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霜
摘 要: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做好中小銜接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已有很多的初中語文教師正在探究做好中小銜接的方式方法而且已經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本文將根據這些研究成果進行如下分析,希望能為各位初中語文教師提供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小銜接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做好中小銜接的重要性
1.體現語文學習連貫性的特點。我們都知道,語文知識萬變不離其宗,有些語文知識在小學會涉及,到了初中就成了重點,這就是語文知識的連貫性。對學生來說,為了保證其語文學習的連貫性,就必須做好中小銜接工作,讓學生在小學高年級階段先涉及一些初中低年級階段的語文知識,從而滿足當下的中小語文閱讀教學要求。
2.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實現中小銜接,本質上就是讓學生涉獵初中語文知識,而我們都知道,初中語文閱讀要比小學語文閱讀難度更大,所以從閱讀的難易度來講,做好中小閱讀銜接工作無疑是提升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好方法。
3.拓展學生的語文閱讀素材。中小閱讀銜接必然要涉及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內容,這就意味著學生的語文閱讀素材將不止于小學語文教材,包括初中語文教材、課外閱讀素材等多種多樣的閱讀素材都會成為學生主要的閱讀學習對象,這在無形中拓展了學生的語文閱讀素材。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做好中小銜接的方式方法
1.基礎和前提。(1)秉持“人本教學”理念。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人本教學”理念已經成為了主流的教學理念之一。當下,小學語文教師要做好中小銜接工作,就必然要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培養其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只有以此為前提,學生才能以積極心態投入不同學段的閱讀之中,而不會產生任何不適之感。(2)選擇適合中小銜接的閱讀素材。實現中小閱讀銜接,最重要的莫過于選擇合適的閱讀素材。因為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內容大都是“圖文并茂”,而且往往是某名家作品中非常簡單易懂的節選片段,但是到了初中之后,學生的閱讀量會增大,閱讀難度也會增大。為了保證學生在銜接階段的閱讀適應性,開始可以選擇一些小學閱讀素材,逐漸遞進為初中閱讀素材。(3)教師要積極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小學語文教師作為語文學科中小銜接工作的第一主體,應當要重視語文學科的中小銜接工作。在此根據行業內語文學科中小銜接方面形成的新理論、新經驗,不斷加強學習,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對此,學校要發揮積極作用,一方面要主動開展培訓,將當前中小銜接方面的新思想、新方法整合成具體的培訓內容,來對教師加以傳導,讓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水平能夠及時跟上發展步伐。另一方面,小學也要定期開展一些有關的考核,內容可以是中小銜接重難點、中小銜接理論、中小銜接工作實踐等方面,以此來促進教師自我充電、自我提升。此外,教師也要根據自身的薄弱之處,積極進行自我強化和自我提升,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4)改變語文學科中小銜接的教育方式 。當下,教師往往存在一個誤區,即,認為學生在認知上能夠跟上中學語文教育,那么其他方面也都能跟上,所以在觀念上過分強調了認知方面的銜接,忽略了其他方面(如學習思維、學習習慣等)的銜接。因此,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育模式,首先是在觀念上,要改變以往“以認知銜接為主”的觀念,轉而調整成“以全面銜接為目標”,要以提高學生的對中學語文學習內容、學習思維、學習習慣等方面的全面銜接為目標,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其次是在實踐過程中,包括教學、組織測試等方面,教師可以在其中適當引入一些中學的語文元素,并逐步引導小學生去熟悉,同時要做好跟蹤觀察工作,了解學生在中小銜接方面的不足之處,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和補充。(5)引導學生掌握語文閱讀方法 。在課堂進行語文教學時,教師的教學內容應該始終保持與教材提示的聯系性,充分顯示出課文的內在特色,從而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式。例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在課文上所標注的預習提示語體現出默讀的重要,而且還指導學生自己在默讀過程中如何處理生僻的字詞。默讀是大部分閱讀情況下首先采用的閱讀方式,對于培養初中生語文閱讀能力具有及其重要性。在學生正式閱讀課文內容之前,教師要對預習環節向學生做好解釋工作,指導學生具體的閱讀技巧,而且還要明確提出學生在默讀過程中應該完成的任務(6)提高整本書閱讀教學比重 。小學語文教學中,往往很少有閱讀整本書的習慣,而閱讀整本書,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有重要意義。從閱讀內容方面來看,整本書閱讀對于拉近學生與經典的距離、加深學生閱讀的深度、培養學生樂于閱讀有積極影響。而從閱讀方式方面來看,因為學生需要閱讀的內容多、能夠獲得更多的信息量,學生在這個閱讀過程中能夠自行探索出屬于自己的閱讀方式心得。對于整本書的閱讀,學生們必須要學會靈活運用閱讀方式、獨立思索,才能將整本書完全閱讀。否則面對整本書,體味不到之中樂趣,只會越來越煩躁。
做好中小銜接是新課程理念思想指導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教學改革的重要措施。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當明確做好中小銜接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并采取科學的教學理念和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積極優化中小銜接方法。當然,上述分析只是筆者的個人淺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希望各位小學語文教師能基于本文的分析論證繼續探究相關的教育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吳萍英.筑基課內筑塔課外——淺談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的有效銜接[J].新課程(中),2017(8).
[2]楊晶.學海無涯“讀”做舟——淺談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的有效銜接與整合[J].當代教研論叢,2017(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