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柳伊 鄒瑩


【摘要】目的 探討優質護理干預及對比劑不同劑量對急性肺動脈栓塞患者CT肺動脈血管成像的影響 。 方法 選擇 2 0 1 8年 ?9月 ~ 2 0 1 9年 9月 于我 院 應 用 對 比 劑不同劑量行 急性肺動脈栓塞多層螺旋CT肺動脈血管造影的患 者 , 共計80例 。并將兩組進行對比分析 。 結果 研究組焦慮自評量表( SAS) 評分 均低 于對 照組( P < 0. 05) , 兩組在肺動脈CT值無統計意義( P > 0. 05)。結論 急性肺動脈栓塞患者采用優質護理可以有效緩解不良情緒。
【關鍵詞】急性肺動脈栓塞、多層螺旋CT;肺動脈血管造影
【中圖分類號】R44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3-123-02
肺動脈栓塞是發病率,病死率及誤診率高而不局限于某一專科的疾病,病死率高達20~30%,及時的診斷是關鍵。據文獻報道[1]多層螺旋CT肺動脈造影檢測敏感性、特異性高。肺動脈血管造影需要使用高壓注射器經靜脈快速有效團注一定劑量對比劑,從而清晰地顯示病灶結構及范圍,了解病變性質,對病變的定位、定性診斷及鑒別診斷具有重要意義。但CT增強對比劑為水溶性非離子型對比劑,容易發生靜脈外滲及急性過敏反應。本文通過分組對照研究探討急性肺動脈栓塞患者多層螺旋CT肺動脈血管造影中對比劑應用的風險預防及優質護理干預方法與效果,現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隨機選取2018年 9月—2019年9月到我醫院就診的 急性肺動脈栓塞患者80 例接受多層螺旋 CT肺動脈血管造影的患者,應用隨機平均分配法將其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 40例。研究組男 性22例,女性 18例;年齡 20~80(50.34±5.47) 歲。對照組男性23例,女 性17例;年齡 20~79(50.12±5.21) 歲。兩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 (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為常規劑量組:應用碘普羅胺370對比劑60~80ml,常規護理;研究組為低劑量:應用碘普羅胺370對比劑35ml,優質護理。選用的對比劑同為碘普羅胺370,選用型號為GE64排螺旋CT(飛利浦)和歐利奇雙筒高壓注射器,留置針20G安全型留置針,靜脈穿刺部位右上肢,推注速度5ML/S,取仰臥位,將雙臂向上舉過頭頂,設置各項參數分別為80KVP、80MA,X線管旋轉時間設置為0.5S/R,螺距為1.200,層厚為5MM。檢查后休息 3 0 m in , ?3 0 m in 后無不 良反應可離開 。
. 1.2.2 對照組為常規護理,包括掃描前介紹多排螺旋 CT 掃描的優點、流程、可能引發的不良反應等, 檢查后及時告知結果,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優質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2.3 ?心理的護理 急性肺動脈栓塞患者臨床上一般表現為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為主,所以一發病患者會擔憂自己病情嚴重, 針對不同文化程度及職業的患者交流時應態度親和, 語氣和藹, 傾聽患者的述說,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 仔細講解多排螺旋CT 掃描的相關知識。
1.2.4 ?對比劑腎病風險預防與護理 對比劑腎病是碘對比劑血管內用藥常見并發癥,是醫源性急性腎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醫務人員要強化對對比劑腎病風險意識,對高風險患者要加強管理,做好風險評估。其防治措施包括①做好水療法。對比劑實用前h 4至使用后 24h應充分水化,為補充血容量,增加患者尿量,口服飲料或靜脈輸注生理鹽水補充液體。②檢查前護理人員要詳細詢問有無過敏史、嚴重的心、肝、腎、肺部病等風險高危因素熟練掌握對比劑的禁忌證和適應證,控制對比劑用量。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肺動脈CT值 。不良情緒采用焦慮自評量表( SAS)評定,SAS 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焦慮癥狀越嚴重。
2 結 果
2. 1 兩組護理前,兩組 SAS 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均 > 0. 05) ; 護理后, 研究組 SAS低于對照組, 差 異 有 統 計 學 意 義( P 均 < 0. 05) 。見表 1。
研究組肺動脈CT值高于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均 > 0. 05) 。見表 2。
3討論
隨著醫學影像技術的發展,CT增強成像技術已經廣泛用于各種疾病的診斷,特別對于急性肺動脈栓塞患者,目前多層螺旋 CT 肺動脈造影是肺動脈栓塞診斷準確率最高的首選檢查方法,能為其治療提供重要信息[2]。但多層螺旋 CT 肺動脈造影檢查中需要使用對比劑輔助,現在使用的大多數非離子型對比劑都具有較好的安全性,機體的耐受度也較好,但是受到生理、心理、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仍然可能出現應激不良反應 ,給患者帶來一定程度的不適感,因此在對比劑使用過程中給予患者優質的個性化護理可使其主動配合檢查從而能有效提高掃描質量,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和不良反應。在CT 檢查階段,很多患者都存在程度不一的焦慮、緊張及抑郁等情緒,不良情緒可能影響到內分泌系統、自主神經系統,進而造成血壓上升、心率增加等現象,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3]。因此,對患者采取科學的心理護理被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預防不良反應的發生 。本研究中,對研究組患者給予優質護理干預,在檢查前、檢查過程中及檢查后給予心理護理、采取低劑量對比劑在肺動脈CT 成像是可行的,該方法有效的減少對比劑用量,有效的減少患者發生生物效應和減少對比劑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以及減少滲漏的發生率,最終結果表明,采取優質護理干預后患者接受多層螺旋CT肺動脈造影過程中的生命體征相對穩定、心理健康水平較高。
綜上所述,雖然對比劑應用的風險因素很多,但只要護理人員加強風險意識,提高護理責任心,風險是可以有效預防、降低和避免的。
參考文獻
[1]孫秀梅,盧蓉.增強CT檢查中對比劑靜脈滲漏進展[J];當代護士,2017(8);8-11
[2]賈若雅,常 蕓等.我國對比劑急性腎損傷水化預防相關文獻計量學分析,護理學報,2017,(24)07,21-25
[3]姚偉根,孫東方等,多排螺旋CT動態增強掃描浸潤型腎盂癌診斷和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浙江醫學,2016,38(11),829-832
通訊作者:鄒瑩,郵箱:2323590508@qq.com
基金項目: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科研課題(Z2018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