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無肌病性皮肌炎(clinically amyopathic dermatomyositis,CADM)是具有典型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皮膚損害、但無肌炎表現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屬于經典DM 的一個亞型[1]。文獻報道[2]DM患者中CADM 的發生率約為20%,當出現間質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時,常提示預后不良,死亡率明顯增加[3]。該病的首發表現各不相同,以ILD為首發表現且無皮膚受累的CADM 國內外文獻報道較少見,現將1例報道如下。
患者,男,42歲,因“間斷咳嗽、氣促5年,加重2月”于2019年2月2日入院。既往病史無特殊。入院查體:口唇發紺,四肢、顏面均未見皮疹,雙肺呼吸音粗,雙側肺底可聞及Velcro 音,無關節腫脹、肌肉壓痛。雙手指甲周角化過度。四肢肌力正常。入院相關檢查:胸部CT 提示雙肺片狀模糊影,雙下肺呈蜂窩樣改變(見圖1)。超聲心動圖示重度肺動脈高壓(76mmHg)。血氣分析:pH:7.40,PO2:41mmHg,PCO2:55mmHg,SpO2:89%(未吸氧);PCT:0.147ng/ml;血細胞分析:WBC:6.26×109/L,RBC:5.83×1012/L,HGB:191g/L,PLT:236×109/L。血生化:尿酸:305μmol/L,肌酸激酶(CK):84U/L;腫瘤標記物:CEA:11.37ng/ml;CA199:109.91U/ml;CA 153:64.80U/ml;免疫學:抗ANA+抗雙鏈DNA 抗核抗體ANA(+),ANA 核型滴度:1∶1 000,抗Ro-52(++),補體C3:0.56g /L。凝血功能、尿液分析、便常規、心肌損傷標志物、血培養、類風濕相關抗體、抗磷脂抗體、真菌試驗、抗GBM、ANCA、傳染病檢測等均未見明顯異常。初步診斷:①間質性肺病;②結締組織病?經左氧氟沙星抗感染7d、吸氧等治療后,咳嗽減輕,但呼吸困難逐步加重,完善特發性炎性肌病譜檢驗示抗Mi-2a 抗B 抗體IgG(+),抗Ro-52 抗IgG(++);肌肉活檢提示肌纖維輕度粗細不均,內膜核輕度灶狀增生、內移,未見肌細胞空泡變性或顆粒變性;彈力纖維染色未見特殊異常改變。PET-CT 結果提示:①直腸壁代謝增高,直腸壁局部不規則增厚,放射性攝取增高,惡性病變不除外;②雙肺纖維化;③肺動脈高壓征。繼續完善結腸鏡檢查示大腸粘膜未見異常;鋇灌腸示降結腸輕微迂曲、冗長,其余結腸未見明顯異常,排除腫瘤可能。根據患者病史、癥狀、體征及相關檢查結果診斷考慮為CADM,治療上予醋酸潑尼松30mg qd 抗炎、環磷酰胺0.6g/2周免疫抑制;枸櫞酸西地那非12.5μg qd 降肺動脈高壓等對癥支持治療;咳嗽、氣促較前好轉出院。2個月后,超聲心動圖顯示肺動脈收縮壓下降至正常(24mmHg);5個月后復查胸部CT 示肺部陰影較前消散(見圖2)。血氣分析:pH:7.38,PO2:58mmHg,PCO2:45mmHg。后續免疫抑制劑、激素逐步減量,患者至今仍在隨訪治療中。

圖1 入院時胸部CT表現

圖2 治療5個月后胸部CT表現
本例患者為中年男性,以咳嗽、呼吸短促為主要表現,無典型DM 樣皮損,肌活檢無肌炎表現,血清肌酶譜正常,肌力正常,PET-CT顯示雙側肺纖維化,結合免疫學相關檢查,診斷考慮CADM。CADM是一種全身疾病,侵襲全身結締組織,其診斷要點主要包括臨床癥狀及實驗室檢查,目前,使用Sontheimer[4]提出的診斷標準:①有DM 樣經典皮疹超過6個月;②無肌無力及肌酶譜的異樣;③肌肉活檢、肌電圖未見異常。本例患者診斷困難,僅以ILD為特征,無特殊病史,病程6個月以上,缺乏特異性皮損,起病隱匿,主要通過完善免疫學檢查,排除其它診斷后才確診。很少有CADM 患者合并ILD 而病變不累及皮膚的。Tamai 等[5]曾報道過1例,但在ILD 癥狀發作1個月后也出現了皮損。DM 易發生惡性腫瘤[6],抗Mi-2 抗體是其特異性抗體[7]。當懷疑CADM時,必須行腫瘤相關篩查。快速進展型間質性肺病(RP-ILD)是CADM 最嚴重的并發癥,抗黑色素瘤分化相關基因(MDA5)抗體與RP-ILD有顯著的相關性[8]。CADM 患者中抗MDA5 抗體陽性者,大多數均有典型的DM 樣皮損[9]。一項薈萃分析顯示,抗MDA5 抗體在CADM-ILD 患者中預測風險的敏感性及特異性分別為83%和86%[10]。因本例患者不愿行肺活檢,未能明確ILD 的分型。
目前CADM-ILD的治療尚無指南,臨床一線的經典治療方法是糖皮質激素與免疫抑制劑的聯合使用[11]。近年來有學者報道[12],糖皮質激素與鈣調神經磷酸酶(環孢菌素、他克莫司)聯合應用可明顯降低CADM-ILD 的復發率,控制病情進展,但對總體生存率并無顯著影響。本例采用的是較為經典的醋酸潑尼松聯合環磷酰胺的醫治方案,治療5個月后,胸部CT 病灶開始逐步吸收,呼吸困難明顯改善。近年來,Yagishita 等[13]報道了1例血漿置換成功治療CADM-ILD 的病例,此患者對糖皮質激素聯合免疫抑制劑的治療無效,嘗試連續血漿置換7個療程后,胸部CT 復查后顯示,病灶開始逐漸吸收。這為我們提供了新的診療思路,血漿置換對難治性CADM-ILD 患者可能是一種有效的治療選擇。有學者報道,血清鐵蛋白、IL-6可作為CADM-ILD預后評估的生物標志物[14,15]。CADM-ILD 預后較差,死亡率高,及早醫治可極大改善預后。因此,對于僅出現肺部病灶,無特殊病史,缺乏特異性病變的患者,我們要警惕CADM 的可能,應盡早完善免疫相關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