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龍

7月14日,A股市場出現了一定的震蕩回調,大盤符合我此前的預測,從單邊上漲模式轉向震蕩模式,快牛后期會逐步轉向慢牛長牛,會讓更多的投資者分享到全面牛市的收益。之前市場的過快上漲確實累積了大量的獲利盤,同時也累積了較大風險,單邊上漲的走勢難以持續,因此震蕩回調的出現非常正常。
為了讓市場走得更健康、更理性,多方呼吁要控制風險。監管層公布了200多家場外非法配資平臺的名單,防止一部分投資者過度加杠桿,造成較大的投資風險。銀保監會也發出了通知,嚴查違規資金入市。這些做法都是為了向大家提示風險,使得投資者在全面牛市中保持理性,不要過于狂熱。
急漲急跌的市場都不是健康的市場,機構獲利了結進行減持及監管層出臺相關措施,都是為了讓資本市場走得更加穩健,讓牛市走得更長久,同時保護投資者利益,防止一部分投資者在利益驅動下忘記風險控制,盲目加杠桿。
我一直反對在投資中加杠桿。股神巴菲特一直堅持價值投資,是唯一一個通過股票投資成為世界首富的人,但他一直反對在投資中加杠桿。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曾經說過,任何資產的價格都會回歸理性,但你往往等不到回歸理性的時間。
這一點在2015年下半年發生股災時大家都深有體會,很多投資者通過場外配資加了過多杠桿,雖然選的可能是好股票,但在流動性缺失導致的踩踏式下跌中,一旦加了杠桿,就會發現時間再不是朋友,而是敵人,已經熬不到黎明的到來,后來這些股票的價格都創了新高,但賬戶已經被平倉了。
巴菲特說時間是價值投資的朋友,大家只要持有優質的股票,不用擔心短期回調。即使持有的好股票在市場下跌中也出現大幅回落、出現被套的情況,但只要持有的時間長,這些好公司的股價總會創新高,但一旦加了杠桿,情況就變得不同,將會面臨爆倉。
2015年終盤點時,有人提出2015年最悲催的詞是“賺過”,大家曾經都在2015年5月份市場高點時賺過,但賺到的人卻很少,甚至有的人連本帶利吐出來,教訓非常慘痛。因此這一輪牛市剛啟動,監管層就公布了200多家場外非法配資平臺的名單,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再發生2015年的悲劇。大家在這輪牛市中不僅要賺過,而且要賺到。
我早在5月份就第一個提出,上半年是局部牛市,下半年轉向全面牛市,建議大家提前布局行情風向標券商股,現在市場的走勢已經完全驗證了我的看法。
我一直建議大家關注消費白馬股、券商和科技龍頭股這三大方向,今年上半年主要是白酒、醫藥、食品飲料等消費白馬股以及科技龍頭股輪番上漲,其他大多數板塊均下跌。下半年轉向全面牛市后會有更多板塊啟動起來,首先啟動的就是行情風向標券商股。
券商作為牛市的最大受益者,會在牛市中享受戴維斯雙擊,一方面原因是市場的成交量放大兩三倍,大大增加了券商的經紀業務收入;另一方面,兩融的余額大幅增加,增加了券商的兩融業務收入,同時在牛市中投資者的情緒偏樂觀,給出的估值也會提升。
可以說牛市買券商已經成為很多投資者的共識,這也是我在五六月份時就建議大家提前布局行情風向標券商股的原因。任何一輪牛市,券商股都不會缺席。
我將白酒、醫藥、食品飲料這三個行業總結為“消費三劍客”,它們是我國消費增長中最確定的消費白馬股。現在龍頭股的股價已不斷創新高,過去幾年走出了大牛市的走勢。
很多投資者問我,應該選擇哪三個最好的三個行業作為“科技三劍客”?我認為可以選擇新能源汽車、5G、芯片這三個方向,它們是未來增長最確定的科技方向。
在此需要再次強調,全面牛市并不代表全部牛市,并非所有的股票都會雞犬升天,市場的分化依然嚴重,大家還是要堅持價值投資,做好公司的股東,才能抓住A股市場的機會。
同時,深交所已經開始審核第一批在創業板注冊上市的公司的材料,預計本周就會公布第一批注冊上市的公司名單。根據現在的流程安排,最快8月中旬可能就會有第一批在創業板注冊上市的公司亮相,這是一個里程碑的時刻。過去十年創業板從產生到發展,誕生了一批十倍牛股,但大部分牛股在科技領域。未來十年在創業板推行注冊制后,會有更多新經濟、新技術的科技創新企業上市,這將可能帶來更多的長期牛股甚至十倍牛股。
過去十年,由于IPO審核條件非常嚴格,一些互聯網、科技類的創新企業無法在A股上市,因為它們在初創期均屬于燒錢階段,無法實現盈利。現在科創板和創業板推行注冊制后,取消了持續盈利的要求,只要能證明未來的發展前景良好,就可以上市。此外,在科創板和創業板推行注冊制之后積累的經驗,將來也會推廣到主板和中小板上,逐步與成熟市場接軌,讓更多的好企業有機會上市。
根據業內人士的測算,創業板推行注冊制后上市流程大大壓縮,從申報上市到成功注冊上市的時間最快可能是只需三周。以前如果排隊審核上市可能要兩三年,而那些急需資本的創新企業如果是排兩三年的隊,可能已經倒掉了。因此在創業板和科創板推行注冊制后,資本市場更大程度上支持了這些新經濟企業的發展,為它們提供了寶貴的資本,同時也給A股投資者帶來了分享新經濟成果的機會。
我們非常羨慕美國的投資者可以投資于納斯達克那么多科技龍頭股,例如蘋果、亞馬遜、微軟等等,再如最近最火的特斯拉,這些都是科技創新企業成功的典范。將來科創板、創業板也要建成中國版的納斯達克,讓投資者分享科技的成果。
當然無論是投資于傳統的消費白馬股,還是投資于新經濟板塊,都要堅持價值投資理念。
狹義的價值投資主要是指以較低的價格買入優質白馬股,但廣義的價值投資還包括買入一些未來有成長性的科技成長股,因此不能片面地認為投資于傳統行業才是價值投資,投資新興行業不是價值投資。我們要投資于好標的,這里的好既包括業績好,也包括未來的成長空間大,這是要給大家反復強調的一點。
無論投資于傳統白龍馬,還是投資于新興科技股、新興白龍馬,都要堅持價值投資,從基本面出發去選好的公司做股東,從而分享這些企業的成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