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環 陸泠羽

【摘要】目的 探討異位妊娠診斷中血清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測定的臨床價值。方法 以本院檢驗科為研究單位,在2016年1月-2019年12月間,選取異位妊娠患者431例(觀察組)與正常妊娠孕婦30例(對照組),均采用免疫化學發光法(CLIA)對其血清HCG水平進行監測,2d后,用同種方法在此進行測定。結果 對照組首測時的血清HCG與觀察組相比,顯著偏高(P<0.05);對照組復測時的血清HCG值較首測時,有明顯升高(P<0.05),而觀察組沒有顯著升高(P>0.05)。結論 對血清HCG水平進行監測,能夠對早期異位妊娠與正常妊娠進行準確鑒別,臨床應用價值突出。
【關鍵詞】異位妊娠;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監測
【中圖分類號】R816.9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3-078-02
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實為一種比較典型的糖蛋白激素,由滋養層細胞所分泌,其結構有兩部分構成,其一為α亞單位,其二是β亞單位。針對β亞單位來講,其則由許多氨基酸構成(145個),而其分子量為23000U,另外,其抗原有著比較強的特異性,可以與類似于a-HCG鏈的甲狀腺刺激激素(TSH)、促卵泡激素(FSH)、促黃體生成素(LH)等進行準確區分,所以,血清中HCG的含量多少能夠將血液當中的HCG濃度給準確反映出來[1],因而其在診斷、監測異位妊娠與早孕方面有著重要實用價值。本文圍繞所收治的異位妊娠患者,測定其血清HCG,并與正常妊娠孕婦作對比,分析其應用價值,現對此作一探討。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在2016年1月-2019年12月這一期間內,本院收治的異位妊娠患者,共計431例,其中,最小年齡18歲,最大49歲,平均年齡(31.6±4.9)歲;最輕體重45kg,最重76kg,平均(52.7±2.6)kg。在首診時,患者已經停經35~42d,且經超聲檢查未發現妊娠囊,另外,經尿妊娠試驗得知,患者尿妊娠呈弱陽性或陽性,血清HCG值有明顯升高,但是小于2000mIU/ml;患者有陰道不規則出血或腹痛等癥狀。患者既往月經均正常,既往都沒有激素類、避孕類藥物使用經歷。另在同期選取30例正常妊娠者,其中,最小年齡18歲,最大49歲,平均年齡(31.5±4.7)歲;最輕體重44kg,最重77kg,平均(52.4±2.7)kg。兩組年齡、體重等資料經綜合比對,均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取3ml靜脈血,離心處理,分離血清,用4000plus型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深圳新產業),對兩組血清HCG水平進行測定。另外定標液、試劑等均為此儀器標配產品;嚴格依據說明書進行各項操作。2d后,采用相同方法再次對兩組的HCG水平進行檢測。
1.3統計學處理
SPSS19.0處理相關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進行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
2.結果
對照組首測時的血清HCG與觀察組相比,顯著偏高(P<0.05);對照組復測時的血清HCG值較首測時,有明顯升高(P<0.05),而觀察組沒有顯著升高(P>0.05),見表1。
3.討論
HCG實為一種由α、β亞單位所構成,且由滋養層細胞所分泌的糖蛋白,在成功受精第6d時,分泌微量,而著床之后,通過檢測母體血清,從中可測定此物質。針對HCG來講,其產生密切相關于滋養細胞的數量,另外,還與對數生長之間也有密切關聯[2]。對于β亞基來分析,其生物活性比較突出,在起初3周內,滋養層細胞會大量分泌HCG,大約在1.7d時其量便能增長1倍,在第4~10周時,大約每3d便能夠增加1倍,而在孕8~10周時,便可處于峰值狀態;此時,通過對血清HCG開展為期2d的檢測,從中會發現其增長>60%[3]。需要指出的是,若HCG滴度存在下降的狀況,那么提示滋養細胞在具體活性上,存在持續減退的情況。針對免疫化學發光法(CLIA)來分析,其實為一種超微量分析法,其把化學發光測定技術(高靈敏度)與免疫反應技術(高特異性)相結合,沒有放射性污染,而且標記物有著較長的有效時間,試劑盒有著更高的穩定性,檢測范圍寬,如果樣品的含量高,可進行稀釋測定,且可以自動化,因而可以縮短檢測時間,減少人為誤差[4];用其對血清HCG進行測定,有著較高的特異性與靈敏度,所得結果快速,對異位妊娠早期診斷有著重要價值。
所謂異位妊娠,實際就是受精卵著床于子宮腔外,且在此發育的一種婦科急腹癥,近年,此病患病人數呈現出快速增加態勢。異位妊娠始終被視為危險性高的早期妊娠,如果未能得到及時診治,那么會造成許多嚴重后果。需要說明的是,當處于妊娠早期時,如果懷疑可能是異位妊娠,但是采用超聲難以找出妊娠囊來確診,那么通過測定異位妊娠早期體內激素水平,便能為此病診斷提供可靠依據[5]。針對異位妊娠者,其受精卵植入到異常環境,或有著較差的滋養層發育,再或者是有著較少的卵泡周圍血管,那么會降低外周血當中HCG濃度[6]。
對血清HCG水平進行測定,能為早期異位妊娠與正常妊娠的準確鑒別提供可靠依據。針對異位妊娠患者,當采用手術或保守治療且獲得成功后,對其血清HCG水平進行監測,且為其開展專門的健康宣教,講解一些妊娠生理、生殖方面的知識,并告知一些有效防范措施,最大程度防止異位妊娠的再次發生。另外,還可與陰超、彩超等技術相聯合,提高此病的診斷準確性,最大程度降低誤診情況發生。
綜上所述,通過監測血清HCG水平,可以準確鑒別早期異位妊娠與正常妊娠,因而在臨床中有著良好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張云波. 超聲檢查結合尿HCG測定早期診斷異位妊娠[J]. 長治醫學院學報, 2019, 8(03):63-64.
[2]鄒會珍, 李娟.氨甲喋呤肌注治療異位妊娠血hCG曲線變化規律的臨床研究[J]. 中華現代臨床醫學雜志, 2017, 002(013):969-971.
[3]盧瓊, 鄒會珍, 彭玲. 氮甲蝶呤單次肌注治療異位妊娠血HCG的變化規律[J].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醫學版), 2017, 021(003):245-247.
[4]王玉東, 趙文霞, 陸琦, 等. 腹腔血與靜脈血hCG比值在診斷異位妊娠中的價值[J]. 中華婦產科雜志, 2018, 48(3):177-179.
[5]李穎嫦. 血清HCG和孕酮動態定量測定在異位妊娠中的臨床意義[J]. 中國婦幼保健, 2017, 25(36):5424-5425.
[6]吳玉英. HCG、孕酮及子宮內膜厚度聯合用于早期異位妊娠58例的診斷價值[J]. 廣西醫學, 2019, 031(00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