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社軒

[摘 要] 豬弓形蟲病為重要人畜共患性寄生蟲病,偽狂犬病可引起仔豬腹瀉、嘔吐及神經癥狀,對養豬業危害巨大。河南省清豐縣某小型養豬場繁殖母豬出現高熱、流產及死胎等癥狀,仔豬出現腹瀉、嘔吐及神經癥狀,部分仔豬死亡。通過觀察發病豬群臨床癥狀及病理變化,結合實驗室診斷技術,確診為豬偽狂犬病和弓形蟲病混合感染所致。根據診斷結果,對發病豬群進行隔離,部分發病嚴重豬群進行撲殺及無害化處理,對全場豬群緊急免疫接種偽狂犬病毒疫苗(HB-98株)及磺胺類藥物治療等。3周后回訪,該豬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效果顯著。
[關鍵詞] 豬;偽狂犬病;弓形蟲病;混合感染;診治
[中圖分類號] S858.2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10-104-2
豬弓形蟲病是由剛地弓形蟲感染豬群所引起的寄生蟲病,豬群感染該病主要表現高熱、呼吸困難及繁殖母豬流產、死胎等癥狀。同時,該病是重要人畜共患行寄生蟲病之一,對家畜與人類健康威脅極大[1]。不同發育階段豬群感染該病的臨床癥狀具有較大差異,其中患病仔豬表現為腹瀉、嘔吐及角弓反張、轉圈等神經癥狀,且死亡率較高;母豬和公豬出現繁殖障礙;育肥豬出現呼吸癥狀,但死亡率較低[2]。
1 臨床癥狀
2019年3—5月,河南省清豐縣某養殖場豬群持續性發病。目前,該豬場存欄182頭生豬,其中繁殖母豬16頭、種公豬1頭、保育豬53頭、仔豬112頭。該豬場由于建址較為偏遠,豬群未免疫接種相關疫苗(藍耳、偽狂及豬瘟等)。2019年以來,部分母豬出現流產、死胎等情況,生產6窩,共70頭仔豬存活。但2周內死亡仔豬共36頭,死亡率高達51.4%。
通過觀察發病豬群臨床癥狀發現,繁殖母豬體溫升高至41 ℃以上,精神萎靡、目光呆滯,呼吸急促,呈腹式或犬坐式呼吸,有流產、死胎經歷的豬群體溫升高、糞便呈球狀顆粒,部分病豬發病后數日出現神經癥狀,后肢麻痹;種公豬睪丸萎縮;8~30 kg的仔豬發病尤為嚴重,仔豬嘔吐、腹瀉、糞便為水樣狀,多呈急性經過,部分發病嚴重豬群體溫升高至41.5~42.0 ℃,表現出較明顯的神經癥狀,如昏睡、共濟失調、尖叫、轉圈或無目的后退等,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有的病豬耐過急性期而轉為慢性,外觀癥狀消失,僅食欲和精神稍差,最后變為僵豬。
2 病理變化
對即將死亡的仔豬進行剖解,觀察病理變化。發現患病仔豬皮膚不同部位出現紅色斑塊;腹股溝與頜下淋巴結腫大,充血,扁桃體壞死;肝臟腫大,表面有針尖狀至黃豆大小的壞死灶;腎臟表面有針尖狀出血點;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切面呈大理石狀;空腸與小腸黏膜出血性糜爛;腦膜出血或充血等。
3 實驗室診斷
3.1 血清學檢測
根據患病豬群臨床癥狀及病理變化,采集患病仔豬與繁殖母豬血液樣品各3份,經過處理后獲得血清,采用ELISA檢測試劑盒對血清樣品中豬偽狂犬病(PRV-gE蛋白)、豬圓環病、豬瘟病、豬藍耳病、豬流行性腹瀉及弓形蟲抗體分別進行檢測。其檢測結果如表1所示,6頭豬均檢測為偽狂犬病血清抗體陽性,3頭豬檢測為弓形蟲血清抗體陽性,其他病原(豬圓環、豬瘟、藍耳病及流行性腹瀉)均為陰性。由于該豬場未對豬群免疫接種以上疫苗,故在血清檢測到以上病原抗體即可判定該豬群感染野毒,因此該豬場存在豬偽狂犬病毒和弓形蟲混合感染。
3.2 細菌分離鑒定
無菌采集發病仔豬淋巴結、肺臟及肝臟等組織器官,放置于超凈工作臺,用高溫灼燒的手術刀和眼科剪切開表面組織,用接種環蘸取深處組織液,分別接種于鮮血瓊脂培養基和普通瓊脂培養基,標記后分別放置在37 ℃恒溫箱內培養,于24~36 h查看培養基表面是否存在菌落,并對菌落形態進行觀察。結果發現,培養基表面無菌落生長情況,判定豬群未感染細菌性疾病。
4 防治措施
弓形蟲感染豬群可導致弓形蟲病,其終末宿主為貓,弓形蟲成蟲隨糞便排出體外,感染性蟲卵污染飼料或水源,豬群吞食含有蟲卵的飼料或飲水后感染該病,目前治療弓形蟲病主要使用磺胺類藥物。根據弓形蟲與偽狂犬病毒的流行特征,制訂以下防控措施:對發病豬群與假定健康豬群進行隔離,對瀕臨死亡豬群處死并進行無害化處理;對所有豬群緊急免疫接種偽狂犬病弱毒疫苗(HB-98株),接種后第3周進行重復接種;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磺胺類藥粉,每日飼喂2次,連續用藥7 d;對全場進行衛生打掃,用漂白粉或甲醛進行消毒處理;對豬場豢養的貓進行清除,同時防止野貓進入豬場,設置捕鼠夾等滅鼠裝置,嚴禁貓、鼠及其排泄物污染飼料;在飼料中添加電解多維與黃芪多糖等添加物,旨在提高豬群抗病力。實施該程序3周后回訪,該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5 討論
弓形蟲為重要人畜共患性寄生蟲,可感染多種宿主,包括犬、貓、老鼠和豬。為有效防控弓形蟲病,養殖場禁止飼養犬、貓等動物,同時展開滅鼠工作,從而切斷弓形蟲的傳播途徑[4]。偽狂犬病毒在我國分布廣泛,得益于相關疫苗的推廣與應用。目前,偽狂犬病在豬場的發病率較低,但豬群帶毒率仍居高不下,許多養殖戶選擇不免疫接種偽狂犬疫苗,導致豬群發病的案例很多。因此,及時對豬群接種偽狂犬病毒疫苗是必要的。同時,提高豬群飼養管理水平也是防控疫病發生的主要措施。
參考文獻
[1]趙桂華,姚營營,徐超,等.剛地弓形蟲在終末宿主階段的研究進展[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9(6):742-744.
[2]侯強紅,堯國民,舒鳴,等.一例疑似豬偽狂犬病的診斷與分析[J].畜禽業,2019(7):10-11.
[3]劉國信.豬偽狂犬病、圓環病毒病與弓形體病混合感染的診治報告[J].廣東飼料,2018(9):52-54.
[4]蘇海瑩,楊淑君,彭鴻娟,等.弓形蟲病臨床誤診現狀分析[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2019(3):34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