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
[摘 要] 用材林是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的主要造林樹種,在林木經營管理過程中由于營造了大面積楊樹純林,導致林木病蟲害普遍發生,且近幾年有逐年加重的趨勢,影響了林業健康發展。基于此,本文從林木科學栽培管理等角度,淺析淮北地區林木病蟲害發生較重的原因,提出有針對性的林木病蟲害防治對策。
[關鍵詞] 林木病蟲害;發生原因;防治對策;渦陽縣
[中圖分類號] S76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10-70-2
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發生較重的林木病蟲害主要有楊樹潰瘍病、楊樹食葉害蟲、楊樹蛀干害蟲、楊樹草履蚧以及泡桐樹叢枝病等,美國白蛾偶有發生,不僅影響了林木的正常生長發育,而且會導致林木質量下降。因此,本文從林木的科學栽培管理等方面著手,淺談林木病蟲害防治對策。
1 渦陽縣林木病蟲害發生較重的原因
1.1 林種結構不合理、樹種單一
長期以來,渦陽縣的林種主要是用材林,有少部分經濟林,造林樹種以楊樹為主。因為楊樹具有用途廣、生長速度快、輪伐周期短、經濟效益顯著等優點,所以被作為造林綠化主要樹種推廣種植。據近10年的造林情況統計,渦陽縣青疃鎮楊樹面積占造林總面積的90%以上,少部分地段栽植泡桐。由于當地營造了大面積楊樹純林,導致楊樹病蟲害大量發生,如渦陽縣青疃鎮2012年楊樹造林面積37.33 hm2,春季隨溫度升高楊樹潰瘍病大面積發生,造林成活率不足50%,不得不重新補造。據調查統計,2014年和2019年渦陽縣青疃鎮楊樹草履蚧害蟲發生面積分別占造林總面積的89%和91%;2015年渦陽縣青疃鎮1~3年生楊樹幼林天牛危害率達20%,3~5年生楊樹林天牛危害率達30%;2019年渦陽縣青疃鎮部分路段營造了大面積泡桐純林,泡桐叢枝病發生嚴重,病株在26%以上,部分林木死亡,而且傳染了臨近林木,并有發病逐年加重的趨勢。林種樹種結構不合理,農民植樹選擇樹種苗木時一味追求林木的生長速度和經濟效益,忽視樹種的抗病性,也是造成林木病蟲害發生較重的重要原因[1]。
1.2 樹種選擇不合理,盲目引種
許多農民在選擇造林樹種時具有盲目性,不考慮樹種及品種的抗病性,只考慮其生長速度和經濟效益,不考慮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隨意選擇樹種,不遵循適地適樹原則,盲目引種。例如,2012年渦陽縣青疃鎮從外地調運栽植了大量青皮楊樹,造成楊樹天牛3 a內大發生;2013年,渦陽縣青疃中心校從杭州調運260棵香樟樹,2014年冬季遭受嚴重凍害。
1.3 林木經營管理滯后
渦陽縣林木栽植后農民大都外出務工,無人管理,林木撫育管理滯后。同時,林權不明確也是造成林木管理滯后的原因。渦陽縣許多主干道路和大中溝河堤壩均由集體出資造林,由于林權沒有落實,造成有人栽無人管理,林間病蟲枝及枯枝落葉較多,雜草叢生,無人清理和施肥除草,給病蟲害的滋生創造了條件,導致林木病蟲害發生較重。
1.4 林木檢疫滯后,缺乏防治措施
許多農民購買苗木時沒有經過檢疫就直接栽植,導致外來病蟲害傳入本地,加之沒有專業的病蟲害防治隊伍,造成林木病蟲害發生較重。目前,渦陽縣林木種植戶沒有用于病蟲害防治的機械設備,無法有效防治病蟲害,只能依靠縣級森防部門的統防統治,由于人員少、時間緊、任務重及設備資金有限,防治無法覆蓋所有的區域,只能在病蟲害發生嚴重的區域防治。例如,2019年渦陽縣楊樹草履蚧大面積發生,由于樹體高大,無法進行機械施藥,只能采取物理方法防治,但物理防治需要大量人力用膠帶纏繞林木樹干阻隔害蟲上樹,單靠縣級森防部門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而且分散經營的各家各戶林木較多,部分農戶不愿意購買膠帶防治,造成林木防治間斷,而基層鄉鎮政府又無力組織專業防治隊伍防治,造成楊樹草履蚧發生較重。
2 渦陽縣林木病蟲害防治對策
為減少林木病蟲害威脅,保障林業健康發展,促進林業提質增效,努力創造有利于林木生長而不利于林木病蟲害發生發展的環境,增強林木的抗病蟲能力,現根據渦陽縣林木病蟲害發生原因,提出渦陽縣林木病蟲害防治對策。
2.1 做好林木檢疫工作
做好苗木檢疫工作,從源頭控制病蟲害輸入。用本地苗圃苗木造林,要通過林業森防部門的檢疫,攜帶病蟲的苗木不準出圃造林,并禁止輸出,防止病蟲害蔓延擴散,并采取有效措施消滅該類苗木。對于從外地調運的苗木,未經檢疫不準調入,切斷病蟲害傳播途徑。
2.2 采取科學的營林措施
采取科學的營林措施,創造有利于林木或苗木生長發育而不利于病蟲害發生發展的良好環境。
2.2.1 選擇抗病蟲的樹種造林。渦陽縣的主要造林樹種為楊樹,要選擇抗病蟲的楊樹品種造林,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如青楊派楊樹品種易感病、易遭受天牛危害,而毛白楊抗病蟲,在楊樹造林時應推廣選擇毛白楊造林。
2.2.2 采取科學的栽培管理技術措施。選擇造林樹種要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避免盲目引種外來樹種,提倡以本地鄉土樹種造林為主。可大力推廣營造混交林,因為混交林中樹種多,生境條件好,生物多樣性復雜,可使得一些害蟲和病菌失去大量繁殖的條件。同時,在復雜的林間環境下,林間寄生性昆蟲、菌類等害蟲天敵增多,可有效抑制林間病蟲害發生,如楊樹與刺槐混交可促進楊樹生長,減少病蟲害發生。此外,應適時進行林木撫育管理,及時進行林間松土除草,改善林間環境條件,加強肥水管理等,特別要及時清除林間病蟲枝葉,努力創造有利于林木生長發育而不利于病蟲害發生發展的環境條件,以增強林木的抗病蟲能力[2]。
2.3 采用物理、生物防治措施
為減少化學農藥防治對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保護害蟲天敵,可采取物理、生物防治方法防治林木病蟲害,如以蟲治蟲、以鳥治蟲、燈光誘殺以及對種子、苗木、土壤進行熱處理等方法,也可以采用砍伐致病木的方法來防止病蟲傳播,進而有效防治林木病蟲害,如為防止泡桐叢枝病傳播蔓延、危害臨近林木,可把致病的泡桐伐除。
2.4 合理使用化學藥劑防治病蟲害
利用化學方法防治林木病蟲害具有使用范圍廣、收效快、方法簡便等特點,部分病蟲害只能用化學方法防治。使用化學藥劑防治可采用多種形式,如利用保護劑石硫合劑、波爾多液等對楊樹、果樹進行涂干,保護林木不受侵害;用甲基托布津、多菌靈等化學藥劑對土壤、種子進行消毒,也可噴灑在植株上防治病害。在使用化學農藥防治林木病蟲害時,為避免害蟲產生抗藥性或殺死有益天敵、破壞環境,應選擇高效低毒的生物農藥或持效期短的農藥,盡量采用噴霧、藥劑涂干和打孔注藥等方式,如防治楊樹天牛,可采用在樹干基部打孔注藥的方式防治,以此減少環境污染以及藥劑對天敵的危害。
2.5 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建立病蟲害防治隊伍
為有效防治林木病蟲害,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成立專門的病蟲害防治隊伍,因為有些林木病蟲害種植戶無法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治,如對于樹體高大的林木,必須用專門的高壓噴霧設備或無人機進行防治。因此,要實行政府統防統治和“誰栽誰有、誰經營、誰防治、誰受益”等分散防治相結合的方法才能達到預期的防治效果。同時,林業部門要做好林木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和技術指導服務,為各級政府決策當好參謀。
3 結語
針對渦陽縣林木病蟲害的發生原因,綜合考慮生態平衡、環境保護、社會安全、經濟效益及防治效果等因素,提出了相關的病蟲害防治措施,如加強林木病蟲害檢疫工作、加強林木經營管理、采取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合理采用化學防治方法、建立病蟲害防治隊伍等,以此提高林木抵抗病蟲害的能力,同時保護好害蟲的天敵,合理調控林內樹木、病蟲與天敵之間的關系,控制林木病蟲害不成災。
參考文獻
[1]馬履一.林學概論[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60-65.
[2]鄧世鍇,高瑞桐.楊樹豐產栽培與病蟲害防治[M].金盾出版社,1996:8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