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華
【摘要】目的:探究舒適護理模式應用于妊高癥患者護理中對自然分娩的臨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選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時間段至我院就診的71例妊高癥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并以交替分組的方式將其分為參照組(共35例,采實施常規護理)和護理組(共36例,實施舒適護理模式),對比兩組患者分娩選擇方式和母嬰結局。結果:護理組自然分娩率為80.56%、早產率為8.33%、剖宮產率為11.11%,常規組自然分娩率為54.29%、早產率為17.14%、剖宮產率為28.57%,護理組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護理組母嬰結局(新生兒窒息率、產后出血率)明顯優于參照組(P<0.05)。結論:舒適護理模式應用于妊高癥患者護理中的優勢明顯,可明顯提高患者的自然分娩幾率,并改善母嬰結局,值得臨床和推廣。
【關鍵詞】舒適護理模式;妊高癥;自然分娩
【中圖分類號】R828.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3-186-02
妊高癥即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是妊娠期女性的常見疾病之一,該病在我國的發病率已超過10%[1]。妊高癥患者主要的病理生理變化為凝血功能的改變以及全身小動脈痙攣,一般發生于而是孕周左右,臨床病癥主要以蛋白尿、高血壓、水腫,嚴重時會導致患者心腎功能衰竭、抽搐[2]。如果不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情發展,可能危及產婦和胎兒生命。舒適護理是臨床常用的一種護理方式,應用范圍廣且獲得較多患者的認可。基于此,本文探究舒適護理模式應用于妊高癥患者護理中對分娩結局的影響,為臨床護理提供參考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時間段至我院就診的71例妊高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以交替分組的方式將其分為參照組(35例)和護理組(36例)。參照組患者年齡在19-38歲,平均(26.88±3.94)歲;孕周在35-40周,平均孕周(37.88±0.37)周;其中初產婦24例、經產婦11例。護理組患者年齡在20-39歲,平均(26.75±3.91)歲;孕周在36-41周,平均孕周(37.58±0.44)周;其中初產婦25例、經產婦11例。兩組基本資料數據差異保持均衡性(P>0.05),提示具可比性。
1.2方法
參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患者入院后進行B超檢查、眼底檢查以及常規尿檢,密切觀察患者心率、血壓等指標;告知患者日常注意事項,合理安排飲食、睡眠,并進行心理指導。
護理組實施舒適護理模式:(1)舒適生活護理。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對其病情、個人習慣、性格等方面進行評估。從飲食方面,需結合患者的飲食喜好科學制定飲食計劃,在適合患者口味的同時選擇高鈣、高蛋白、低脂的食物,并鼓勵患者多食維生素含量豐富的蔬菜水果,保證胎兒和產婦的營養需求。根據患者的睡眠習慣,在不打擾患者休息的情況下開展護理措施,操作動作輕柔。(2)舒適環境護理。根據患者需求調整房間光線和溫度,注意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為患者創造良好的休息空間。(3)舒適心理護理。患者對妊高癥了解較少,同時面臨生產,使其產生恐懼、緊張情緒。因此護理人員需根據患者的心理需求、理解能力以及社會地位等因素進行心理疏導。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滿足患者需求,取得患者信任,消除患者不良情緒,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心。
1.3觀察指標
(1)分娩情況。統計兩組患者自然分娩、早產以及剖宮產例數并計算概率。(2)母嬰結局。判定標準判定標準[3]:患者分娩結束后,隨其二十四小時內陰道出血量進行測量,出血量在500mL以上則確定為產后出血;根據Apgar新生兒評估標準對新生兒進行評估,評分<7分表示新生兒窒息。
1.4統計學方法
以SPSS20.0軟件對本實驗數據進行分析,x2檢驗自然分娩率計數資料[n(%)];t檢驗年齡等計量資料( )。P<0.05象征統計學意義存在。
2.結果
2.1兩組患者分娩情況對比
早產率和剖宮產率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組患者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母嬰結局對比
護理組新生兒窒息率和產后出血率明顯低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妊高癥是妊娠期常見且較為嚴重的一種并發癥,研究顯示,疾病的發生可能與營養、內分泌、性格和免疫等因素相關,另外,環境和心理也會加重病情,引發子癇,危機產婦和新生兒生命[4]。妊高癥產婦大概20周左右會出現眩暈、四肢水腫、嘔吐頭暈等癥狀,產后12周癥狀會逐漸緩解直至恢復正常。患病期間需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措施,以控制病情發展。舒適護理是產科常用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充分體現以人為本、以患者利益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從生理和心理上滿足患者需求,提高治療效果[5]。
本研究對71例妊高癥患者進行對比研究,結果顯示護理組自然分娩率80.56%明顯高于參照組54.29%(P<0.05)。護理組母嬰結局(新生兒窒息率、產后出血率)明顯優于參照組(P<0.05)。說明舒適護理能明顯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母嬰結局。舒適度護理與傳統護理模式不同,該護理措施的開展需建立在患者實際情況和需求之上,在滿足患者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同時確保護理措施科學合理,充分體現人文關懷。本研究中舒適護理從生活、環境以及心理等多個方面開展護理措施,為患者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給予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消除負面情緒,滿足患者生理和心理舒適度。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模式應用于妊高癥患者護理中的優勢明顯,可明顯提高患者的自然分娩幾率,并改善母嬰結局,值得臨床和推廣。
參考文獻
[1].皋靜靜. 觀察實施舒適護理對妊高癥患者自然分娩的影響效果[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2(27):99-100.
[2].常芝艷. 舒適護理對妊高癥產婦分娩的臨床影響分析[J].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6, 10(13):64-65
[3].孫君俠, 李建芬, 尹金麗, 等. 舒適護理模式對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患者干預效果[C]// 中國轉化醫學和整合醫學學術交流會(上海站). 2015, 23(2).:486-487.
[4].夏君秀, 倪曉. 探討妊高癥產婦圍生期應用舒適護理的臨床效果[J]. 中國實用醫藥, 2016, 11(12):230-231.
[5].張斌. 優質護理在妊高癥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7, 2(19):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