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國民

[摘 要] 蔬菜和水果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蔬菜和水果生產是農民發家致富的重要手段。本文將水果類蔬菜分為2種(分類方式僅限本文闡述),一種是可以作為水果的蔬菜,如櫻桃番茄、水果黃瓜、豆薯、荸薺等;另一種是可以作為蔬菜的水果,如西瓜、草莓、香瓜等。這些都是市場上的大宗農產品,有銷量保證,可產生高效益,而且在一些人多地少的小城市能充分利用土地和市場,大幅度提高農民收入。本文主要探究水果類蔬菜栽培前景及栽培要點,以供參考。
[關鍵詞] 水果類蔬菜;栽培前景;栽培要點
[中圖分類號] S6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10-84-2
隨著人民群眾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蔬菜和水果的需求呈現出從數量到質量的轉變,人們逐步從追求吃飽轉向吃好,給蔬菜和水果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在此背景下,老百姓開始采購高檔的水果類蔬菜,部分人甚至分不清其是水果還是蔬菜,如櫻桃番茄和水果黃瓜,大家將其買回家不只是用來做菜吃,還可以作為水果,其價格比普通的番茄和黃瓜高得多,但仍經常供不應求。
水果類蔬菜可以分為2種(分類方式僅限本文闡述),一種是可以作為水果的蔬菜,由于銷量大、經濟效益高,菜農可以大面積種植;另一種是可以作為蔬菜的水果,如西瓜、草莓、順甜白玉脆甜瓜等,菜農可在農田或蔬菜大棚種植。這不僅可以增加農民種植品種的多樣性,大大增加農民的收入,而且可以為規模化經營打下基礎,促進水果類蔬菜產業品牌化運營。
1 水果類蔬菜的發展前景
1.1 有利于提高農戶的經濟收入
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可以通過適當提高農產品價格來調動,促進農業健康穩定發展。而要想提高農產品價格,需要將品種做到極致、做出特色。一是實現品種差異化種植。可以根據市場需求自由調節,避免某一品種過量種植,從而造成庫存積壓而拉低銷售價格。而水果類蔬菜對土地要求較低,同一塊地既可以種西瓜、草莓,也可以種黃瓜、番茄,兼容性比較高,因而可實現多樣化種植,避免某一品種過量種植。二是利用水果類蔬菜口味好和營養價值高的特點適當提高農產品價格,如櫻桃番茄和水果黃瓜屬于特色果蔬,既具有水果的口感又具有蔬菜的營養價值,比普通的番茄和黃瓜更受消費者歡迎,價格相對較高,對農民收入的提高有較大的幫助。
1.2 打造優勢品牌
產品的主要競爭力由2個因素決定:一是質量特色,二是品牌知名度。要想開拓更大的市場空間,只有質量特色是不夠的,還需要廣泛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二者有效結合在一起才能使產品做大做強。一些高端的水果類蔬菜產品非常適合采用產業化、品牌化運營方式,在擁有一定的市場知名度后,可以更大限度地提升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度,在零售終端取得競爭優勢。
2 水果類蔬菜栽培要點
2.1 水果黃瓜
水果黃瓜(見圖1),又被稱為迷你黃瓜,營養成分較普通黃瓜含量高,口感脆嫩,可與水果媲美,經濟效益好。
為實現水果黃瓜增產增收的目標,栽培前應做好品種選擇工作,如果管理得當,1年可種植兩三茬。豐產潛力很大,667 m2產量在10 t以上選種時,春季栽培應以耐低溫、抗病害能力強的優良品種為主,越夏栽培選用抗熱、抗病、瓜條細且短(不超過15 cm)、顏色黑綠的進口品種為主。
水果黃瓜在苗期對溫度的要求較高,發芽時的溫度應控制在24~26 ℃,夜間溫度則應控制在15~18 ℃。播種前采用溫燙的方式對種子進行浸種處理,有利于提高出苗率。水果黃瓜根系較淺,在整地過程中要采取精細耕作的方式,施足基肥,深翻土壤。緩苗期采用保溫、保濕的方法來促進緩苗,低溫時對塑料大棚進行密閉處理。盛瓜期進行多次少量施肥,結瓜中后期進行根外施肥。同時,摘除第6片真葉下的幼瓜,避免因節節有瓜而造成墜秧。每隔4 d進行一次引蔓,及時摘掉植株下部的老葉及卷須,避免出現落蔓現象。結果時及時采摘上市,商品瓜需要分批采摘。
2.2 櫻桃番茄
櫻桃番茄,又被稱為小西紅柿、圣女果等,既可作為蔬菜又可作為水果。其屬于一年生草本植物,適應性強,抗性好,喜鉀肥,喜光,對水分要求較高,空氣相對濕度以45%~50%為宜,在我國一年四季均可栽培。因其外觀玲瓏可愛、含糖量高、口味香甜鮮美、風味獨特而廣受消費者喜愛。
有限生長型番茄品種生長期短,適用于早熟、集中上市,要根據自身的土地使用情況來選擇,露地栽培一般每667 m2產量為3 000~4 000 kg,大棚栽培一般每667 m2產量為5 000~7 000 kg。無限生長型的中晚熟番茄品種,具有生產期長、產量高、耐熱耐濕性強等特點,露地栽培一般每667 m2產量為4 000~6 000 kg,大棚栽培一般每667 m2產量為10 000~12 000 kg。
大棚春季栽培,選擇早熟、豐產、優質番茄品種,12月初育苗,2月下旬定植,大棚套小棚,4月至8月上旬采收。大棚秋延后栽培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種,8月底定植,9—12月上市,10月覆蓋大棚膜進行保溫,可多重覆蓋,以延長至元旦供應鮮食番茄。
2.3 草莓
草莓屬于多年生草本水果,株高10~40 cm,花期4—5月,果期6—7月,酸甜可口,營養豐富,有“水果皇后”之稱。草莓品種有很多,要選果大色紅、甜脆爽口、抗壓較強、產量高、硬度大、耐貯運、根系強和休眠淺的早熟良種。一般每667 m2產量在3 000 kg以上,四季草莓產量在7 000 kg以上。四季草莓可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幼苗,10月中下旬始花,11月下旬果實開始成熟,每667 m2種植6 000~8 000株。
在草莓種植方面,一是應選擇光照充足、地勢稍高、地面平坦、灌排方便且土壤肥沃疏松的地塊營造草莓園,制作窄壟高畦,施足底肥。二是選好草莓苗,一般使用匍匐莖繁殖法和種子繁殖方法培育良好的草莓幼苗。三是種植時注意深不埋心、淺不露根,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幼苗,10月中下旬始花。四是在開花和漿果生長初期分別灌水、追肥1次,還可噴施葉面肥。五是加蓋黑色塑膜。地膜覆蓋有顯著的早熟、增產效果,還能提高果實的品質和產量,避免果實與地面直接接觸,減少病蟲害,提高商品果實率。六是適宜草莓生長的土壤濕度應為70%~80%,棚內空氣濕度以60%~70%為宜,氣溫超過30 ℃時需要及時通風,通風可防治草莓白粉病。七是草莓屬于雌雄同株植物,大棚種植時需要人工或養蜂授粉,戶外一般可以自然授粉。八是危害草莓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和病毒病等,蟲害主要有紅蜘蛛、蚜蟲、白粉虱、草莓線蟲等,要及時防治。九是草莓苗開花、坐果至漿果著色、軟化,釋放特有香味,時間約30 d,11月下旬果實開始成熟,一般可采摘到翌年5月,四季草莓種得好可以月月采收。
3 結語
科學技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也改變了種植方式。多數水果類蔬菜品種既適合露地栽培也適合大棚栽培,最重要的是通過精工細作,把水果類蔬菜產業打造成一個既能帶動農民增產增收、發家致富,又有利于美麗鄉村建設、促進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精品項目。
大力發展水果類蔬菜產業,不僅能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需求,而且能滿足城市人的觀光需求和采摘需要。在郊區發展水果類蔬菜產業,如果條件允許,可建成農家樂生態農業循環系統,集種植、觀光、采摘、休閑、飲食、垂釣、養殖和加工等于一體,更好地利用土地資源創造出更高的價值,跳出農業發展農業,充分體現現代農業不只是農業、不局限于農業的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