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麗媛,陳 瑾,王旭文,翟康欣,李 敏,張淑蓉*
(1.山西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山西 晉中 030600;2.山西振東安特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山西 晉中 030600)
地黃是玄參科植物地黃Rehmannia glutinosaLibosch.新鮮或干燥的塊根[1],始載于《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生地黃味甘、性寒,具有養陰生津、清熱涼血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其具有保護心血管系統、抗腫瘤、抗炎等作用,在臨床上應用廣泛[2]。地黃主產于河南、山西、河北、遼寧、山東等地,歷來以河南產懷地黃為道地藥材;因地黃忌連作,與河南一河之隔的山西近年來成為地黃主產地之一。真空冷凍干燥所得凍干地黃不易變質,能更有效保留地黃的活性成分[3],雖真空冷凍干燥設備投資成本高,但長期應用效率高且能耗低,山西省中藥材、中藥飲片地方標準擬收載凍干地黃炮制品。本實驗以梓醇、地黃苷A、毛蕊花糖苷等為參照,對同批鮮地黃炮制所得凍干地黃和生地黃進行HPLC 指紋圖譜研究,以期為地黃炮制品的質量控制和評價提供依據。
Waters 高效液相色譜儀(515 泵、2996 檢測器,2695泵、2998 檢測器,Empower 工作站,美國Waters 公司);SB-800 DTD 型超聲波清洗機(寧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H-2 數顯恒溫水浴鍋(金壇市杰瑞爾電器有限公司);AB135-S 分析天平(十萬分之一,瑞士Mettler Toledo公司);CP214 分析天平(萬分之一,上海舜宇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地黃藥材產地為山西、河南,經山西中醫藥大學裴香萍副教授鑒定為正品。梓醇(批號110808-200104)、毛蕊花糖苷對照品(批號111530-201208)均購于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地黃苷A 對照品(批號20120317)購于寶雞市辰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為雙蒸水,乙腈(色譜純,批號12960217,瑞典歐森巴克化學公司);磷酸等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2.1 色譜條件 Hypersil ODS2色譜柱(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乙腈(A)-0.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脫,程序見表1;體積流量1.0 mL/min;柱溫30 ℃;檢測波長205 nm;進樣量20 μL。
2.2 溶液制備
2.2.1 對照品溶液 精密稱取梓醇、地黃苷A、毛蕊花糖苷對照品,加20%甲醇制成每1 mL 分別含梓醇0.87 mg、地黃苷A 1.25 mg、毛蕊花糖苷0.48 mg 的對照品溶液,即得。
2.2.2 供試品溶液 分別取凍干地黃粉末(過2 號篩)、生地黃(取生地黃切成小塊約5 mm,經減壓干燥80 ℃,24 h 后,磨成粗粉)約1 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加入甲醇50 mL,精密量取,稱定質量,搖勻,冷浸過夜(12 h),超聲(功率250 W,頻率35 kHz)處理1 h,放冷,再稱定質量,用甲醇補足減失質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20 mL,水浴蒸至近干,20%甲醇溶解,轉移至5 mL 量瓶中,并用20%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4-6]。
2.3 測定方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20 μL,在“2.1”項色譜條件下進樣,記錄120 min 的色譜圖。

表1 梯度洗脫程序
2.4 方法學考察
2.4.1 精密度試驗 取凍干地黃樣品,按“2.2.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在“2.1”項色譜條件下連續進樣6次,記錄高效液相色譜圖,通過相似度評價軟件計算相似度,結果均大于0.99,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7-9]。
2.4.2 穩定性試驗 取凍干地黃樣品,按“2.2.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在“2.1”項色譜條件下,分別于0、4、8、16、24、48 h 進樣測定,記錄高效液相色譜圖,通過相似度評價軟件計算相似度,結果均大于0.99,表明供試品溶液在48 h 內穩定性良好。
2.4.3 重復性試驗 取凍干地黃和生地黃樣品,按“2.2.2”項下方法分別平行制備供試品溶液6 份,在“2.1”項色譜條件下,記錄高效液相色譜圖,通過相似度評價軟件計算相似度,結果凍干地黃和生地黃相似度均大于0.98,表明該方法重復性良好。
2.4.4 耐用性試驗 對不同色譜柱Hypersil ODS2(250 mm×4.6 mm,5 μm)、Waters Xterra C18(250 mm×4.6 mm,5 μm)、Aichrom Bond-AQ C18(250 mm×4.6 mm,5 μm)和不同色譜儀Waters(515 泵、2996 檢測器,2695 泵、2998 檢測器,Empower 工作站)及Agilent Technologies1200 series 分別進行了考察,結果不同的色譜柱和色譜儀重復性良好。且柱溫對精密度、重復性和穩定性等影響較大,經考察柱溫以30 ℃為宜。
2.5 指紋圖譜建立 分別取10 批凍干地黃和生地黃樣品,按“2.2.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在“2.1”項條件下進樣,記錄高效液相色譜圖,確定了8 個共有峰,見圖1;運用中國藥典委員會“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2010A 版”對所得指紋圖譜進行分析,見圖2~3。

圖1 凍干地黃樣品各成分HPLC 色譜圖

圖2 10 批凍干地黃HPLC 指紋圖譜

圖3 10 批生地黃HPLC 指紋圖譜
2.6 相似度分析 對10 批凍干地黃和生地黃的的指紋圖譜分別進行相似度評價,結果見表2~3;對10 批凍干地黃和生地黃共同進行相似度評價,結果見表4。
2.7 聚類分析 運用SPSS 20.0 軟件對10 批凍干地黃指紋圖譜進行系統聚類分析,采用組間聯接法,利用歐氏距離平方作為樣品的測度,結果見圖4。10 批凍干地黃樣品聚類分為2 大類,山西運城地區的永濟、臨猗、萬榮及侯馬聚為1 類,山西臨汾地區洪洞、襄汾、浮山及河南焦作聚為2 類,表現出明顯的地域特征。山西臨汾產地黃與河南產地黃相似度極高,佐證了李衛民等[10]對地黃道地藥材變遷的思考。

表2 10 批凍干地黃樣品相似度

表3 10 批生地黃樣品相似度

表4 10 批生地黃、凍干地黃樣品相似度

圖4 10 批凍干地黃樣品聚類樹狀圖
實驗結果顯示,凍干地黃、生地黃的指紋圖譜相似度均大于0.9,相似度良好;而將10 批凍干地黃和生地黃共同進行評價,相似度在0.611~0.749 之間,表明凍干地黃和生地黃質量存在明顯差異,本實驗所建立的指紋圖譜能有效區分凍干地黃和生地黃。凍干地黃和生地黃指紋圖譜的主要差異在于化學成分含有量的不同(凍干地黃多數共有峰面積明顯大于生地黃),此與本課題組前期報道的結果一致[3],表明凍干地黃比生地黃能夠有效保留活性成分。
實驗參考相關文獻[1,11-17],針對地黃主要活性成分地黃苷A、地黃苷D、梓醇、毛蕊花糖苷等極性較大的特點,對提取溶劑(水、甲醇、乙醇)、提取方法(冷浸、回流、超聲、冷浸+回流或超聲)、提取時間(0.5、1、1.5 h,冷浸均為12 h)、流動相(甲醇-水、乙腈-水、乙腈-不同濃度磷酸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制備的定容溶劑(1∶99的乙腈-0.02% 磷酸、不同濃度甲醇)等進行考察,確定了“2.1”項下條件。另外,在凍干地黃、生地黃HPLC 指紋圖譜中,保留時間95~120 min 也出現一些穩定色譜峰,經考察為溶劑造成,故選取95 min 之前的色譜圖進行指紋圖譜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