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岫斐
摘 要:機關黨委結合機關本部黨建工作實際,完善建立黨建工作考核評價體系,對提升黨建工作價值創造能力、實現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的雙融雙促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考核評價體系;基層黨建;國有企業
一、建立完善機關黨建工作考核評價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提升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的重要舉措
所謂黨建工作科學化,是指以科學理論指導黨的建設,以科學制度保障黨的建設,以科學方法推進黨的建設,使黨的建設符合科學的性質或狀態,其深刻內涵就是要認識和把握新的歷史條件下黨的建設的規律。全面提升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正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構建工作新格局,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舉措。
(二)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的有效載體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總的要求是: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建立和完善黨建工作考核評價體系,有利于黨建工作責任制的落實,有利于督促、激勵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聚精會神抓黨建,認真履行從嚴治黨責任,提高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與中心工作相融合的現實需要
通過建立完善黨建工作考核評價體系,有利于在落實上做到兩結合,實現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充分發揮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切實把黨的建設政治優勢轉化為公司改革轉型的競爭優勢,推動公司朝著“數字服務專家 行業建設工匠”目標邁出更大步伐。
二、構建黨建考核評價體系
(一)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生產經營工作,體現融入性。黨的建設納入到工作全局,把改革發展穩定中的熱點難點作為黨建工作的重點,把提高企業效益、增強競爭實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現黨建工作成效與企業生產經營、改革發展成效雙融合、雙促進。
二是堅持考評指標可測量,體現可操作性。考核的內容盡量具體化,以定量評估為主,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將黨建工作由“抽象”向“具體”轉變。
二是堅持從集中考核向日常考核傾斜,體現針對性。以集團公司“融入日常、重在平常、突出重點、一體開展”的原則為標準,不斷調整優化黨建考評工作。
三是堅持強化考評結果運用,體現實效性。考評的目的是提升質量、推進工作有效調動各級黨組織抓黨建、強黨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切實將黨建工作責任制落到實處,充分發揮黨建工作考評的“指揮棒”作用。
(二)考核評價體系
構建科學的指標體系是黨建工作責任考評的關鍵,也是建立科學考評體系的基礎。圍繞考核評價原則,在考評標準的制定上,機關黨委將定量評價標準和定性評價標準相結合,對總體標準進行細化分解,包括基礎工作考核、重點工作考核、滿意度測評和部門績效考核四個維度。基礎工作圍繞“六好”黨支部創建標準,設置了班子建設、黨員管理、組織生活、制度落實、基礎保障五個方面,立足于黨建基礎工作的模塊和功能,著力解決黨建工作難以量化的問題,構建目標明確、重點突出的評價指標,同時設置加分項和減分項,立足于黨建工作評價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需要,鼓勵各支部積極探索新途徑、新方法,同時突出問題導向,著眼關鍵解決常規指標難以檢測的問題。重點工作考核的設置,側重對中央精神、集團公司黨組和公司黨委要求以及年度重大專項工作的落實情況,體現國有企業的政治屬性,必須旗幟鮮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必須貫徹落實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滿意度測評的設置能夠比較全面地進行評估,更好地做出公正評價。部門績效考評項的設置,重點解決黨建工作于中心工作脫節、“兩張皮”的問題,促進黨建工作更好地融入中心工作大局。
三、機關黨建工作考核評價體系的結果運用
一是將考核結果與獎懲問責相結合。有責必履、失責必問,這是我們黨的基本政治規矩。強化監督問責,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嚴”的集中體現、“治”的具體舉措。不追究責任,再好的制度也會淪為一紙空文。要增強黨建考核結果的權威性,就必須堅持有錯必糾、有責必問,強化問責剛性和“硬約束”。問責追責是運用黨建考核結果、落實黨建責任的“撒手锏”。對考核結果一般或較差的,思想不重視、工作不得力、責任不落實的進行批評教育、誡勉談話;對不認真履行主體責任、第一責任人責任和“一崗雙責”的,責任范圍內基層黨建工作存在的嚴重問題沒有及時解決、造成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的,應嚴肅追責問責,進行組織處理。真正維護和發揮黨建考核工作的權威性、實效性,進一步強化各級黨務干部和黨員領導人員的責任意識,增強“會抓、想抓、敢抓”的自覺性,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二是將考核結果與評先評優相結合。黨建考核結果與“評先評優”活動緊密掛鉤,作為評選表彰優秀基層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及先進個人等榮譽的重要依據。評先評優工作是激發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創先爭優的有效推手,是對黨組織落實主體責任、推動企業發展的肯定,更是對黨員領導干部特別是黨務干部德才表現、專業水平、工作業績、綜合能力的確認。通過采取政治激勵、精神激勵等措施加強評先評優工作,有助于提高黨務干部爭先創優、建功立業和職業發展的工作積極性。同時,先進典型不應一評了之,而要在評定后對其進行表彰獎勵,更要選擇有代表性的先進典型進行事跡的深入挖掘,并廣泛深入持久地進行宣傳報道,使先進黨組織和優秀黨務工作者增強自豪感與榮譽感,自覺形成在爭創中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
三是將考核結果與干部管理相結合。黨建考核評價結果應作為考核干部的重要內容,將考核結果作為管理干部的重要抓手,作為干部選拔任用、管理監督和激勵約束的重要依據,形成正確的用人導向。對那些政治站位高、責任壓得實、任務完成好、業績過得硬的黨務干部,給予表彰獎勵、提拔重用,并有針對性地安排其接受教育培訓、掛職鍛煉、輪崗交流,促進其全面發展。同時,要加大考核結果在干部平時教育培養和日常管理監督的運用力度,并作為黨員領導干部年終考核的重要依據,努力推動干部的日常管理工作。通過強化黨建考核結果運用,突出“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政績”的理念,明確“考核考黨建、述職述黨建、干部任用看黨建”的導向。
參考文獻
[1]李春華. 深入落實基層黨建考評體系,凸顯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作用[J]. 學園, 2014, 000(014):52-52,53.
[2]何文朝, 王曉雯. 探索戰略績效管理與國有企業黨建考核體系的有機結合[J]. 現代企業文化, 2018(17):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