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媛媛 張灝
《內河航運企業安全生產風險辨識與評價》是針對內河航運企業生產運營進行研究的著作,系統介紹了內河航運企業安全生產風險辨識與評價理論與方法,包括內河航運企業生產作業危險源的內涵、辨識與評價體系,風險辨識與評價技術要點,五類典型內河航運企業生產作業風險危害表征及其對應的危險源辨識清單和風險評價樣表。該書指出,航運業風險高、投資大、收益慢,不穩定性與波動性較為顯著。對于仍然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的中國航運行業來說,風險管理十分重要,該書為航運企業風險管理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理論支撐與實際案例。
《內河航運企業安全生產風險辨識與評價》一書指出,航運業具有特殊風險,從購買、建造或租賃船舶到運營、運輸、交付等環節都蘊藏著巨大風險。航運企業的業務特點以及運營中面臨的風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航運企業資金密集,投資風險大。航運企業屬于資金密集型企業,船舶固定投資較大,并且需要大量的運營資金用于船舶維修、燃料、耗材等,在離港、抵港時也會產生固定費用,日常費用還包括船舶保險、船員薪酬等,投資風險較大,投資回報周期長。第二,航運企業受政治、經濟、地理、氣候等因素影響大,同時受到運輸貨物類別、集散程度、港口裝卸能力等條件的影響,所以日常經營中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如貿易制裁、油價上漲、航區限制、惡劣天氣等。第三,航運企業所提供的銷售產品是運輸勞務,這一特殊性決定了航運企業所提供的服務是無形產品,因此成本管理對于航運企業十分重要。航運服務的生產過程與消費過程同時進行,導致航運企業的服務質量會影響客戶的再次選擇。另外,航運服務具有不可存儲的特點,其運力投資的超前屬性加大了航運企業成本管理的風險。第四,航運企業船舶資產投資管理風險較大。航運企業中船舶資產通常占據總資產的70%以上,對企業資產質量與經濟收益有著較大影響。然而船舶的建造周期較長,初期投資額度大,受國際匯率影響較大。同時,受航運業務顯著周期性的影響,在航運高峰或匯率不佳時期做出的投資決策,會大大降低投資船舶的邊界效益。另外,船舶管理風險較大,為了使得船舶始終處于安全運營狀態,船舶的日常管理需要面臨安全、維護、物料、染料、港口國檢查、生態環境污染等風險。
針對航運企業在運營過程中面臨的一系列風險,航運企業需要根據不同的風險類型選擇合適的風險管理措施。第一,自然風險。由臺風、大霧等自然災害帶來的自然風險,航運企業可以采用購買保險的方式轉移風險,在與客戶簽訂的合同中規定,如出現不可抗力導致的損失,予以不同程度的免責。第二,政治風險。對于航運法規風險,航運企業要及時了解所處國家與港口的法律法規情況,以便及時規避法規風險;對于社會風險,航運企業要樹立風險預防意識,關注航運國家局勢及社會狀況,及時向保險公司投保,轉移風險。第三,市場風險。航運運價風險方面,可以采用船隊拆分經營、指數浮動法、FFA等手段來抵御價格風險;市場需求變動方面,航運企業要始終密切關注國際貿易發展動態,做好市場需求的預測評估工作,以便采取相應的應對策略;市場競爭方面,航運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發展戰略與要求,通過降低成本、實行優化、提高服務質量等方式來提升市場競爭力。另外,還可以通過開設其他類型物流服務來拓展航運企業新的發展空間。第四,金融風險。利率變動風險方面,航運企業要善于利用金融工具來規避風險,加快企業內部資金周轉速度;匯率風險方面,時刻關注外匯市場變化,在簽訂借入外匯等合同條款的過程中盡可能選擇有利幣種,也可以利用貨幣期貨交易、遠期外匯交易等方式來規避匯率變動風險。第五,船舶投資風險。在船舶投資前做好全面的投資風險評估,嚴格按照科學程序進行評估論證,以保障投資安全。第六,運營管理風險。經營風險方面,充分利用計算機、互聯網等技術實現信息的快速傳遞,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對航運運營的現代化管理,利用大數據技術做好客戶關系維護,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以降低經營風險;船舶燃油價格波動風險方面,充分利用燃油期貨市場來降低燃油價格風險,調整燃油采購行為,盡量使船舶能夠在燃料價格最低時抵達港口加油,優化航線,提升航線運力,提高航運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