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靜
[摘 要] 推進小城鎮發展,對于加快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義顯著。為引導小城鎮朝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必須堅持規劃先行,從調整小城鎮結構著手,實現小城鎮功能的改變,最終改變小城鎮的性質。在小城鎮的規劃工作中,要立足實際,節約、集約用地,保護生態環境,統籌考慮各功能用地布局,力爭打造特色小城鎮。
[關鍵詞] 小城鎮;規劃;功能;結構
[中圖分類號] F29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10-51-2
1 小城鎮規劃的意義及原則
小城鎮的存在,一方面可以引導大量農村富余勞動力就近轉移,另一方面有益于統籌協調城鄉區域發展。因此,推進小城鎮發展,對于促進我國特色城鎮化發展作用顯著[1]。而做好小城鎮規劃工作,對于小城鎮的發展、推動我國農村城市化和工業化發展進程有著積極的意義。
我國要做到堅持規劃先行,引領小城鎮發展方向。按照超前規劃、規模適度、量力而行、分步實施的原則,做好土地利用規劃、小城鎮總體規劃,抓住本城鎮的建設重點。在確保規劃科學合理的前提下突出特色小鎮規劃,體現小城鎮特色,把城鎮的大規劃與當地自然環境、地方特色、民族傳統、人文歷史有機結合起來,以特色立鎮,打破“村鎮一面”的格局,使每個小城鎮都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地方風格。
2 小城鎮規劃的內涵
所謂規劃,就是調整小城鎮結構,以實現小城鎮功能的改變,最終改變小城鎮的性質。小城鎮結構不單單是指空間結構,還包括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對于小城鎮空間結構的調整,要堅持生態空間應保盡保、農業空間總體穩定、城鎮空間集約緊湊的原則。調整小城鎮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要科學預測小城鎮人口規模,明確把握小城鎮的產業發展及經濟發展趨勢[2]。在小城鎮規模等級結構、職能結構、空間結構的調整中,切實做好規劃,引領其發展方向。
3 做好小城鎮規劃的措施
3.1 統籌各功能用地
對于小城鎮的規劃,要綜合統籌各功能用地之間的規劃。對于住宅用地,應本著利于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布置在大氣污染源常年最小風向頻率的下風向及水污染源的上游區域內,保證空氣、飲用水質不受污染。同時,做到充分利用小城鎮原有設施,留有發展余地。對于公共設施用地,要盡可能集中規劃布置,布置在小城鎮的中心范圍。對于生產設施用地,一類對居住和公共環境基本無干擾、無污染的工業,可以規劃布置在居住用地或公共設施用地附近;二、三類對于居住和公共環境有一定污染、干擾或有嚴重污染的工業用地,應規劃布置在最小風向頻率的上風側及河流下游。以上只是對不同功能用地規劃的概括性要求,具體規劃時要嚴格遵守各類用地的指標,統籌規劃。
3.2 清晰認識小城鎮的功能
對不同小城鎮的不同功能有清晰的認識,才能通過規劃實現小城鎮功能的改變。根據實際情況,定位小城鎮的功能是行政中心、工業園區、農業區、旅游服務小鎮及牧業型等中的哪一類或者哪幾類集合體。比如,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屬于革命老區,經濟發展落后,山多且海拔高,耕地面積較少且質量不佳,單體發展農業很難推動小城鎮的發展。所以,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充分開發利用當地自然資源,結合海拔特色及當地歷史文化特色,發展旅游業,并且逐步完善配套設施建設,為旅游業發展提供第三產業服務,形成旅游服務型小城鎮[3]。
3.3 樹立生態觀念
在進行小城鎮科學規劃時,要始終樹立生態觀念。要想建設生態宜居的鄉村、村鎮,一定要在規劃建設中防止環境負荷過重,在規劃中考慮綠化布局,留有生態規劃建設用地。要對環境污染、水土流失、景觀雜亂等環境問題加以控制,實現村鎮與生態協調發展。要在鄉村、村鎮完善配置垃圾箱、垃圾站,改善垃圾堆放成山的狀況。規劃時要充分結合人口規模、人口密度、人口分布,在合理的位置建設一定數量的垃圾回收站,完善環境保護基礎設施,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推動小城鎮的經濟發展。“綠水青山才是金山銀山”,我國要提高生態文明意識,綜合考慮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打造生態宜居的美麗小城鎮。
總之,小城鎮規劃要遵循以下原則:一是統籌安排各類功能用地,重點協調主要功能,留存彈性和發展余地;二是節約、集約用地,集中布局,提高用地經濟性;三是在各功能區之間建立安全、便捷、高效的交通聯系,內部交通與外部交通之間要做好銜接;四是提高小城鎮生態環境質量,結合自身條件打造地域特色;五是充分利用現有基礎設施,依托舊區發展,逐步進行調整。
4 小城鎮規劃發展模式
科學規劃小城鎮,是為了更好地引導小城鎮的發展。不同小城鎮的發展動力不同,所以其發展模式、發展方向也不盡相同。比如,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小城鎮,依靠外部的資金、技術來推動自身城鎮化和工業化發展,這屬于外源型發展模式。對于這類小城鎮,要注意規避外向依存度過高這一風險。上海市的小城鎮依靠本地生產要素的投入來推動自身發展,屬于內源型發展模式。對于這一類小城鎮,要推動其形成“一鎮一品”“一村一品”。還有一類小城鎮屬于中心地型發展模式,此類小城鎮要著重優化產業結構。對于不同發展模式的小城鎮,要協調發展時存在的問題并著重解決,以實現小城鎮更好、更快、更健康地發展。
5 結語
小城鎮的發展有利于解決“三農”問題,加快小城鎮經濟增長,讓人們共享經濟發展成果,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小城鎮的發展也是在順應社會的發展,有鮮明的時代意義,所以相關工作人員要切實做好小城鎮規劃,落實各項硬性指標,推動小城鎮發展,助力鄉村振興[4]。
參考文獻
[1]張秀芬.特色小鎮是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突破口[J].現代交際,2018(22):34-36.
[2]袁華.小城鎮規劃設計中的地域性因素探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8(34):94-95
[3]王文強.小城鎮規劃與建設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作用[J].建材與裝飾,2017(28):66-67.
[4]譚秀霞.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村鎮規劃與建設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9(2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