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沙

【摘要】目的 對微種植體支抗應用于口腔正畸的臨床價值進行觀察,分析其臨床價值。方法 遴選我院44例口腔正畸患者,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一般組,每組22例,對照組實行傳統口腔正畸治療;一般組開展微種植體支抗正畸治療,對比兩者的療效。結果 一般組患者通過微種植體支抗技術的治療總體有效率為95.45%;對照組患者接受傳統口腔正畸治療的總體有效率為77.27%,在數據比較上,一般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本次分析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在微種植體支抗的應用中口腔正畸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的矯正效果,改善了面部美觀情況。
【關鍵詞】微種植體支抗技術;口腔正畸;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R246.8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3-090-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value of micro-implant anchorage in orthodontics and analyze its clinical value. Methods A total of 44 orthodontic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 general group, with 2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traditional orthodontic treatment; the general group carried out micro-implant anchorage orthodontic treatment. The efficacy of both. Results The overall effective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general group treated with micro-implant anchorage technology was 95.45%; the overall effective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ing traditional orthodontic treatment was 77.27%. In comparison of their data, the gener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is analysis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implant anchorage, orthodontics has a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improves the correction effect of patients, and improves the appearance of the face.
Keywords: micro-implant anchorage technique; orthodontics; clinical value
引言 口腔正畸治療在臨床上主要是對牙齒矯正、錯合牙合畸等牙齒常見生長問題進行治療,如今這一方法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伴隨著如今口腔醫學的不斷進步,口腔正畸技術也得到了推廣,微種植體支抗技術是新興的口腔正畸技術之一,在口腔正畸治療中效果卓越。本篇研究遴選口腔正畸患者44例,采用傳統口腔正畸以及微種植體支抗技術對比治療,得出微種植體支抗技術的臨床應用價值,其主要內容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 一般資料
遴選我院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44例口腔正畸患者,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一般組,每組22例,在研究對象簽訂知情同意書的情況下,對研究對象人群的基礎數據進行收集,如下:對照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8例,最大年齡與最小年齡為21~42歲,平均年齡經計算得出(27.54±3.14)歲;一般組中男性患者為13例,女性患者9例,最大年齡與最小年齡為23~45歲,平均年齡經計算得出(28.74±3.19)歲;一般組與對照組的計數資料經過統計學分析,差異具有可比性,可用于統計學比較,P>0.05。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患者22例接受傳統口腔正畸治療,對患者實行口外強弓方法,即運用口外弓對口腔進行牽引矯正,一般每日佩戴時間為10到12小時,需連續佩戴9個月。
一般組患者應用微種植體支抗治療,具體內容為:術前洗必泰漱口,口腔清潔完畢后運用麻藥采取局麻微型手術,對行根尖片以及曲面斷層片進行拍攝,修復口腔種植的粘膜,對其進行剝離,操持整個骨面垂直,順利將微肽釘旋入其中,操作要主動細節,把握旋入力度。在將微種植體成功植入后拍攝根尖面,理清牙根和種植的結構關系后,囑咐患者進行口服抗生素消炎殺菌,定期復診,微種植體支抗技術術后9個月后摘取微種植體。
1.3觀察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的口腔正畸治療效果并對其進行評估評價,主要按照治療效果分為三個級別。⑴作用明顯:口腔內牙齒井然有序,咬合時前牙與后牙的閉合關系正常,面部外形經過手術后治療有了改善;⑵作用一般:口腔內牙齒井然有序,咬合時前牙與后牙的咬合關系得到了改善,面部外形有了一些改善;⑶無用:患者口腔內牙齒不整齊,前后牙的閉合關系與治療前相比無明顯變化,前牙覆蓋異常。對本次治療效果的有效率進行計算:總體有效率=作用明顯率+作用一般率。
1.4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23.0對數據進行運算,用T檢驗對計量資料統計學概率進行分析,( )表示,x?檢驗對計數資料統計學并用(n,%)比較進行分析,當P<0.05則代表本次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通過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得出最后兩種技術的臨床療效分析,其中一般組患者通過微種植體支抗技術的治療總體有效率為95.45%;對照組患者接受傳統口腔正畸治療的總體有效率為77.27%,在數據比較上,一般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本次分析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參見于表1。
兩組數據經過統計學檢驗,差異十分明顯,且達到統計學意義的分析標準,P<0.05。
3討論
口腔正畸治療的方法主要是利用矯正裝置對患者的面部骨骼、神經、肌肉以及牙齒之間的協調能力進行牽引力矯正,在人體正常生長發育中,將口腔調整為正常狀態,讓患者擁有美觀的面部結構。正畸治療在口腔異常疾病中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患者可以通過正畸治療恢復自信,增加自身魅力。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于口腔正畸治療的實際需要也在逐漸增大,這個時候口腔正畸技術也要隨之進步,微種植體支抗技術的出現讓口腔正畸的治療更具有穩定性,且提高了矯正過程中的舒適度,降低了磨牙移位的風險,提高了口腔正畸成功的幾率,取得了良好的實際應用效果。
在本次調查分析中,一般組的微種植體支抗技術治療的總體有效率為95.45%;對照組患者接受傳統口腔正畸治療的總體有效率為77.27%,兩組在統計學比較上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果表明了應用微種植體支抗技術有更好的矯正效果。
綜上所述,對于傳統水平上的口腔正畸療法,微種植體支抗技術具有更高的臨床總體有效率,大大提升了口腔正畸的預后效果,讓患者的面部更加美觀,值得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周斌. 微型種植體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 中國醫療美容,2017,7(12):69-71.
[2]彭佳美,陶江豐,許建軍. 微種植體支抗壓低伸長磨牙輔助修復治療的臨床體會[J]. 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9,6(09):20-21+25.
[3]張燕. 微種植體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療中的療效[J]. 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9,6(19):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