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東
摘 要:中職學校以培養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占據著重要作用。在中職學校中開展德育教學活動,對于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與綜合素質意義重大。基于此,中職學校應當認識到德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出有效的解決方案,以此推進中職德育教學水平提升,實現對學生的全面培養。
關鍵詞:中職德育教學;困境;對策
在中職教育中德育屬于重要的基礎課程,在實現對學生全方位培養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眾多因素的不利影響之下中職德育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影響了中職學生的全面發展。基于此,對于中職學校而言,如何深入開展德育教學活動是重點任務,從而將學生培養成為社會發展所需的人才。以下主要圍繞著中職德育教學面臨的困境展開簡單的分析與探討:
一、中職德育教學面臨的困境
首先,受到我國傳統教育教育模式,中職德育教學中教師主要采用以講述為主的“灌輸式”教學方式,教學模式單一,教學內容千篇一律,對于學生缺乏足夠的吸引力。除此之外,德育教學課堂中教師居于主導性位置,嚴重忽視學生的主體性,難以充分發揮出學生主觀能動性,影響了德育課堂教學質量與效果。
其次,德育教學特色不明顯。傳統的德育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向學生灌輸大量的道德理論知識,而忽視對學生的態度與情感價值感的培養,結果是學生雖然掌握了豐富的道德教條,但是道德能力并未得到提升,在生活中依舊表現的手足無措。除此之外,當前中職德育教學課堂氛圍非常沉悶,師生之間的互動少之又少,難以保障德育教學質量與效果。
最后,社會影響的負面效果。網絡技術的普及在給人們生活帶來許多便利同時,也引發了許多的問題,比如,沉溺于網絡游戲而荒廢學業的學生越來越多,加上網絡上充斥著各種的色情誘惑、網絡暴力等內容,對中職學生的思想造成巨大的沖擊,使學生的道德水平大幅度下降。此外,現如今許多家長忙于掙錢,而忽視對學生的管教,用給予金錢這種方式來表達對孩子的關心,而這種以金錢為紐帶的親子關系是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生長的,許多中職學生形成自私冷漠的性格。
二、創新中職德育教學的對策
首先,提高對德育教學的重視。要想提升中職學校德育教學質量,最為關鍵的是提高對德育教學的重視,認識到德育教學在提升學生道德水平的作用,這就要求中職學校應當構建起完善的德育教學體系,向學生全面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紀律教育、職業道德教育以及思想教育等,將學生塑造成為德藝雙馨的人才,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從而推進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其次,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保證中職德育教學質量與效果的基礎,然而,就目前而言,德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并不理想,許多學生對教師存在一定的畏懼心理,并逐漸的遠離教師,而這對于德育教學活動開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作為德育教師要積極轉變自身的傳統教學理念,與學生處于平等對話位置,給予學生充足的尊重與愛護,在開展德育教學中要融入“以人為本”的思想,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制定差異化德育教學內容與方式,以此滿足學生的多元化需要。
再次,重視教學激勵制度的完善。傳統的中職德育教學活動過程之中教師主要采用“灌輸式”教學方式,對于學生的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師生的之間溝通與反饋不到位,難以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德育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不利于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針對于這個問題,在中職德育教學過程之中教師要重視構建起完善的教學激勵制度,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德育教學活動中,以此為中職德育教學最終質量與效果提供重要保障。
最后,開展生活化的德育教學活動。當前,大多數德育教師在開展德育教學活動過程之中往往會脫離于學生的生活,而過于抽象的德育知識點對于學生而言難度較大,不易于學生的接受與理解,甚至部分德育內容讓學生感覺非常的假大空,極容易引發了學生的逆反心理。因此,德育教師在開展中職德育教學活動過程之中要重視貼近學生的生活,在德育教學中融入生活化的案例,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德育教學內容,以此為德育教學質量與效果提供重要保障。
與此同時,教學評價是德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對于學生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促進學生的道德水平是中職德育教學的最終目的。因此,對于學生德育學習效果的評價,應當主要是考察學生是否按照道德規范進行為人處世,而并不是簡單的考察學生對道德知識的掌握程度,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保障德育教學效果,實現德育教學的目標。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對于人才的道德水平有著較高的要求,基于此,中職學校在平時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之中,要高度重視開展德育教學活動,在全面的認識當前德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基礎上,積極采取創新中職德育教學的策略,通過構建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完善教學激勵制度以及優化教學評價等多種方式,全面的保障中職德育教學質量與效果。
參考文獻:
[1]謝空婭.中職德育教學的問題與對策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07: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