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春

摘要:綜合消防隊伍承擔著特殊使命和任務,必須建立系統科學的防控體系,才能有效防控疫情,確保整體戰斗力。系統科學的防控體系包括建立聯防聯控組織領導機構、科學精準籌備防疫物資、組建機動應急分隊、實行戰時管控措施、前置心理健康干預、建構多層次輿論宣傳渠道六個缺一不可的要素。
關鍵詞:綜合消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大疫情;防控體系
這次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以下簡稱“新冠”),傳播速度快、感染范圍廣、防控難度大,是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其防控程度超過了2003年的“非典”。因此,這次疫情,不僅是對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水平和能力的重大考驗,也是對消防隊伍的綜合考驗。只有建立系統科學的重大疫情防控體系,才能發揮綜合消防隊伍建設在國家整體疫情防控體系中的作用,才能在確保做好自我防護的同時,使隊伍整體戰斗力保持在隨時出動,戰之能勝的較高水平,及時應對和完成各種任務。具體而言,系統科學的重大疫情防控體系由以下六個方面的要素和具體措施構成。
一、建立聯防聯控組織領導機構
“非典”時期,各級單位雖然第一時間成立了疫情應對領導小組,但基本上是后勤部門負責,衛生部門具體實施,在實踐中,應對措施不能及時落實,顧此失彼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當重大疫情發生時,必須首先建立強有力的層級分明、職責明確的組織領導機構,統籌全部資源,統一指揮,科學調度,方能應對疫情,完成任務。
(一)建立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機構。此次“新冠”疫情發生后,從國家主管機構到下屬各級單位,將防疫工作及時提升到最重要的工作層面。各單位第一時間成立以雙主官任組長,各部門領導任副組長,各科長任組員的應對疫情組織領導和指揮體系,確立了“預防為主、統一指揮、密切協同、分級負責,快速反應,科學決策”的總體原則,及時分解任務、明確責任、部署落實,編織起立體防控網絡。
(二)設立應對疫情領導小組辦公室,24小時應急值班,負責全總隊疫情上報、上級主管部門最新指示即時傳達、及時督查新型肺炎的組織指導和具體實施情況、加強各單位之間的聯絡,實時掌控疫情進展情況等具體工作。
(三)設立分工明確、密切協同的工作小組。根據防控具體任務和性質,總隊設立了綜合協調組、管理組、對外聯絡組、宣傳教育組、排查組、物資籌備組、醫療組、應急組8個小組。各小組按戰時要求,各負其責,密切配合,有效堵塞了銜接不當、溝通不暢、顧此失彼等防控漏洞。
二、科學精準籌備防疫物資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對綜合消防隊伍而言,科學、精準籌備防疫物資,是重大疫情防控的重要基礎和關鍵環節。
(一)成立物資籌備、對外聯絡專門組織。根據疫情防控需要,科學精準籌備防疫物資,主動改變“非典”時期防疫物資儲備不足,購置渠道單一,只能采取保守的營區內封閉式管理,無法執行其他任務的被動局面。此次疫情發生后,本著科學性、預見性和針對性的原則,制定了防疫物資籌備計劃,總隊第一時間聯系定點醫療采購單位,提前預訂了種類和數量滿足防控需要的各種物資,如不同防護級別類型的口罩、體溫槍、消毒劑和常用的預防藥品。疫情蔓延后,物資籌備組又及時對接醫療用品機構,對物資籌備做好預案。對外聯系組按計劃對接政府物資保障渠道,同時啟動民間物資供應渠道,從而保障了必要的防控物資供給。
(二)及時設立專項資金。“非典”時期,一是沒有及時劃撥專項資金,二是購買防疫物資按原有審批程序。在防疫物資特別緊缺的情況下,受資金、審批周期和手續繁瑣的制約,導致延誤購買時機,物資儲備和補給出現缺口。此次疫情發生后,總隊特設專款,開設綠色通道,簡化審批流程,對特別急需購買的物資,特事特辦,保證了物資及時到位。
(三)資源共享,相互協助,統一調配。因疫情蔓延范圍及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分布區域不同,不同地區物資緊缺程度也各不相同。總隊及時了解各區域情況,根據各支隊所在地區疫情嚴重程度,科學統籌,周密計劃,多地聯動,相互協助,對疫情嚴重地區,進行傾斜調配,使防控物資“流動”起來,既避免了各自為戰,物資配置不均衡,又防止了擠占國家防控資源。
(四)制定規范嚴格的物資配給計劃和管理制度。針對“非典”時期物資調配使用存在的問題,此次疫情防控物資配給,設置專門崗位和專職管理人員,嚴格執行配給計劃,實行更嚴格的出入庫登記,實時掌控物資流向和使用情況。各單位根據實際需要,上報需求計劃,統一由物資籌備組審批、發放,從而在保障防疫物資滿足實際需要的同時,避免了防疫物資流失和閑置。
三、實行戰時管控措施
在重大疫情發生后,綜合消防隊伍原有的封閉式管理模式顯然不足以應對瞬息萬變的復雜情況,為了保證隊伍的戰斗力,必須樹立戰時管控理念,全面科學制定和實施更加嚴格的管控措施。
(一)封閉式管理更加全面和科學。在借鑒“非典”時期封閉式管理經驗的基礎上,更加科學地設計封閉管理模式。“新冠”疫情發生后,按總隊防控預案,各級單位第一時間實施封閉式管理,嚴格控制本單位人員外出和外人進入;設立多處體溫監測點,全面對進出人員進行體溫檢測;摸排共同居住家屬上班情況,評估和確定風險等級,對風險較高人員加強防護用品配備和跟蹤檢查;分層次確定重點防護人員,對門衛、哨兵、醫務人員、應急分隊、隔離區送餐人員等重點對象配備全套防護設備;對一般人員配備基本防護用品,避免了防疫物資的浪費和濫用。此外,及時調整隊伍訓練計劃,減少消耗性運動,注重提高身體抵抗力。
(二)鑒于本次疫情傳播特點,防控對象覆蓋范圍更廣。針對單位有社會化保障的物業和服務公司外來人員構成復雜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措施,單獨管理。將春節期間在外休假人員、在崗人員統一納入防控體系。相對“非典”時期主要注重營區管理的單一方式,此次疫情防控,增加了家屬及家屬區的防控管理。針對單位駐地共同居住的家屬,提前摸排身體健康狀況、出行交通工具、工作方式等情況,分類管理,納入防控工作范圍,避免了防護死角和漏洞。同時,各單位還把自我防控與社區防控對接,根據駐地社區管理方案,制定各家屬區的管理措施,與社區共同管理,形成了聯防聯控體系。
(三)隔離方式更靈活,管理方法更科學。“新冠”疫情發生后,各級單位在總隊的統一指揮下,對召回在外休假人員,采取單位集中隔離和居家隔離的方式,相對“非典”時期單一將歸隊人員集中到一個區域隔離而言,隔離方式和管理都更加科學、嚴密和人性化。隔離期間,配備醫務人員,負責體溫和身體情況監測。
(四)重視餐廳管理,嚴把食品入口關。加強食堂環境、餐具消毒、食堂工作人員的管理;規定食材購買渠道及食品儲存、加工流程;實行分餐制,就餐人員錯峰開飯;食譜制定以提高自身免疫力為目標,更加注重營養科學。
(五)使用科學、安全的消毒方法。相較于“非典”時期,消毒用品的選擇更有針對性,消毒區域、消毒次數和消毒范圍按重點區域、次重點區域科學劃分和安排,下發消毒用品操作規范和注意事項,確保使用安全,不搞全覆蓋,避免了消毒過度造成的環境污染和消毒用品的浪費。
四、組建機動應急分隊,應對突發事件和特殊任務
在重大疫情發生期間,突發性事件和特殊任務隨時都需要調動綜合消防隊伍的力量,為此,從國家疫情防控大局和綜合消防隊伍任務特點出發,以應對突發事件和執行特殊任務為目標,將機動應急分隊的組建和針對性訓練,作為系統化防控體系的重要環節。
(一)相較而言,“非典”時期消防隊伍承擔的任務比較單一,隊伍轉制后承擔任務更加多樣化,覆蓋范圍更廣,綜合性增強,疫情防控工作的參與度更高。針對這一特點,各單位及時成立了總隊、分隊等不同規模的應急分隊,根據疫情期間可能擔負的不同任務需求,如污染場所洗消、轉運物資、人員分流、滅火、抗震救災、洪澇災害搶險等,提前做好應急預案,設置培訓教程,組織針對性培訓,加強演練,提高處置能力。同時,主動與當地應急管理部門加強聯系對接,做好隨時執行任務的準備。
(二)根據此次疫情下執行各種任務的需要,全面做好自我防護。除疫情必需的知識和技能外,還將自我防護內容延伸到日常工作和任務中,如針對地震、洪澇災害可能出現的傳染病,加強了自我防護知識、防護措施、現場消毒等訓練內容,并且完備了必要的防護裝備。
五、前置心理防護干預,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在“非典”時期,比較重視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普遍被忽視。“新冠”疫情期間,在做好身體自我防護的同時,前置心理防護的相關內容,保證廣大指戰員心理健康,提高災害心理承受能力。
(一)充分利用疫情防控專欄宣講心理防護知識、心理調試技巧。配備心理工作人員,通過微信群及時推送災害心理學常識、自我心理疏導技巧。特別是注意幫助隔離人員消除心理恐慌,為隔離人員購買各類圖書,鼓勵他們在隔離期間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積極參與日常工作,避免了隔離期間枯燥、封閉、恐慌等可能發生的心理問題。
(二)以互幫互助互學互管的“四互”活動為載體,靈活運用網絡平臺,開設心理健康“云課堂”。
(三)第一時間與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對接,參與中科院疫情期間“安心計劃”,開通專家免費心理直播公益課堂,設立心理咨詢專線,使廣大指戰員身體和心理都保持最佳狀態,以健康積極的心態應對疫情和完成任務。
六、建構多層次輿論宣傳渠道,提高疫情防控綜合實力
針對“非典”時期內宣與外宣重視不夠,此次疫情防控宣傳報道不再局限于內網和紙質平面媒體宣傳,發揮互聯網多媒體功能,增加媒體報道信息量,宣傳形式更加多樣,內容更加豐富,效果更加顯著。
(一)首先在內網建立了疫情防控專欄,設置上級指示、疫情進展、防控動態、心理疏導、科普知識、防控新聞、焦點問題權威解讀等內容,全方位多角度進行宣傳,使廣大指戰員實時了解新冠病毒特點、疫情進展以及各種自我防護知識。
(二)充分利用報紙、網絡、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多媒體和新媒體手段,及時向外界展示消防隊伍內部防控工作及成效。
(三)宣傳報道的內容更加多樣化。此次疫情防控報道,不僅包括防控工作經驗和具體做法,先進事跡、防疫任務、防控訓練等內容,還利用漫畫、小視頻、小課堂等方式,多渠道宣講自我防護和防控知識,充分利用和發揮了現代媒體的功能和作用。
(四)堅持正確宣傳輿論導向,加強疫情防控法治宣傳教育。針對目前網絡信息量大,網絡內容觀點良莠摻雜的特點,總隊及時發布官方信息,加強宣傳和管控,要求廣大指戰員不信謠、不傳謠,注意避免不良信息的干擾和影響。特別是,有計劃有目標地組織基層開展疫情防控普法宣傳,引導廣大指戰員增強法治意識,依法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需要強調的是,上述六個方面,是綜合消防隊伍重大疫情防控體系的六個基本要素,這六個要素相互關聯、銜接緊密、缺一不可。單純強調某一要素而忽視其他要素,都會對防控全局工作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必須從系統性、體系性的高度認識其重要性并組織實施,以便確保隊伍的戰斗力,打贏這場重大疫情防控的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