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琴


【摘要】目的 淺析機械振動排痰復制治療小兒肺炎的護理方式。方法 納入本院2019年6月~2020年1月收治的小兒肺炎患者245例,根據護理護理措施的不同分為參照組與研究組,參照組(89例)開展人工叩擊排痰+常規護理,研究組(156例)接受行機械振動排痰+優質護理,分析兩組患兒的護理效果。結果 研究組治療后不同時間段排痰量相較于參照組均顯著提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肺部啰音消失時間、止咳時間及住院時間與參照組相比明顯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小兒肺炎患者開展機械振動排痰,同時給予患兒優質護理,能有效提升排痰效果,縮短治療周期,促使患兒快速康復。
【關鍵詞】護理措施;機械振動排痰;小兒肺炎;輔助治療
【中圖分類號】R563.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3-178-02
小兒肺炎是兒科臨床上較為多見的疾病,其屬于呼吸道系統疾病,患兒主要表現為咳嗽、喘息、氣促、咳痰等癥狀,會造成呼吸道堵塞,呼吸道通氣、換氣功能障礙,對患兒的身心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1]。是否能及時排出患兒肺部痰液是治療小兒肺炎的重點,但因患兒年紀尚小,難以自主排痰,大部分患兒需在外力的協助下進行排痰[2]。為此,針對小兒肺炎患兒選擇有效的排痰方式極為重要。本文就機械振動排痰輔助排痰+優質護理的臨床應用效果進行分析,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本院2019年6月~2020年1月收治的小兒肺炎患者245例,根據護理護理措施的不同分為參照組與研究組,參照組(89例)男47例,女42例,年齡1~8歲,平均(4.26±1.32)歲。研究組(156例)男80例,女76例,年齡1~8歲,平均(4.54±1.46)歲。患兒各項基礎資料組間比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1.1.1 納入標準
①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②經臨床確診為小兒肺炎[3];③患兒家屬對實驗知情自愿加入,并簽訂協議。
1.1.2 排除標準
①患兒伴有重大臟器嚴重障礙;②患兒臨床檢查資料不完整、有缺失;③患有先天性疾病的患兒。
1.2 方法
參照組(人工叩擊排痰+常規護理):待患兒入院時,進行詳細的入院宣教、指導合理用藥,加強護理巡視等。人工叩擊排痰方式為,協助患兒側臥位或坐位,護理人員將手背隆起,手指呈彎曲狀,手掌呈中空狀況。從肺底部由外向內、自下而上的叩擊患兒背部,力度以患兒可耐受為宜,有節奏的叩擊,10min/次,2次/天。
研究組(機械振動排痰+優質護理):①機械振動排痰,患兒選取引流位,肺部放置排痰機的叩擊頭,開關打開,從下到上,由外向內做緩慢且勻速移動,1次/天。②飲食干預:給予患兒富含營養,且易消化的食物,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可由流質飲食逐漸過渡至半流質飲食,叮囑患兒多飲水,80~100ml/天。③通氣護理:護理人員需對患兒呼吸道分泌物進行清理,叮囑患兒及其家屬正確的咳痰、排痰方式。針對排痰不理想的患兒開展霧化吸入,稀釋痰液。④排痰護理:嚴密觀察患兒的病情狀況,若患兒存在哭鬧的呢過狀況,需將叩擊頻率降低,或暫停相關操作。并給予患兒的適當的心理疏導,輕聲安慰患兒,待患兒平靜后,再次開展操作。⑤健康宣教:護理人員向患兒家屬詳細解釋疾病相關治療方案以及常識,定期組開展識宣教講座,促使患兒家屬了解健康與防護相關知識,同時叮囑家屬于治療過程中做好預防措施。給與患兒體位護理,叮囑患兒在治療期間絕對臥床休息,密切關注患兒各項生命指征及體征,若患兒出現嚴重憋喘,護理人員需立即對患兒采取半臥位,將患兒頭部及上身部位抬高,從而緩解其呼吸困難癥狀。⑥環境護理:每日對病室進行消菌消毒,從而防止患兒交叉感染,保障病室整潔、干凈,實時注意病室內空氣流通,易滋生細菌季節,護理人員叮囑患兒家屬關好門窗,避免致敏物質影響患兒,注意室內濕度,防止室內空氣過于干燥。
1.3 觀察指標
詳細記錄患兒治療后不同時間段(3天、5天、7天)的排痰量、肺部啰音消失時間、止咳時間、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處理
全文數據均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計算分析,其中均數±標準差( )用于表達計量資料,χ2用于檢驗計數資料,P決定是否有差異,其中P<0.05表示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后不同時間段的排痰量
研究組治療后不同時間段排痰量相較于參照組均顯著提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臨床相關效果指標
研究組肺部啰音消失時間、止咳時間及住院時間與參照組相比明顯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小兒肺炎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疾病,主要發生機制是患兒氣道狹窄,再加之呼吸道分泌物增加、炎性因子釋放,造成患兒呼吸道嚴重障礙,甚至會造成呼吸暫停或窒息等嚴重后果[4-5]。小兒肺炎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咳痰等癥狀,嚴重者會出現氧氣量缺乏、呼吸緊促等,對小兒的腦部發育造成嚴重的后果。
本文研究發現,研究組治療后不同時間段排痰量相較于參照組均顯著提升,且肺部啰音消失時間、止咳時間及住院時間與參照組相比明顯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保障患兒呼吸道暢通,是治療小兒肺炎的重點,現如今護理輔助治療成為了臨床關注的重點,機械振動排痰治療,使用擠推、叩擊、震動的方式對患兒進行體位引流。機械震動排痰機相較于人工叩背排痰效果更優,可對支氣管內深部痰液以及肺泡進行深度清潔,降低患兒臨床癥狀,縮短患兒的治療周期,輔以相關藥物以及霧化吸痰,可稀釋肺部痰液并使痰液迅速排出,對患兒肺炎治療具積極意義。其具有以下優勢[6]:①促進痰液及呼吸道分泌物排出;②降低患兒水腫、減輕阻塞癥狀;③對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④改善呼吸等功能。機械振動通過可穿透皮層、肌肉、組織及體液,從而促使深度痰液排出,促使患兒肺部血液循環,提升舒適感,尤其是年齡相對較小、耐受力較低的患兒[7-8]。同時小兒肺炎患兒會出現呼吸困難的癥狀,患兒極易出現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緒,從而抗拒治療、護理措施。適當的護理措施能有效的提升患兒配合度,保障患兒的安全。
總而言之,對小兒肺炎患兒開展機械振動排痰+優質護理措施,能有增加患兒的每日排痰量,縮短治療時間,有利于患兒快速康復,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官招娥,許小勤,阮定珍等.機械振動排痰輔助治療小兒肺炎的護理效果觀察[J].青島醫藥衛生,2016,48(5):392-393.
[2]侯文玲.優質護理對小兒肺炎臨床癥狀、 治療效果及 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8):1045-1047.
[3]譚杰,朱霞.機械振動排痰輔助治療小兒肺炎的護理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98):79,82.
[4]潘雪君.全程護理干預應用于小兒機械振動排痰治療中的效果探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34):143,145.
[5]鄭麗云.針對性護理對小兒肺炎治療效果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23):2597-2599.
[6]張月英,李愛萍.風險預防式護理對肺炎患兒臨床療效及康復效果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9,26(3):350-353.
[7]李團員.霧化后機械振動排痰輔助治療小兒肺炎的臨床觀察[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5,1(4):38-39,48.
[8]王莉,馬榮偉.個性化護理干預在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研究,2017,31(9):1143-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