄上。史學論文上關于先秦者都已抄下,□目

我打算在下鄉前寄還□組,我們下鄉時間還未

確定,可能在12月下旬左右。關于“先秦社

會經濟形態”,□我因為沒有時間下手,所以

不能按時完成,很為抱歉。

致以

敬禮

吳榮曾

十一月廿八日

關于雷敢《先秦史稿》一書的后續出版審讀意見,還不得而知。但從此后書稿沒有公開出版來看,應該是沒有通過當時的出版審讀。

限于資料有限,目前筆者還未能讀到雷先生的出版送審稿,及此前的民國版《中國上古史》。不過目前在湖南師范大學圖書館藏有一份署名“雷敢編著”、“湖南師范學院出版”的油印本《中國古代中世紀史》,其內容可能和上述信件中所提到的“由學校印刷出版,供教學之用”本有關,由此或可讓我們一窺雷先生關于先秦史的一些見解。

書中的相關論述具有時代背景,如“階級種族斗爭的發展和周室東遷”一節中,對西周滅亡過程的描述⑧,及相關論述中所運用到的“封建領主制”、“封建地主制”等概念,全書關于先秦史的敘述框架,也是從原始社會到夏商奴隸社會,再到春秋戰國封建社會,這些都具有濃厚的時代色彩。

不過,作者在論述中雖然受到時代影響,仍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見。如在秦統一六國的問題方面,其時和后來的很多學者認為和秦的“軍功地主”有關,而論者則認為秦“走上了以商人地主階級掌握統治權的時代,更加促進了適合于這一階級利益的生產關系。又因為生產關系的調整,適合了生產力的發展,從而社會經濟繁榮,國力充沛,具備了統一六國的條件”⑨。作者將秦的強大和“商人地主”相聯系的意見,異于當時主流看法。

此外,書中也提出一些值得重視的觀點,如認為“重男輕女是宗法制的又一內容”⑩,這一論斷無疑很有價值;而關于春秋戰國時期的變革,論者認為“政治制度的表面不足以決定社會構造的……本時期社會是有變革的,但不能過分夸大其意義”{11},也值得重視。

當然,書中也難免存在一些不足,如認為“仰韶文化應該就是夏文化”{12},從學術史角度而言,上述觀點在民國時期就已經有學者提出,如20世紀30年代徐中舒所撰《再論小屯與仰韶》文中的意見。但同樣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觀點在民國時期已遭到有力質疑,“將仰韶確認為夏文化的觀點,在城子崖發掘公布之后迅速瓦解,因為僅僅從地層上分析,仰韶對于夏文化來說年代過早了”{13}。而在距離上述討論20多年后,雷先生書中還在沿用舊說,無疑影響到了書稿的質量。

總的來看,油印本雷敢《中國古代中世紀史》講義,書中一些內容的講述,基于民國時期的重要考古發現與其時討論,而整體框架則富有新時代色彩,這正和著者本人跨越民國與新中國這兩個時期有關。

(二)40年后延安“古史分期”爭論的延續——謝華《論西周封建》

謝華,1895—1987,別名茲山、病石,號仲池,湖南省清泉縣京山利家皂、今衡南縣譚子山鎮楊湖村人{14}。曾在20世紀40年代,參與范文瀾主編的《中國通史簡編》第一編“原始社會到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度的成立——遠古至秦”的編纂,并發表《中國古史二章》等相關論文;建國后又主持湖南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的相關工作,并圍繞中國古史分期問題,提出了《兩周土地所有制度》《湖南兩周的墓葬》等幾個課題構想{15};晚年在上述工作基礎上,又于1974—1976年間撰寫《論西周封建》,由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

在延安時期的古史分期論爭中,郭沫若、尹達關于古史分期的意見比較一致,而范文瀾、謝華等人的意見較為接近。范文瀾《關于上古歷史階段的商榷》{16} 認為殷代在盤庚以后是奴隸制社會,西周開始了封建社會。這一時期謝華也參與了當時的古史分期討論,并撰寫《略論殷代奴隸制度》{17} 等文,支持范文瀾的意見,而與尹達等不同{18}。

對于謝華和尹達在認識上的差異,曾有學者進行評述,認為他們在方法的運用上,存在一些不同,如謝華等主要根據考古材料,認為商代是青銅器時代;尹達則綜合運用考古、文獻資料等來論證商代為氏族社會{19}。

作為爭論親歷者本人的尹達,晚年主編的《中國史學發展史》一書中,對于上述爭論也有提及{20}。接近40多年之后,謝華在《論西周封建》一書中,繼續堅持此前的看法。他認為“土地分配,是封建社會的特征”{21},商代由于土地國有,不曾做過任何分配,由此“殷代土地情況不明,并非文獻失載”。又指出西周時期的土地經過大分封、小分配,已出現了所謂“嚴密意義的地主階級”,廣大勞動者不是奴隸而是農奴和農民,我國西周時期巳進入封建社會。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關于中國的奴隸社會問題,謝華的意見也曾有過深化,如在延安時期認為“殷代是奴隸社會”,而從20世紀60、70年代開始,謝華又認為商代雖為奴隸社會,但不等同于馬克思所講述的典型奴隸社會,而是有一些家內奴隸存在,并且在此后的封建社會時期,某些并非主要勞動力的家內奴隸依然存在{22}。此后在接近1985年、約90歲的時候,謝華又曾寫過一篇提綱,大意是認中國古代并不存在單一的、純粹的、具有完備形態的奴隸社會;在原始社會解體后,中國就進入了一個公奴、家奴、農奴、農民兼有的社會;而封建社會、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發展,是一個多階段、多層次的長期過程{23}。上述幾個階段的思考成果,無疑體現了謝華對此問題的執著關注。

謝華《論西周封建》一書堅持和郭沫若等主流看法不同的意見,對于其價值,有學者評論為,“這部只有5萬字的著作,前后用了5年時間。《論西周封建》在關于中國古代社會性質的學術討論中,自成一家之言”{24},應當是公允的。

此外,不僅有學術意義而且對當下也有價值的一個方面,是謝華晚年還對中國文化起源問題有所思考,他擬撰《南方古代文化試探》一書,由此力圖打破中原文化一元之說。從他的意見來看:

是南方民族北遷,還是北方民族南徙……

結合湖南考古發掘的文物來研究。我不因為自

己是南方人就替南方捧一下……而是“內中原

而外夷狄”,把四周都埋掉了……希望大家來

做一做,不是一鳴驚人,做得好,驚人;做得

不好,嚇一嚇人{25}。

這一思考無疑是有價值的,并且仍然有啟發意義。從當下的研究來看,很多學者也都在從事相關的研究,并探討早期湖南文化發展歷程及其地位。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當下一些由地域視角出發的研究中,往往也有一些伴隨性問題,造成了對地方重要性的夸大。而謝華上述意見雖然提出較早,但態度較為公允,認為學術研究不是為了“一鳴驚人”,而是為了實事求是。雖然這段發言是半個世紀以前的,但對當下地域史而言,價值仍不容忽視。

在具體的學術意見之外,我們還應當注意到一個背景,有學者指出,此前謝華曾因為編纂史籍而獲罪,而《論西周封建》的觀點,和當時的主流意見不同,“如果沒有一種為了學術和真理而無所謂的高尚情操,是絕不會去做這項艱苦而又危險的事業的”{26},這一評價無疑是中肯的。

在具體的史學考證之外,書中的一些論述也體現了謝華的史識。如他認為:

中國古代確實存在一個政治民主時期。當

時所謂“辯慧”,可以說就是民主生活的一部

分……這是封建初期從小農經濟自由主義中產

生出來的一種民主氣象……現在來看看這種民

主氣象的前途怎樣?是不是可以把它培育起來

成為一種政治力量呢?歷史給它做了安排,夭

折了。{27}

由此,他注意到商鞅變法對于戰國思想文化的影響,這一問題應當認真評述。和當時“重法”風氣不同,謝華認為“商鞅的愚民政策,是思想封鎖和文化隔離”,造成了中國早期政治民主的夭折。同時,商鞅變法也是在對勞動人民施加更大的壓力。因此,他對商鞅變法的一個總評價,是不能將其理解成新興地主階級對奴隸主階級的革命,而應歸為“是一個歷史范疇內的政治活動……主要是反映剝削者對被剝削者經常改變其手段而已。決不能把它看做是什么社會性質的革命”{28}。聯系到當時的時代背景而言,這一論斷也是和當時風尚不同。但這一論斷值得重視,并且現在看來都有其價值。

當然隨著學術研究進步,也帶來了很多新認識,由此前人的很多研究成果,其價值也將被重新審視。如“封建”概念在中國歷史分期上是否可以運用,由此而來“西周封建說”也面臨著一些質疑{29}。不過總的來看,盡管存在這一些問題,但僅從本文上述的簡略分析來看,在湖南地域古史研究回顧及學術史敘述中,謝華的相關成果仍然是不應忽略的。

(三)中國國家起源問題的第一本專著——高光晶《中國國家起源》

高光晶,1927年生,湖南澧縣人,先后任教于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學院。主要著作有河南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的《中國國家起源》,及其改訂本《中國國家起源及形成》,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以及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出版的《先秦農業》等。

在相關論著中,高先生比較重視國家起源的地理因素{30}。如《中國國家起源》書中認為:黃河流域中下游一帶的優越地理環境,適宜于國家起源。但同時,這種優越的地理環境,又培養了人群的依賴性,從而影響到中原地區農業發展的速度。夏王朝不是隨著父權制的發展而建立,而是父權制隨著夏代國家的出現而確立下來。中國國家是在生產力沒有得到充分發展,和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氏族組織沒有被破壞的情況下建立的。上述論斷都是值得注意的。

高著《中國國家起源》中所提出的一個重要意見,是認為早期治水需要集體的力量而組織部落聯盟,然后再轉化發展為國家。也就是說,在國家的形成過程中,水利是一個重要因素。書中指出,中原地區遠古自然條件比較優越,成為早期文明的先進區域,但同時也面臨著大范圍洪水泛濫的威脅。在此背景之下,從而成立了部落聯盟,此后至“益干啟位,啟殺之”,夏啟時候初步建立了國家。

書中并通過中西對比,具體指出中國古代國家形成中的特點,包括:(1)古希臘、羅馬手工業、農業相分離,而早期中國手工業、農業相互結合;(2)古希臘羅馬國家以農村公社為社會基礎,而中國是氏族公社;(3)和古希臘、羅馬的土地私有制不同,早期中國是土地國有制;(4)古希臘、羅馬為共和制,而古中國為君主專制;(5)古希臘、羅馬“按地區劃分國民”,古中國“封藩建國”。(6)古希臘、羅馬“人神同形”,而古中國“天(上帝)”有絕對權威。

吳澤在為本書所做之序中指出,“本書是有關中國國家起源問題的第一本專著”,這一定位是較為平實的。

此后高先生又出版了《中國國家起源及形成》一書,可以看成是前述《中國國家起源》一書的修訂增補本。內容相同的一方面,比如重視地理環境的影響,重視防治洪水對于部落聯盟之關系。同時也有很大的不同,一則在于中國早期國家起源的時間,高先生意見曾經有所變動。在《中國國家起源》一書中,他認為應當是夏代。但到《中國國家起源及形成》中,高先生認為中國國家起源的時間,應當是商代,而認為夏代仍處于部落聯盟的時代。并認為從后續過程來看,西周時期是中國國家起源的繼續時期,春秋時期是封國聯盟的繼續時期,而戰國則是中國國家形成的時期。而上述內容,也為此前《中國國家起源》一書所無。從《中國國家起源及形成》一書來看,內容較前著《中國國家起源》有較大擴充,觀點也有較大改變,體現了高先生對此問題的進一步思考。

在《中國國家起源及形成》一書中,高先生對暴力機構的出現是否反映國家的起源或發展之問題,進行了新的思考。他認為早期的一些暴力機構,是以氏族部落為基礎,所壓迫的對象也是氏族部落,而不能看做是階級壓迫{31}。同時,并認為“按地區劃分其國民”也是早期國家的重要因素。由此,他開始反思此前所持夏代為早期國家之意見。進而高先生從斷代角度,結合傳世文獻及古文字資料,探討夏代及其之前的部落聯盟更替,分析商代、西周、春秋、戰國等不同時期的中央官僚機構、地方組織、社會結構等問題。在上述史實梳理的基礎上,提出周代有“‘方國聯盟解體”、“封國聯盟建立”之變化,但社會結構卻并沒有因此發生改變,因此周代只是中國國家起源的前期;而中國國家的產生或形成,要從春秋晚期開始,到戰國最后形成{32}。

書中也有一些問題或可再商,如在古文字材料的引用方面,對于“王”的古文字學解釋,高先生反對林沄“王”系“軍事統率權象征物”斧鉞的意見{33},但所論還缺乏有力證據。又如認為甲骨文中存在“御史”,并認為其屬于商代外廷機構{34};但從相關學者的討論來看,所謂甲骨文“御史”的考釋,其實可能存在疑問{35},因此高著所論亦可再商。

此外,還應當注意的是,關于中國早期中國國家起源時間問題,爭論相當大,早期學界意見有“夏代說”{36}、“商代說”{37}、“西周說”{38} 等不同看法。而時間判斷之不同,也體現了研究方法的不同。從研究方法、范式角度而言,近來也產生非常大的變化,從出版時間介于兩本高著之間的謝維揚《中國早期國家》一書來看,謝著重視相關方法論的探討,分析了傳世文獻、考古資料、人類學與民族學資料等在早期國家探討方面的價值,重視不同時期早期國家間的縱向比較,并引入酋邦理論等進行探討{39},表現出較寬廣的視野和較濃厚的理論色彩。王震中先生則在近著《中國古代的國家起源與王權的形成》中指出:

研究國家的起源和它的早期發展,其最主

要的著眼點是社會形態的演進,而欲探討中國

上古社會形態的推移和發展,在尚無文字記載

的情況下,當然主要依靠考古學。因而將聚落

考古學與社會形態學相結合來研究國家與文明

社會的起源,應該說是抓住了論題的主線{40}。

可見上述學者在早期國家研究方面,傳世文獻材料只是他們的材料之一,甚至并非最主要材料。而回顧高先生《中國國家起源》《中國國家起源及形成》中的相關研究,則明顯可以看出是以文獻材料為本位,同時對相關理論也引用較少,在研究方法上表現出較大差異。因此,同樣是討論早期國家的起源問題,但高著和上述兩位學者不論是從材料使用,還是具體結論,都有很大不同,出現這一情況也是必然的了。

總的來看,從學術史角度而言,高著《中國國家起源》《中國國家起源及形成》是中國早期國家研究方面較早出現的相關論著,書中也有作者的相關思考,仍然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

(四)20世紀后半期國內第一部先秦斷代文化史——李福泉《先秦文化史》

李福泉,生于1938年,湖南長沙人,早年師從譚戒甫先生,1966年武漢大學研究生畢業,后任教于湖南師范學院。由李先生所著、岳麓書社1997年出版的《先秦文化史》一書,是一部篇幅不大、較為簡明的先秦史著,也可以說是20世紀后半期國內第一部先秦斷代文化史。在李著之前,已經有一些以“先秦文化史”命名的論著,如民國時期有孟世杰《先秦文化史》,其后有楊亮功《先秦文化之發展》、楊希枚《先秦文化史論集》等。在李先生書后,又有王冠英主編《中國文化通史·先秦卷》、王貴民《先秦文化史》等論著。從相關論著的出版時間來看,楊亮功《先秦文化之發展》雖然出版在前,但實為論文集,因此,李著《先秦文化史》是建國后較早的一部先秦斷代文化史著作。

李著《先秦文化史》雖較為簡明,但仍具有一定學術價值。書中認為中國文化具有延續性、開放性兩個基本特點,并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視的意見,如認為“先秦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具有中國文化形成時期的特點,這個特點就是文化的動態性……要把先秦文化看作是一個不斷發展、演變的過程加以理解”{41}。從歷史角度而言,先秦是時間最為悠長的一個斷代,由此視角出發,李先生書中較為注意敘述時段的劃分。從時代框架來看,書中分為“混沌初開的文化(原始社會)”、“儒家理想的文化(夏商周三代,奴隸社會)”、“動蕩中的文化(春秋、戰國)”,就宗教、哲學、文學、政治思想、典章制度、倫理道德、姓氏等文化現象進行梳理,上述時代的劃分,是較具特色的。

書中內容也有可觀之處,如提出夏商周奴隸社會時期,實現了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的體系化,系統的社會組織、國家組織在這一時期出現和確立,王權則成為至高無上的權威{42}。而“神學支配文化”,是本時期文化的一個特點,同時也開始自然宗教向人為宗教的過渡,如所宗奉之神不再平等、出現神階與最高統治神等,還提出了“宗法連環套”的概念,并根據“父族族權”、“大宗小宗”、“嫡長子繼承權”等三項因素,認為宗法制形成于商代后期{43}。

又如在討論春秋、戰國文化的時候,認為“中國文化的主體是漢族文化……漢族的前身是華夏族,華夏族在東周時期與周邊各少數民族融合為一體,至秦漢時,正式形成為漢族”{44},當時存在著“華夷文化圈”,但同時也是古典華夏文化的興盛期。并分析了“君權至尊的網”之形成過程,如認為“忠”是我國古代宗法制度的產物,不過早期“臣對君的忠是相對的”,到東周時期“忠臣的問題突出了”{45}。上列論述較為平實,值得注意。

當然書中也難免有一些可再討論之處,如關于甲骨文所反映的商代教育問題,李先生和一些學者一樣,認為從甲骨文中所見的“教”、“學”、“師”等來看,表明“商代已經確有學校”{46}。但目前看來,相關部分材料可能還需加以辨析{47}。

(五)20世紀后半期湖南學者的先秦史專題研究成果

此外,本時期湖南的先秦史研究學者及其成果,還包括:

1. 伍新福主編《湖南通史(古代卷)》,其中先秦部分,以文獻材料為主,結合相關考古發現,敘述了先秦時期湖南的歷史進程,價值比較重要。何介鈞《湖南先秦考古學研究》一書,雖側重考古,但就湖南先秦史研究而言,價值較高。

2. 在楚史研究方面出現一些成果。湖南省楚史研究會主編有《楚史與楚文化研究》,何光岳在研究上用力甚勤、成果甚多,其中多與楚史有關,如《楚源流史》等,不過也存在一些方法問題{48}。郭仁成則撰有《楚國經濟史新論》。此外,高至喜《楚文化的南漸》《商周青銅器與楚文化研究》《楚文物圖典》諸書,與劉彬徽《楚系青銅器研究》《早期文明與楚文化研究》《江漢文化與荊楚文明》{49} 等書,同樣側重于考古,但就楚史而言,價值也頗高。

3. 本時期也有一些關于先秦思想史的著作,如余明光《黃帝四經與黃老思想》、鄧球柏《帛書周易校釋》、譚承耕《論語孟子研究》、游喚民《先秦民本思想》《孔子思想及其現代意義》《尚書思想研究》等相關論著。

4. 此外,一些學術論著也比較有價值,如戴亞東《楚國紀年(戰國部分)》《楚國的貨幣》,陳琢《長沙歷史大事記》《長沙先秦史表》,冷鵬飛關于早期商品經濟形態的研究{50}等。張步天用力于歷史地理學,著有《洞庭歷史地理》等,并對《山海經》等有較多關注,研究成果多涉及先秦史地。郭利民編《中國古代史地圖集》也值得參考。

(六)20世紀后半期湖南學者有關先秦史的相關研究

20世紀后半期湖南學者的先秦史研究,還包括一些交叉學科的研究成果。

從事古漢語研究的湖南學者,有一些和先秦文獻相關的論著。如《尚書》研究方面,有周秉鈞《尚書易解》,本書“為1946年舊作,以簡明為特點”{51}。此外還有郭仁成《尚書今古文全璧》等。《詩經》研究方面,民國學者曾運乾所著《毛詩說》,也由周秉鈞等整理并于本時期出版。易孟醇撰有《先秦語法》,被認為是“我國語法學界第一步較完整、較系統的斷代語法專著”{52}。另外,還有姜運開所著《甲金文初探》《甲金文再探》《甲文入門》《金文入門》《竹書入門》{53} 等。

從事古代文學研究的學者,如姜書閣所著《先秦辭賦原論》《中國文學史綱要》,及成書于20世紀80年代末的《文史說林百一集》(正續編)等書,其中有頗多關于先秦史的內容。蕭艾在民國時期出版有《殷契偶拾》、后又出版《甲骨文史話》,同時還對王國維有研究,出版《王國維評傳》《王國維詩詞箋校》《一代大師·王國維研究論叢》系列研究專著。蕭先生學術研究的一個興趣,是探討甲骨文資料在早期文學史上的價值,認為“中國文學史應從卜辭文學始”,當時曾引起甲骨學界的一定關注。

在文學文獻方面也有一些成果,如《楚辭》研究方面,有姜書閣《屈賦楚語義疏》、曹大中《屈原的思想與文學藝術》、雷慶翼《楚辭正解》等論著。同時,還有李家驤《呂氏春秋通論》,及陳蒲清《中國古代寓言史》等成果。

劉城淮專注于上古神話的研究,他在“神話”概念的理解上與袁珂不同,并撰有《中國上古神話》《中國上古神話通論》。劉俊男《華夏上古史研究》也對神話問題進行探討。劉城淮還對先秦寓言有研究,撰有《探驪得珠——先秦寓言通論》,同時主編《先秦寓言大全》。

此外,20世紀后半期還有《湖南公路史》(第1冊)等專題性著作,其中也涉及到湖南先秦史的相關內容,此不贅述。

小結

從上文回顧可以看出,湖南顯然不在先秦史研究的學術前沿,更多時候常常位于邊緣。盡管從整體而言,相關先秦史論著不算多,但20世紀后半期仍然有謝華《論西周封建》、高光晶《中國國家起源》等一些代表性成果出現,涉及到古史分期、國家起源等重要問題。筆者在閱讀和回顧這些相關論著,覺得其中或有一些值得重視的經驗。最顯著者,或可歸結為大多數研究成果及結論,都是建立在充分、扎實的史料基礎上,因而學風穩健扎實。進而言之,依據筆者個人的理解來看,又可細化為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重視古文字基本功,從而準確理解各種文獻。如李福泉《先秦文化史》一書中,有一份“古文字基礎”之附錄,李先生還發表有一些金文考釋的文章。此外,周秉鈞《尚書易解》所獲也比較多。

二是重視對最新考古成果的采用,從而堅實、擴充研究材料和視野。相較而言,上述相關著作在這方面稍顯欠缺,但也由此啟發筆者對這一問題的重視。

三是宏觀敘事和細節考證兩方面,都體現了研究者的史識和認知水平,因此也要注重建立在考證基礎之上的系統性、理論性思考,從而促進對先秦史認識的深入。這可說是雷敢《中國古代中世紀史》、謝華《論西周封建》、高光晶《中國國家起源》與《中國國家起源及形成》等專著對筆者的啟發。

上述幾條經驗,對于當下湖南先秦史研究及其文化宣傳而言,應當仍有一定意義。同時,前引謝華先生半個世紀前所說的“希望大家來做一做,不是一鳴驚人:做得好,驚人;做得不好,嚇一下人”,也仍然值得品味。從某種角度而言,“第一”不等于“最好”,搶先著手于某一研究領域,不等于在某一研究領域占據領先地位,“敢為天下先”注重形式上的創新,卻也一定程度上會造成對內容創新及其合理性的忽視。對于有著“敢為天下先”風氣的湖南地區來說,謝先生這段話在學術研究方面的意義,可能至今還不容忽視。

注釋:

① 參考尋霖、龔篤清《湘人著述表》(岳麓書社2010年版)、湖南圖書館編《湖南古舊地方文獻書目》(岳麓書社2012年版)等論著。

② 王曉天:《中國古代史研究概述》,載劉恩達主編:《當代湖南社會科學手冊》,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年版,第332頁。

③ 雷敢:《略論“士”的歷史社會地位的變化》,《湖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年第4期;雷敢:《由“辟廱”談到我國古代大學教育》,《湖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第1期。

④ 尋霖、龔篤清:《湘人著述表》,岳麓書社2010年版,第1170頁。

⑤ 按,原文為“都九百余萬言”,疑“百”字誤衍,本文徑刪之。

⑥《出版新訊》,《國師新聞》,1948年12月1日,轉引自孔春輝:《以師為本——國立師范學院的歷史研究》,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博士學位論文。

⑦ 王曦放:《懷念我國師附中和國師的老師》,載孔春輝主編:《師范弦歌——從藍田到岳麓》,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57頁。

⑧⑨⑩{11}{12} 雷敢:《中國古代中世紀史》,湖南師范學院內部刊印,第61—67、141、52、110、24頁。

{13} 徐堅:《追尋夏文化——二十世紀初的中國國家主義考古學》,《漢學研究》第18卷第1期。

{14} 相關生平情況,可參考余應彬、謝華:《中共黨史人物傳》(第84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第447—488頁;梁愛君:《忠誠的革命戰士和著名的歷史學家——謝華》,載莫志斌主編:《湘籍近現代文化名人——史學家卷》,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346—390頁。

{15} 謝華:《在湖南歷史考古研究所全體干部會上作1961年工作規劃報告》,載《謝華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81頁。

{16} 范文瀾:《關于上古歷史階段的商榷》,《中國文化》1940年第1卷第3期,載《范文瀾全集》第10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2—43頁。

{17} 謝華:《略論殷代奴隸制度》,《中國文化》1940年第2卷第4期,載《謝華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7—122頁。

{18} 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上古時代),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22頁;桂遵義:《馬克思主義史學在中國》,山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70頁。

{19} 洪認清:《延安時期的中國古代史研究》,載《福建高校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理論研討獲獎文集》,廈門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279頁。

{20} 尹達主編:《中國史學發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50頁。

{21}{27}{28} 謝華:《論西周封建》,載《謝華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41、195、196—198頁。

{22} 劉晴波:《謝華同志的史學思想述略》,載《用我們誠摯的心,深切懷念尊敬的謝華同志》,湖南省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8年版,第32—33頁。

{23} 楊慎之:《戰士·學者·楷模——懷念謝華同志》,載《用我們誠摯的心,深切懷念尊敬的謝華同志》,湖南省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8年版,第68頁。

{24} 趙德之主編:《湖南社會科學50年》,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83頁。

{25} 謝華:《在湖南歷史考古研究所全體干部會上作1961年工作規劃報告》,載《謝華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82頁。

{26} 黃建平:《真正的共產黨員——紀念謝華同志》,載《用我們誠摯的心,深切懷念尊敬的謝華同志》,湖南省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8年版,第82頁。

{29} 李峰:《西周的政體:中國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國家》,吳敏娜、胡曉軍、徐景昭、侯昱文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年版,第276—277、290—292頁;黃曉峰:《李峰談西周封建說的終結》,《上海書評》2012年9月2日。

{30} 馬世之、張德水:《中國國家起源與古代地理環境的關系——評高光晶著〈中國國家起源〉》,《史學月刊》1990年第5期。

{31}{32}{33}{34} 高光晶:《中國國家起源及形成》,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380—388、274—279、308—309頁。

{35} 董蓮池:《甲骨刻辭“卿史”“御史”辨》,《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4期。

{36}{39} 謝維揚:《中國早期國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4、85—120頁。

{37} 張光直:《中國青銅器時代》,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3年版,第53—54頁。

{38} 趙世超:《西周為早期國家說》,《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4期。

{40} 王震中:《中國古代的國家起源與王權的形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66頁。

{41}{42}{43}{44}{45}{46} 李福泉:《先秦文化史》,岳麓書社1997年版,第13、49、80—81、106、157—159、130頁。

{47} 熊賢品:《甲骨文“商代教育史料”辨析六則》,《殷都學刊》2018年第4期。

{48} 李葆嘉:《評文史研究中的古音偽證》,《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4期。

{49} 據本書作者后記,書稿完成于20世紀90年代后期,故本文將此收入。

{50} 冷鵬飛:《論中國史前時代的原始商品經濟形態》,《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7年第2期;冷鵬飛:《論我國早期文明的商品經濟形態》,《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8年第4期。

{51} 朱鳳瀚、徐勇:《先秦史研究概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2頁。

{52} 劉衍:《獨辟蹊徑的〈先秦語法〉》,《中國圖書評論》1990年第4期。

{53} 均為油印本,藏湖南省圖書館。

作者簡介:熊賢品,湖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湖南長沙,410081。

(責任編輯? 劉曉慧)

猜你喜歡
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關于遼朝“一國兩制”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基于聲、光、磁、觸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電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6:04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關于反傾銷會計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層脫落的攻關研究
電子制作(2017年23期)2017-02-02 07:17: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狠狠干|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观看| 成人看片欧美一区二区|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亚洲欧美一区在线| 国产精品手机视频一区二区| 99热这里都是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美人久久久久久AV|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 在线观看91香蕉国产免费|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 综合五月天网| 亚洲黄色成人|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P尤物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亚洲a级毛片| 久操中文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秋霞国产在线|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 国产鲁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色伊人| 成人另类稀缺在线观看| 亚洲乱强伦| 国产在线第二页| 国产精品女熟高潮视频| 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蜜芽|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97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专区|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 久久精品国产电影| 18禁黄无遮挡免费动漫网站| 无码网站免费观看|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国产亚洲高清视频|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99草精品视频| 黄色网页在线播放| 激情国产精品一区| 色婷婷久久| 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 国产免费观看av大片的网站|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久久成人18免费| 波多野结衣亚洲一区| av在线人妻熟妇| 成人亚洲国产|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电影|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国产三级成人|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91香蕉国产亚洲一二三区 | 免费人成视网站在线不卡| 成人亚洲天堂| 亚洲精品另类| 亚洲熟女中文字幕男人总站| 亚洲一区免费看| 国产精品无码影视久久久久久久| 成年av福利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国产成人精品2021欧美日韩 |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视频播放 | 亚洲91精品视频| 1769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欧美精品一二三区| 日韩在线成年视频人网站观看| 无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2| 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网站|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国产|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费看 |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Jizz国产色系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