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
摘 要:作為民航運行的主要工具,飛機的內部結構較為復雜,對于維修人員的要求極高,而每一次飛機維修工作的進行,都直接關系到飛機的正常飛行和所有乘客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強對于飛機維修工作的重視是至關重要的。在所有維修工作中,對于航空電子附件維修車間采用規范化管理方式,其不僅能夠保證所有航空電子附件的維修質量和周期,而且可以加大航空飛行的安全。
關鍵詞:航空;電子附件;維修車間;管理
1 航空電子附件維修理論概述
1.1.發展歷史
我國民航的航空電子附件維修發展較晚,早期僅作為航線維護的補充內容,主要是定期對于飛機的附件進行拆卸、檢修。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時期,隨著一批民航飛機修理廠的建成,飛機發動機和零附件的維修工作,開始作為一項單獨工作而進行。而隨著航空科技的發展,飛機的電子附件維修要求逐漸提高,需要更加精細、專業的工具來完成維修工作,因此,大多數飛機修理廠成立了專門的航空電子附件維修車間。近年來,隨著我國民航事業的發展,對于航空電子附件維修工作需求量正在逐步增大,航空電子附件維修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
1.2 電子附件維修特點
對于航空電子附件維修而言,其主要具有以下三個特點:第一,依照法律法規進行維修。航空電子附件的維修必須建立在依法維修基礎上,是航空維修工作的基本準則。對所有的零部件維修及更換,必須按照嚴格的法規和行業工作標準。所生產部件廠家必須提供相應的質檢報告及技術文件,杜絕一切不合格產品的應用。第二,維修環境較嚴格。相對于其他飛機維修工作,航空電子附件的維修對工作環境要求更為嚴格,維修車間內溫度保持在23℃左右,誤差不超過5℃,濕度在45℃左右,以此保證航空電子附件的靈敏程度及維修精度。除濕度、溫度要求外,工作臺需要嚴格的防靜電設施,維修人員需穿戴專業的防靜電工作服等。同時對特定的噪音和強光進行有效的隔離。最后,操作更為精細。對于航空電子附件的維修,并不需要嚴格的時間要求,因大多數電子附件工作原理極其復雜,排除故障難度較大,購買需要更換的附件所需時間并不固定,因此完成維修工作的時間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但航空電子附件具有極強的精密性,因此操作要求需要極高的精細程度,甚至在體積較小的電子附件進行焊接時,需要應用放大鏡和顯微鏡。
2 航空電子附件維修車間管理中面臨的問題
2.1 管理理念相對薄弱
航空電子附件結構和工作原理及其復雜,科技含量極高,因此維修工作對于維修人員的專業性要求極高,但對于管理能力并不重視,難以在工作中調動維修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在維修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加以總結之后,可歸納到“人”的問題。缺乏有效的人力管理,每一個維修人員的工作難以做到有效配合,進而產生的各項問題直接影響到維修工作的運行。每位維修人員的工作潛力與傾向性不同,放在不適合的工作崗位時,難以激發對于工作的熱情,對待崗位工作具有排斥感。而上述問題的存在,其最為主要的原因則在于缺乏先進的管理理念作為指導。由于管理理念的缺乏,進而對電子附件維修的質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從而增加了管理的難度。
2.2 車間管理不規范性
飛機的運行直接關系到眾多乘客和機組人員的生命安全,因此安全問題是重中之重。航空電子附件的維修工作,目的是為了保證飛機在運行過程中的安全與穩定,因此維修過程需要嚴格的管理體系,保證電子附件維修的每一個步驟都嚴格的遵照了相關法規和行業標準。但缺乏嚴格的管理體系時,維修車間難以及時發現設備問題并執行維修程序,為飛機的飛行事故埋下安全隱患。在管理的過程中,通過人力資源部門的有效組織,使所有維修人員參與到管理當中,更能夠加強整個維修車間內的人員凝聚力。另外,在企業管理工作當中,信息管理是所有管理工作的基礎。缺乏信息管理,及造成企業內部人員與物資的調動混亂不清,正常工作流程難以展開。航空電子附件的維修工作對于維修人員要求高,對維修所需設備要求更為嚴格,必須對所有的使用設備登記在案,并具有嚴格的使用說明,時刻保證整個維修車間的維修能力處于最佳狀態。對出現的故障信息缺乏有效管理,做不到信息的有效總結,不利于提高維修人員的業務能力。
3 促進航空電子附件維修車間規范化管理的對策
3.1 樹立“5S”電子附件維修車間管理理念
良好的現場環境是保障航空電子附件維修質量的重要前提,而應用“5S”管理理念,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打造出良好的維修車間環境。所有維修人員現場環境整潔、工作秩序井然、設備使用情況良好,能夠大大提高所有維修人員的工作效率,保障最終的維修質量。“5S”管理理念的具體內容為:(1)清理:在工作時間內,對所有與工作無關內容進行清理。例如對于拆換下來的電子附件,及時進行清理,保障在工作區域內,有專門用于回收廢棄電子附件的器皿。(2)整頓:對工作范圍內所有使用工具、設備進行有效整頓,保障擺放順序整齊。保證每位維修人員對于自己所用的工具及設備熟悉,并劃分相應負責區域。(3)清掃:開始工作之前和結束工作之后,均對自己負責區域進行清掃,保證工作環境整潔、衛生。團隊之間要具有互助精神,以包容的態度對待每一個維修人員的工作。(4)標準化:對工作范圍內工具的擺放、設備的使用均設定標準,并對維修過程中的操作步驟、拆卸電子附件的回收設定相應的使用標準。選取標準化的操作流程,組織維修人員進行學習。(5)紀律:嚴格執行維修車間內工作紀律,提高維修人員的全員組織紀律性,減少相互之間矛盾沖突,加強維修人員之間的有效配合。通過“5S”管理理念的應用,其不僅可以為文明生產提供人力支持,而且可以為維修人員工作積極性的保持和專業性水平的提升有重要的意義。
3.2 注重加強對維修車間的科學管理
在對附件維修車間進行管理時,可從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把控好機件交接關。在所有電子附件進行交接時,交接雙方均嚴格進行外表檢查,確認外觀是否有破損現象,同時對于維修的電子附件的所有文件手續進行檢查,檢查后,如無文件丟失情況,雙方進行簽字,明確各自責任劃分。第二,把控好產品實現關。在維修的準備過程中,對維修所需工具、設備進行確認,保證使用設備的良好,并取得所需維修電子附件的使用說明及相應資料。維修過程中,嚴格按照制定的維修工藝進行操作,并逐步填寫相應的維修工藝單,確保按照步驟進行。第三,把控好待修件隔離控制關。依據待修件的體積大小,設定相應的待修件存放盒,將待修件與可用件進行有效隔離,防止在使用時拿錯。所有待修件均隔離的放在指定位置,防止因工作疏漏出現遺失。第四,把控好檢驗放行關。對所有維修完成的電子附件均進行逐件檢驗,對每一項檢查項目進行逐項簽字,嚴查代簽情況。第五,把控好分析提高關。設置返修件跟蹤調查表,并進行逐項填寫,分析具體返修原因,所有維修人員進行討論后,提交相應解決措施及預防方案,減少同類問題的出現。在做好上述工作時,可將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應用其中,以提高管控的效率和質量。
4 結論
航空電子附件維修工作操作過程精確度極高,對于工作的環境要求也更加嚴格。因此,在維修車間的管理上也更加嚴格。深圳航空有限公司對于航空電子附件維修車間采用規范化管理,在維修過程中嚴格把控“五關”,并對現場采用“5S”管理,保障了電子附件的最終維修質量和維修周期,為民航飛機的每一次安全運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馮帥,韓勇,楊娟.基于任務驅動的航空附件維修實踐教學[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6,14(2):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