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慶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推動安全宣傳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和應急管理重要論述,森林消防隊伍應當著眼新體制新職責新職能要求,認真履行森林草原消防安全科普宣教的基本職責,充分發揮森林消防在防范處置森林草原火災中主力軍國家隊作用,積極運用“五進”科普宣教模式,大力加強公眾森林草原消防安全教育,切實擔負起向全社會普及森林草原消防安全科普的職能,真正實現防火于未燃之時、救災于成災之前,切實筑牢防災減災救災的群眾防線。
充分認清森林草原消防安全科普宣教的目的意義
抓好科普宣教既是防災減災的重要內容,也是森林消防隊伍運行新體制新職責的客觀要求。科普宣教的重要地位和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科普宣教是中心工作的“前驅動”。轉制后隊伍的中心工作主要可以劃分為火災防范、火源治理、火災救治和災后調查四個環節,其中森林草原消防安全的科普宣教又是火災防范的重中之重,對于中心工作有著牽引和引擎的作用。突出防火科普宣教工作,既是貫徹“防患于未然”防火方針的規定動作,也是落實“救災于成災之前”救災原則的具體舉措。
二是科普宣教是政治工作的“前區位”。政治工作必須始終聚焦中心、服務中心,轉制前隊伍政治工作更多地體現在服務保障功能發揮上。轉制后新的體制明確規定,森林草原消防安全科普宣教是政治工作的基本職責之一,為政治工作服務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擺正位置、厘清關系,做到積極作為、主動前置。
三是科普宣教是新聞宣傳的“前界面”。目前,隊伍的新聞宣傳工作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即時事動態宣傳、隊伍形象宣傳和防災減災科普宣教。其中,時事動態宣傳主要面向森林消防和應急管理體系內部,隊伍形象宣傳主要是融入式的宣傳,防災減災科普宣教更側重于面向普通民眾的普及。科普宣教既是服務人民的實際舉措,也是與群眾互動的最直接方式,同時還是宣傳隊伍形象的間接手段。做好科普宣教,可以使隊伍的新聞宣傳工作與社會有關、與百姓生活相連,讓隊伍的新聞宣傳工作突破自我循環,變得更有民間煙火氣。
四是科普宣教是監督執法的“前端口”。組織指導森林草原消防監督執法、指導社會森林草原力量建設,是新職責賦予我們的重要使命。其中,也包含著指導社會層面做好森林草原火災預防工作、森林草原公益事業建設以及志愿消防服務等具體工作內容。這些新職能的核心是災前預防,都離不開火災防范的科普宣教,應該說既是題中應有之意,也是我們指導全社會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應該把住的第一道關口。
組織開展森林草原消防安全科普宣教的方法舉措
森林消防隊伍職責中明確的科普宣教,規范用語是:組織指導森林和草原消防安全宣教,同時也明確規定還要協調開展消防法律法規、安全常識等公眾知識普及工作。也就是說,森林消防隊伍的科普宣教以森林草原消防安全為重點,兼顧其他自然災害以及應急救援的安全常識普及。主要采取以下五種形式組織實施:
一是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線上科普主要是打造以抖音、快手、微博、微信公眾號為主體的新媒體平臺矩陣,平時建設、戰時使用,全程植入式搞好科普宣傳。線下科普主要是指利用靠前駐防、防火執勤、執法監督和防火宣傳等時機組織開展。
二是防區與社區相結合。防區科普重點是指要把防護區域科普宣教設施納入戰場建設統籌謀劃設計,比如重點防護區以及風景旅游區的防火宣傳廣告牌、防火溫馨提示小標識,重點防火期的標語設置以及大屏廣播的宣傳。社區科普主要是設置在城市、街道、學校以及利用當地科普場館開展的科普宣教活動。
三是傳播與傳授相結合。傳播主要強調的是以各種形式開展的科普常識和自我防范知識以及安全理念的普及。傳授主要是指通過開展滅火聯演聯訓、林業職工技能培訓以及營區開放日、廣場裝備體驗式科普等活動,向地方森林消防隊伍和公眾傳授森林火災撲救以及自然災害防范技能。
四是借勢與造勢相結合。借勢就是要結合全國每年開展的“5·12”國家防災減災日、全國防災減災宣傳周、全國安全生產月、“11·9”全國消防宣傳日以及全國消防宣傳月等時機,配合地方相關牽頭部門搞好主題宣傳。造勢主要是充分借助當地電視、廣播、報紙和城市大屏、樓宇廣告等媒介,常態化搞好公益廣告的科普宣傳。
五是普及與惠及相結合。普及就是要通過活躍手段來提升科普宣教的覆蓋面和普及率。惠及就是要使我們的科普宣教真正惠及普通百姓,可以通過指導群眾開展緊急疏散演練、制作發放與生活相關的科普用品、開展與群眾互動科普宣教文化活動等形式,讓科普宣教走進百姓生活,真正成為一種為百姓送安全的福利性公益活動。
扎實做好森林草原消防安全科普宣教的具體要求
森林消防安全科普宣教的本質特征是防災減災,既是隊伍政治工作的基本職責,也是中心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都有抓好落實的責任,每個人都有當好科普宣教員的義務。安全科普宣教不是單純的新聞宣傳工作,而是一項需要加強組織領導才能做好的工作。
一是要打造一批高質量線上科普作品。要把各級現有的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作為科普宣教的重要陣地,創作一批公益廣告、科普動漫、科普長圖等線上科普作品。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各級要發動群眾人人參與,要及時調整新聞宣傳工作的力量分配,要把科普作品作為衡量新聞宣傳的重要指標和評選新聞宣傳先進單位的重要標準。
二是要培養一批能講會教的科普骨干。要加強對森林草原消防安全常識和法律常識的學習,每名指戰員都要當好科普主播,做到隱患排查能當勸導員、防火執勤能當宣傳員、社區科普能當講解員、進入學校能當輔導員。特別是要有計劃地組織消防員拍攝一些有益于隊伍形象宣傳、有益于提升各級新媒體平臺熱度、有益于傳播科普常識的短視頻。
三是要建立一批科普宣教的協作單位。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共同做好面向全社會的公益科普宣教工作,積極爭取經費支持和資源支撐。每個單位都要建立相對固定的公益科普協作單位和科普服務社區、學校,每年有計劃地開展科普公益服務活動。同時,還要結合靠前駐防等時機,大力開展安全科普宣教走基層活動,深入到靠前駐防點附近的鄉鎮村屯做好科普工作。
四是要制作一批科普宣教的文創用品。要拿出一定的專項經費用于科普宣教,設計開發一批百姓日常生活能用的到的科普宣教文創用品,真正把科普理念植入到社會生活。如面向社區可以制作一些環保購物袋、雨傘等生活用品,面向學校可以制作一些書包、筆袋等學習用品,面向農村牧區可以制作一些掛歷、撲克牌等日常用品。
五是要研發一批科普宣教的教具器材。要結合實際研制一些日常科普常用的教具器材,以滿足日常科普需要,改變科普宣傳“一張嘴加一張紙”的局面。如進村入屯的靠前駐防分隊可以制作一批組合式便攜移動展板,進入社區搞宣傳可以印制科普常識手冊,進入校園科普可以準備一些精品課、制作一些視頻動漫以及宣傳掛圖。
六是要設置一批防區科普宣傳廣告牌。國家5A級景區基本都處于森林消防隊伍的防區,這些景區不但是森林草原防火的重點區域,也是全國游客旅游打卡的必經之地。要通過爭取林業部門支持等多種辦法,在本防區重點景區的顯要位置制作一批帶有本單位標識的森林草原防火科普標識牌,全面營造良好的森林草原消防安全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