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前,各個居民區的供水都使用水塔而不使用水泵,一個高十幾米的水塔能供應一個區域的生活用水。后來建筑高了水塔不用了。消防水滅火系統的供水形式中,最可靠的是常高壓。消防用水采用水塔形建筑,共用一座水塔、一套維護人員,既節約高效,又降低成本,提高了消防設施處于伺應狀態的時間,為減少火災的發生、最大限度撲滅火災提供可靠的保障。
關鍵詞:未來消防自動滅火系統;消防;水塔
一、前言
(一)學習感悟。筆者在2019年自學通過一級注冊消防工程師考試,在學習各種滅火系統時突然產生了一種想法:未來消防自動滅火系統。消防中各種水滅火系統:消火栓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水噴霧滅火系統、細水霧滅火系統,應該集約利用資源。
(二)以前的水塔供水形式。以前,各個居民區的供水都使用水塔而不使用水泵,一個高十幾米的水塔供應一個區域的生活用水。后來建筑高度高了,六層樓水塔就不再使用,開始使用無塔送水器、氣囊、水泵等。
二、消防供水現狀
(一)當前普遍供水形式。現在新建住宅一般都是33層99米,商業樓也多是高層建筑。沒有如此高的水塔,生活用水、消防用水都需要各自的水泵,也都需要配備備用泵。管道錯綜復雜,樓頂配置水箱,地下室配置水池。居民區的消防設施維護人力不足、費用不足問題突出,經常出現擅自關停消防設施的情況,若是以后幾十年呢?一座樓、一個小區配置一套設備、一套人員,不但成本高,而且工作人員一人身兼多職對消防專業性不利。
(二)常高壓集中消防供水的優勢。消防水滅火系統的供水形式中,最可靠的就是常高壓,也就是重力供水。而高層建筑自帶常高壓,不但太重、影響面積使用,而且維護困難、成本高。而水塔形建筑多樓共用一座水塔、一套維護人員既符合節約高效的科學發展思想,又在目前消防設施肆意停用和消防設施缺乏維護保養的現實中,由于成本降低和統一管理而大幅提高消防設施處于伺應狀態的時間。一套人員便于管理,為減少火災的發生、發生火災后可靠滅火提供堅實的保障。
三、未來消防自動滅火系統
(一)系統設置。中央建設一幢水塔樓,建筑高度超過所有使用它的建筑;周圍輻射狀建設多棟樓,水塔形建筑按照每隔一段高度設置一座水池的方式采用常高壓供應周邊消防用水。目前建筑的耐久性不斷提高,當水塔形建筑再一次走進大家視野的同時,它還有更加高效的利用方式,便是水池距離用水層的高度不同使用不同的滅火系統。就是前面提到的:消火栓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水噴霧滅火系統、細水霧滅火系統。因為現在一棟高樓內有多種功能,常因為設備機房重要性單獨設置一套細水霧滅火系統,消防費用高、維保復雜。而使用了水塔,水塔儲水池在使用地點35米以上的高度時(水噴霧滅火系統滅火時最低壓力0.35MPa,合35米,計算忽略水頭損失)可以使用水噴霧滅火系統,這就可以撲滅高樓內普遍存在的電器火災隱患。在120米以上的高度可以使用細水霧滅火系統,這種系統如果單獨設置費用高,調試維護復雜。而在百米以上高樓比比皆是的今天,重要設備機房也非常多。在不遠的將來,建筑集群將更加集中,在高度落差大于120米以上時(細水霧滅火系統,壓力不小于1.20MPa),能撲滅各種重要機房電氣火災的細水霧系統也可以使用在建筑較低的樓層,如果說機房不一定布置在低層,那么如果利用未來消防自動滅火系統的電子計算機房一般是要布置在低層的,特殊布置在高處的機房再獨立設置消防設備。
(二)高層建筑使用未來消防自動滅火系統的優勢。消防車的登高高度是有限的,高于五十米大多數消防車登高高度不夠,而且對于消防員救援來說也十分危險。重力供水對常高壓的水塔形建筑非常有優勢。供水水塔建筑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一套系統具備多種噴射壓力,比如在距離最頂部儲水池以下130米的樓層,在無人的時候,高于用水點130米的頂部水池供水,直接細水霧隔絕氧氣滅火,在有人的時候又可以選用較低水池的水噴霧或者自動灑水系統進行滅火,所需要操作的是系統自動開啟較低水池的供水閥門、關閉較高水池的供水閥門(因為較細的水噴霧和細水霧會帶來窒息,滅火效果雖好但對生物不利),而控制不同供水高度水池的閥門可以由中央消防計算機控制以適應消防用水環境。此時需要研發一種多用途噴頭,在水壓較低時噴射水流,在水壓較高時水壓沖擊離心旋轉噴射水霧。
(三)與當前消防設施的對比。目前高層建筑包括居民區物業存在的問題是費用與消防建設之間的矛盾。如果按要求建設消防成本太高,物業費太高,商鋪和居民不滿,盈利水平低;而不按要求建設消防,不但違法而且面臨更加嚴重的罰款,這就倒逼了消防技術發展。而超高層建筑形成的核心建筑群更需要這樣一棟以現代化的水塔為中心的建筑,來保證消防安全和自身建筑空間充分利用。同時隨著立體交通(樓間通道)的不斷發展,管道敷設也更加自由多變。
四、結語
此刻,一幅猶如科幻電影一樣直聳云端的高樓群和樓間縱橫交錯的交通網絡映入了我的眼簾,而未來消防自動滅火系統將為其消防安全保駕護航——消防能影響未來建筑的形態!
參考文獻:
[1]GB50219-2014.水噴霧滅火系統技術規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4.
[2]GB50898-2013.細水霧滅火系統技術規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
郭沛林(1987.1—),男,漢族,2019年通過一級注冊消防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