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敬爽 馬鋒敏 朱興隆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水產養殖行業也得到了顯著發展。我國淡水資源較為匱乏,嚴重制約了大水面水產養殖的發展,存在諸多問題需要解決。基于此,本文對大水面水產養殖過程中常見的2個誤區進行全面分析,并且提出相應對策來有效解決大水面水產養殖中存在的問題,促進我國大水面水產養殖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水產養殖;密度;質量
[中圖分類號] S9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09-112-2
1 大水面水產養殖的2個誤區
1.1 放養密度與產量呈正相關
許多大水面水產養殖戶不加思考地增加投放密度,希望以此來得到較高的產量并獲得較大經濟效益。但是,增加投放密度后卻沒有得到較高的產量和效益,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主要有3個。首先,任何大水面都會自帶有機肥料,水中的微生物會把外界的一些無機物和有機物進行一定的分解并形成全新肥料,以此促進水產養殖的正常進行。此外,大水面中有許多菌類可以起到良好的凈水和提供營養的作用,為水中的魚類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和營養,這也就使得不同濃度富營養化的水體產量存在較為明顯的差距,即便不對其水面進行肥料的投放,依然可以獲得大量的水產。但是,在實際的大水面水產養殖過程中,水產養殖戶在最終的產量計算過程中并沒有把因為自然的營養而獲得的水產數量算入其中。其次,大水面水產養殖產量提升除了與放養密度有關外,與水產養殖戶所投入的肥料及所含的營養物質等因素有著較大的關聯。當水產養殖戶投入了等量的肥料與營養物質后,放養密度幾乎不會對最終的水產數量造成影響。但是,如果放養密度較大,而產量較小,水產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就會逐漸降低。最后,當大水面水產養殖產量到達一定數量時,不論投入多少肥料或者加大投放密度,產量均不會得到提升。大水面水產養殖中大部分魚類往往都會以一些自然的營養物質和肥料為食,在這些肥料和營養物質都充足的前提下不會產出更多的水產品[1]。
1.2 放養質量與產量呈正相關
在水產養殖過程中,“放養質量越大,水產品產量越高”的理論并不是絕對正確的,在某些情況下不會呈正相關。首先,水產養殖的放養質量與產量沒有達到正相關,可能是因為投入的肥料已經超出了魚群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所以不僅沒有促進魚群生長,反而抑制了魚群產量的增加。其次,如果魚群年齡較大,那么魚群的生長速度就會越來越慢。相反,如果魚群年齡越小,那么魚群的生長速度就會越來越快。這就證明了不同年齡階段的魚群生長速度存在較大的差異。最后,在大水面養殖中,水體透明度一般很難達到小于40 cm。透明度與浮游生物量的計算公式為Y=168.465-3.516X。其中,Y表示浮游植物量(mg/L),X表示透明度(cm)。按此計算,當透明度為40 cm時,浮游生物量為27.825 mg/L,總浮游生物量僅為277.5 kg/(hm2/m),即大水面水體每天提供給鰱、鳙魚的食物是有限的,當水體中的載魚量達到一定量,水體中產生的食物已不能滿足需要時,其載魚量即產量就不能繼續增加。
2 大水面水產養殖誤區的解決對策
2.1 合理密養,追求高效
水產養殖戶一定要對大水面養殖環境和各種情況進行全面了解,通過合理的計算和分析來科學合理地投入肥料,適當增加放養密度,提高水產品產量,為水產養殖戶帶來較大經濟效益。具體而言,因為鰱、鳙魚產量的取得是靠投餌施肥轉化而來的,因此在投入一定的前提下,其產量基本是一定的,以此為基數,以市場為主導,生產出市場暢銷的規格才是實現效益最大化的關鍵[2]。養殖密度計算公式為Y=X×(A/W),其中,Y表示密度(尾/hm2),X表示預期產量(kg/hm2),A表示回捕率,W表示期望出產規格(kg/尾)。
2.2 尊重規律,合理投放
大水面水產養殖戶需要尊重不同魚群的生長規律,合理投放喂養。任何魚類的生長都有自身的規律,如果僅僅增加放養質量而不考慮魚類自身的生長情況,勢必不會得到最高的產量。因此,需要相關的水產養殖戶對所有魚類的生長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在此基礎上輔助肥料來合理投放喂養,以獲得最高產量。
3 結語
大水面水產養殖作為水產養殖過程中至關重要的內容,對于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及水產養殖行業的未來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針對目前養殖戶普遍認為放養密度與產量呈正相關、放養質量與產量呈正相關2個普遍存在的誤區,需要針對養殖戶進行相關科學知識的普及,使其合理密養,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解決問題并防范誤區出現,為相關大水面水產養殖戶帶來較高的經濟效益,進而促進我國水產養殖行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唐啟升,丁曉明,劉世祿,等.我國水產養殖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與任務[J].中國漁業經濟,2014(1):4-9.
[2]唐東東.“一帶一路”下水產養殖業的投資機會[J].海洋與漁業,2018(7):64-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