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也
“如果你用10萬元買了航天軍工股,那么你本周或許能賺2萬元;如果你用100萬元買了半導體股,那么你本周或許能賺16萬;如果你一分錢沒有投,可能感覺已經錯過了一個億。”這是7月第二周,投資者的真切感受。
從7月開始,股市一反以往疲態,漲勢凌厲,三大指數全線上攻。滬指連跨3000點、3100點、3200點、3300點和3400點五大整數關口,讓人驚呼“牛市來了”。各路資金紛紛跑步入場。
然而,自7月14日滬指最高觸及3458.79點以來,大盤便一改此前逼空上漲的走勢,開始震蕩調整。7月24日,在國際爭端再度升級的背景之下,上證指數一度殺跌超4%,失守3200點。
投資者短短時間內便經歷了過山車似的上漲和下跌,他們開始猶豫和糾結:這究竟是“牛深蹲”,抓緊機會補票上車,還是牛市結束,得趕緊把股票賣了?
“新股民忙著開戶入市,老股民調侃自己沒跑贏指數。之前嚷嚷投資房產的,現在在討論股票,就連街口的老大爺,都來問問你股市如何。”有網友如此感慨近期A股的表現。
7月10日,A股三大股指漲跌互現,滬指收跌1.95%報3383.32點,失守3400點,終結“八連漲”行情。不過,得益于前4天的強勢行情,那一周滬指累計漲7.31%,深成指累計漲9.96%,創業板指累計漲12.83%。
按市值計算,這一周A股市值漲了6.2萬億元,1.6億股民平均賺了3.9萬元。
具體板塊來看,航天軍工板塊周漲幅達20.25%居首。另外,半導體、電腦硬件、零售、軟件、貴金屬等板塊一周漲幅靠前。也就是說,“如果你用10萬元買了某只航天軍工股,股價漲幅超過板塊平均漲幅,那么你本周至少賺了2萬元。”
市場交投情緒高漲,10日A股成交額超1.6萬億元,連續7日破萬億元。這種現象出現還是5年前的上一輪。
那幾天,媒體上報道的全是“牛市來了”的新聞。
大盤上漲,個股的表現更為驚人,甚至誕生了10倍股。7月14日,雖然股市這一天大跌,但是英科醫療又是強勢一字板漲停,股價報收167.61元,是今年年初(1月2日)盤中最低價16.35元的10.25倍。
今年以來,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像英科醫療這樣大漲的公司并不少,共有341家公司股價翻倍,年內上市的萬泰生物漲幅最高,為2564.34%。斯達半導、滬硅產業-U、國盾量子、天智航-U和瑞芯微等新股漲幅也超過1000%。
對于非年內上市新股來說,排在英科醫療之后的是碩世生物,其在2019年12月5日首發上市,年內漲幅為634.11%。再然后是2018年4月12日首發上市的振德醫療,其年內漲幅為439.44%。
從行業分布看,年內股價翻倍的341家公司,主要集中在醫藥生物行業,該行業年內有72股股價翻倍。其次是電子、機械設備等行業。需要指出的是,申萬一級28個行業中,今年以來,只有銀行板塊尚無個股股價翻倍。
股市火熱,基金發行也是熱度不減,各路資金跑步入場,多家基金公司連發公告限制規模!
7月以來,隨著A股三大指數全線上攻、個股遍地開花,新基金發行市場更加成為投資者“借基”入市的焦點,甚至一周內誕生了兩只千億級爆款基金。
7月10日,有多家基金公司相繼發布公告,限制旗下產品的規模。比如,有一家公募連發3條公告,暫停旗下3只老基金的申購、轉換轉入和定期定額投資業務,而這3只基金的掌舵者都是其中一只爆款的基金經理。
同時,“單只新基金募集上限不能超300億元”,引發市場高度關注。據悉,有部分公司確認收到相關口頭指導。
賺錢效應下,除了買基金,更多資金被吸引直接入市。融資融券余額單日新增連續超百億,7月第二周前4天就增加了1236.59億元,已超過6月總凈流入額。一向被稱為“聰明資金”的外資,除了10日凈流出外,當周凈流入282.08億元。
市場會不會成為瘋牛?這種情況也引起了監管層的高度注意。
7月6日頭版頭條,《中國證券報》表示要培育A股“健康牛”;待到7月9日,又在頭版表示,“當懷敬畏之心,實現股市健康繁榮”。
證監會7月8日集中曝光258家非法從事場外配資平臺名單,并提醒廣大投資者,場外配資平臺均不具備證券業務經營資質,有的涉嫌從事非法證券業務活動,有的采用“虛擬盤”等方式涉嫌從事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被認為是2015年“股災”罪魁禍首的場外配資一直是牽動A股市場最敏感的神經,證監會及各地證監局對轄區內的券商也是三令五申,嚴禁為場外配資提供任何便利。
除了曝光非法配資平臺外,7月9日盤后,社保基金和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相繼拋出減持計劃,影響較大的當屬社保基金要減持中國人保。
自7月14日滬指觸及3458.79點的階段高點以來,大盤便一改此前逼空上漲的走勢,開始震蕩調整,行情出現劇烈波動,投資者經歷了過山車似的上漲和下跌。
7月24日,在美股夜盤表現乏力、國際爭端再度升級的背景之下,A股早盤低開,隨后跌幅加大,上證指數一度殺跌超4%,收盤仍跌3.86%,失守3200點。值得關注的是,科技股的籌碼出現松動,代表創業板指收報2627.84點,跌6.14%;科創50收報1389.31點,跌7.02%。A股當日蒸發近3.3萬億元,北向資金實際凈賣出163.57億元,近兩個交易日連續凈賣出達200億元。
兩市飄紅個股不足300只,逾百股跌超9%,科創板逾30股跌超10%。板塊上,兩市題材全線熄火,僅有軍工股盤中逆勢拉升,但在尾盤集體跳水補跌,證券、免稅、半導體、醫藥醫療等前期強勢板塊全線重挫。
不少股民開始擔憂,牛市行情還能繼續嗎?
不少專家認為,近期的市場波動持續加大,很大部分原因是7月初股市漲勢過快過猛所致。
市場人士認為,當下調整的好處是,將之前打得太滿的牛市預期往回拉一拉,將市場近期出現的泡沫消化掉,讓投資回歸其本源,讓業績說話,讓市場出現一些分歧,這樣才能更健康,走得更遠。分析人士認為,市場不可能持續大跌。對于估值不高,有業績保障的股票可以考慮逢低進場。但對漲幅過大,預期太滿的股票,也應該選擇回避。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7月24日A股市場出現較大幅度調整和內外部因素都有關系。市場本身有調整的需求,從7月1號開啟的這輪上漲的漲幅過快過急,積累了大量獲利盤,單邊上漲是難以持續的。但牛市還在,市場牛市的趨勢已經形成,并不會發生太大改變,持有優質股票是應對市場波動最好的策略。之前發行的那些爆款基金一部分已經建倉完畢,但大部分的新基金并沒有建倉,因此這次調整實際上給大家提供了抄底的機會。
天風證券認為,第三季度景氣因子仍是核心。隨著PPI和傳統經濟的回暖,業績好的不僅僅是上半年的醫藥、科技、消費,下半年少部分公司的牛市會更加均衡,推薦具備α屬性的周期類核心資產:重卡、地產竣工(家居、家電、裝飾建材)、工程機械、水泥、化工的細分龍頭等。
招商證券張夏策略團隊表示,目前約有四成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半年報業績預告、快報或報告,業績向好率達到40%左右,中小板和創業板披露比率和向好率明顯高于主板。整體A股業績將實現V型反彈,中小創盈利修復能力較強。建議關注業績改善且景氣度向上的細分領域,如新舊基建、防疫產業鏈、新能源等板塊。
國泰君安仍然堅持3500點的判斷,并認為本輪行情持續時間有望較長。
海通證券認為,下半年企業利潤同比將回升至兩位數,這輪牛市已經進入流動性+基本面雙輪驅動的第三浪上漲階段。市場趨勢向上,短期快速上漲后,速率將回歸正常,這是轉型升級牛,科技+券商為主線,低估行業是階段性修復。
中信證券預計,此輪補漲行情接近尾聲,市場將重回結構分化的均衡狀態。在國內經濟復蘇確定性高、市場潛在增量流動性充裕的背景下,三季度市場出現的回調以及結構的擾動,都將是下半年新的入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