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廣
2020年上半年全球疫情肆虐、資本市場劇震,而進入7月,以券商、保險、銀行等權重股為主力,市場突然爆發啟動,演繹了一波快速反彈,擺脫了2800點到2900點的膠著,一舉把上證指數推高到3500點附近。牛市之聲不絕于耳,眾多買方賣方紛紛推出長牛觀點,諸如“注冊牛”等等。姑且不論市場是否如愿走出長期牛市,但就一種制度改進能造就牛市,想來這種觀點也是十分淺薄的。影響股市的長期因素當然包括制度紅利、經濟增長等等,但中短期股市的漲跌往往還是資金因素起重要作用。對于下半年走勢,筆者有如下幾個觀點來分享。
首先,上證3500點是個關口。為什么說這是個關口,2018年1月的階段性高點3587點其實是上一個牛熊恢復過程中的重要節點。當時整個經濟處于恢復過程中,但突然中美關系變差,貿易戰改變了全球和中國經濟格局進程,而后科技競爭引發的中美“脫鉤”,也加重了經濟擔憂,從而引發了持續的熊市。這期間,2019年一季度有一段時間市場反彈,但跟3500點的高點還是有距離。這次權重股雄起,也是止步3500點不前。其內在擔憂在于實際在疫情影響下,加上中美關系惡化,市場尚未恢復到有足夠信心和力量去超越3500點。所以,A股實際的阻礙在3500點,而不是此前膠著已久的3000點。
其次,2018年貿易戰后,人民幣進入一個貶值周期,這也是引發市場資金撤離的一個因素。今年疫情后,美國采取無限量寬松政策,終止了美元升值的步伐,開啟了美元貶值走勢。而國內對疫情進行了有效控制,開始了內循環經濟模式,從而吸引資金重新進入中國市場,人民幣開始止貶為升。這是北上資金進入內地資本市場的原因之一。而匯率的變化相對緩慢,一旦市場完成一定幅度的上漲,北上資金必然階段性撤離。我們在對市場做短期判斷時候,北上資金的進入和撤離,可以當成一個很有效的指標。就更長期而言,人民幣存在升值趨勢,資本市場持續上漲確實可期。
此外,公募基金持續熱發,一日募集上千億再現。這一方面說明市場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這么多公募基金(特別是ETF)建倉是能夠支撐市場不下跌的力量,市場不會再跌回3000點以下。而他們建倉的步伐卻不會太快,因此,市場要在3500點以下盤整一個月甚至更長。長期牛市還要存在持續不斷的資金注入,這一點暫時沒有看到。從股票供給來看,越來越多的科技股上市,比如剛剛宣布的螞蟻金服在內地香港兩地上市的消息,消化掉了資金繼續推動的力量,市場將缺乏增量資金持續推動市場的力量。
所以,筆者的觀點認為,經濟尚未全面恢復前,中美關系持續緊張,市場只存在階段性的反彈,不存在長期牛市的基礎。股市淘金,主要還是淘企業,即使是在熊市,一樣有值得持有的企業。科技股中間確實存在機會,比如能適應疫情改變后的商業模式,例如線上會議、5G通信、生物制藥等等,這個是值得始終關注的。而如果想做保守型投資,只要抱著茅臺白酒不放,這樣比較省事。長牛也罷,短牛也好,在股市風浪中尋找優秀個股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