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生態下,對醫務人員依法依規執業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對于醫務人員一旦出現違法違紀時,醫療機構職能管理部門在醫務人員的監督執紀問責中正確依據一些條文法規去定性、去處理醫務人員,讓醫務人員信服是值得探討的問題。醫院紀委及人事管理部門在開展醫務人員管理中,落實各自的職能,合力去抓好醫務人員的管理工作,共同做好醫務人員監督及執紀問責這項工作很有必要。
【關鍵詞】醫務人員;違紀違規;紀檢監察;處理依據
【中圖分類號】R-2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3-211-02
按照“黨內關系要正常化,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做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極少數”[1]的原則,在對醫院內違紀違規人員落實處理時,無論是開展組織處理或政務處分、黨紀處分時,都適合遵循這條原則去開展工作。
本文主要對筆者所在單位——梧州市工人醫院內工作、醫院有權限管理的醫、護、藥、技人員及行政、后勤、管理人員,他們在出現違反黨紀、政務和醫療衛生行業規章、紀律以及本單位內部制度規定的程度較輕的違紀違規問題時,醫院內部需給予處理處分的依據與遵循進行探討。
1.基本情況
梧州市工人醫院為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副處級事業單位,受梧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行政管理,受梧州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組織人事管理。醫院的紀檢監察部門設紀委,有紀委委員5人,包括專職紀委書記1人,兼職紀委委員4人。下設紀檢監察室,有專職紀監人員2人。醫院內的違紀違規問題大部分由醫院紀委牽頭或直接調查、出具處理意見及監督落實相關處理決定。2012年—2019年經醫院內部出具處理決定并落實處理的有:組織處理242人次,行政處分5人。其中落實中共黨員黨紀處分0人,出現違反醫療衛生行風建設“九不準”0人。出現的違紀違規問題主要表現在落實各級各類行業規章、技術規范及醫院內部職責制度、醫德醫風等方面。
2.問題與困難
2.1 我院的紀檢監察部門是醫院的內設機構,工作人員均為醫院內的醫務人員,很多都是兼職人員,醫務人員需遵守的法律法規、條例規定、規章制度等有1000多條,他們對這些規定的知識儲備少,在醫院沒有制訂出每一個具體事項的具體量紀標準情況下,要落實組織處理或政務、黨紀處分的具體方式和處理種類選擇時難免會出現處理輕重不適宜、依據不充分、落實黨紀政務處理不全面有失偏頗等現象。
2.2 醫院紀檢監察部門在監督執紀工作中的作用與職責,調查發現,醫院的領導及職工在認識理解上多數存在偏差,他們經常認為,醫院內凡是與違紀違規有關的工作都是醫院紀委管的,與其他職能部門無關的,這樣就忽略了職能部門在醫院管理中的職能作用,令醫院紀檢監察部門工作量及壓力大大增加,也不利于落實國家衛健委要求的《行風案件分類查處和重點案件督查督辦制度》。
3.方法與建議
3.1掌握醫務人員需遵守的各種管理規定。醫務人員需遵守的各種管理規定包括三方面:一是黨和國家的政策,法規。包括法律、法令、條例、規則、章程等,違反這些政策法規涉嫌犯罪的就要移送司法機關。二是行政紀律。行政紀律是指醫務人員在實施行政管理活動、醫事活動中應遵守的行為規范。三是黨的紀律。醫務人員是中共黨員的要嚴格遵守《黨章》《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紀法規。要嚴格遵守黨的“六大紀律”,包括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
綜上所述,醫務人員在醫院從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違紀違規問題主要表現在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工作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生活紀律、財經紀律、職業道德、公共秩序及社會公德等多個方面。
3.2掌握違紀違規行為認定的依據標準。對醫務人員認定違反政紀的標準主要是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政策及一些行政業務管理規定。違紀違規行為認定的依據標準還包括各級各類管理規定、醫院內部獎懲制度或獎懲條例等管理文件。
在醫院內的違紀違規問題調查處理上,可以依據《醫療機構從業人員違紀違規問題調查處理暫行辦法》(駐衛紀發〔2011〕22號)執行。在對違紀違法問題錯誤性質的認定上“必須以事實為依據”以黨紀、政紀、國法為準繩,準確地適用法律、黨紀政務條規、將錯誤事實同有關規定對照,正確地判斷是非并予以定性。
3.3掌握處理方式或種類的選擇。醫事行政處分是指有管轄權的衛生行政機關或醫療衛生機構的行政領導對所屬人員違法、失職但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實施的一種行政法律制裁。有違紀違規事實,需要給予政紀處分的,應按照《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等有關規定,分別給予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
有違紀違規事實,需要給予黨紀處分的,應按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分別給予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開除黨籍的紀律處分。
組織處理是懲治和預防腐敗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加強黨員干部管理和監督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有違紀違規事實,不需要給予黨紀、政紀處分的,或已作出黨紀、政紀處分,還需依照有關規定考慮單獨使用或合并使用同時作出的組織處理包括:批評教育、通報批評、取消評優評職資格或參加有關學術委員會資格;扣發績效工資、停薪;停職、緩聘、解職待聘、解除聘用合同;調離工作崗位、調整職務、責令辭職、免職;警告、暫停執業活動、吊銷執業證書(該項由有關衛生行政部門依法辦理)[2]。
醫務人員有違紀違規行為,要落實組織處理或黨紀政務處分時,需對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黨組織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和直接主管的班子成員在職責范圍內承擔主要領導責任,參與決策和工作的班子成員在職責范圍內承擔重要領導責任[3]。
上述各種處理中,有的是醫院直接決定及實施執行的,有的是醫院決定及實施執行前需報上級主管部門批準或需事后備案的,等等,醫院紀檢監察部門一定要厘清各種權限的實施主體,明確本醫院所擁有的權限,區別對待。
3.4 掌握方法統籌開展監督執紀問責。
情節較輕的醫務人員違紀違規問題可以由醫務部、人力資源部等職能部門去開展調查處理,這樣可在工作中提高職能部門的監督執紀問責能力,并糾正監督執紀問責“四種形態”中的第一、二種形態的工作均由醫院紀委負責開展的不正常現象。醫院紀委可以在醫院違紀違規人員的調查處理上起牽頭抓總的作用,做好領導、監督及指導,從而進一步保障處理工作的規范及依法依規。
4.討論
4.1 有的醫院紀檢監察部門將中央紀檢監察部門、國家監委2018年5月30日發布并實施的《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暫行規定》、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并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作為醫院內部落實違紀違規人員的處理依據,筆者認為是不恰當的。雖然這兩項規定所針對的人員均包括有醫院內從事管理的行使公權力人員,但執行主體均是縣級以上紀檢監察機關及其外派機構而非醫院內設的紀檢監察部門。醫院內設的紀檢監察部門不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所授權的監察機關。
4.2 有的醫院紀檢監察部門會參照《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的有關規定落實人員處理,筆者認為是不恰當的。2007年6月1日起實施的《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只適用于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即參公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而不適用于屬于事業單位的公立醫院。
4.3 有的醫院紀檢監察部門在對內設中層管理干部落實職務處理時,選擇參考2019年3月3起實施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筆者認為是不合適的。因為本條例所適用的領導職務人員的管理權限并不在醫院內,因此醫院運用此條例對內設部門的中層管理干部落實處理是不恰當的。
參考文獻:
[1]《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部分修改,2017年10月24日通過)。
[2]《醫療機構從業人員違紀違規問題調查處理暫行辦法 》(駐衛紀發〔2011〕22號)。
[3]2019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
作者簡介:鐘美華(1970.03)女;本科,主管護師,紀委書記,研究方向:衛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