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青

一、課題設計意圖
1.通過卷、疊、擺等方法,利用家里的衣物設計簡單的造型,表現生活中的藝術美。
2.愿意與家人分享創作的樂趣,體驗與家人共同創作的快樂。
二、需要準備
材料準備:質地較柔軟的上衣、褲子、襪子、手套,瓶蓋,小棍,小勺等。
三、感知與體驗
1.看一看(欣賞、感受、觀察)
欣賞網絡視頻,提問幼兒:“能看出來這些造型是用什么東西擺設出來的嗎?”“衣服也能夠擺出各種形象的造型,你最喜歡哪個造型?”
欣賞教師錄制的視頻,提示幼兒:“我們看看衣服怎樣變動可以拼擺出各種有趣的造型?”“衣服是怎么變成長條形的?又怎樣變成圓形、螺旋形?”
2.想一想(啟發、想象)
(1)可以通過各種方法將上衣、褲子都設計成各種造型,也可以多件衣服組合設計出不一樣的造型。
(2)褲子可以變成什么樣的造型?(例如褲腿的變化,可以折,可以卷)
(3)襪子、手套可以代替某個部位,如:頭發、太陽的光芒、小船的船帆,幾雙襪子可以卷起來擺成一朵小花,手套可以做蝴蝶的翅膀等。
(4)如果需要眼睛、鼻子、嘴,可以用什么來代替?
(5)出示老師設計的衣物造型圖片,幼兒可以借鑒老師設計的效果。
3.說一說(提問、交流、表達)
(1)提問幼兒:“你覺得衣服變成長條都可以拼擺出什么形狀?可以當作造型的哪個部位呢?”
(2)鼓勵幼兒說一說,想設計什么樣的造型。
(3)找一找需要的材料。(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找)
(4)觀看手套和襪子組合的視頻,交流不同的造型方法。
4.試一試(嘗試、創作)
(1)將自己想好的造型拼擺出來,一件衣服的擺設,多件衣服的組合,或用小物件當作拼擺物體的眼睛、嘴巴、鼻子,試一試還可以怎么設計?
(2)可以利用襪子彎曲有后跟的獨特造型進行設計、組合。
(3)播放幼兒創作視頻,欣賞、評述一下小伙伴的創作。

四、互動與引導
1.柔軟的衣服攥一攥就變成長條的形狀,長條形可以隨意拼擺各種圖形,再卷一卷就能夠搭配變出其他造型。
2.衣服變成長條或圓形后,再添加小物件就能夠更加豐富。若是拼擺動物造型,上衣的袖子和身體部分都可以當作動物的四肢。
3.上衣、褲子、襪子等可以組合在一起設計各種造型。
4.如果幼兒想設計一個較大的造型,教師或家人可以從旁協助。
五、給家長的建議
3至5歲是寶寶創造性能力的高速發展時期,不要對孩子的想法不屑一顧,也不要對他們輕視。他們往往比成人更容易發現身邊的事物,去展開想象與創造,我們要給予大力支持。在創作中,家長可以先作為一個旁觀者,當孩子遇到了困難也不要馬上代替他們去解決,而是要引導他們多方位思考,也可以給一些小提示,這樣以后孩子遇到困難就會先多考慮,而不是一味地尋求別人的幫助。
六、課程延伸
1.可以讓孩子使用家中被淘汰的衣服進行繪畫創作,在衣服上涂鴉。
2.把衣服連在一起,玩“卷心菜”的游戲。
3.穿上父母的衣服,扮演爸爸媽媽的樣子。
4.用布頭為娃娃做一件衣服(裙子、馬甲、褲子等)。
5.跟父母一起用廢舊衣物新做一件自己喜歡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