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見鋒
(上海虹源盛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上海 201106)
我國早在兩千多年前已經開始有系統的建設管理過程,明朝北京故宮工程、江南私家園林等仍舊為后世帶來遐想,名垂史冊的工程項目管理實踐活動也成就了我國第一本園林藝術理論專著《園治》,其中 “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奠定了園林設計中的造園境界,這份精神促使園林景觀設計與造園施工在表達與呈現上的一脈相承。
1949年以來,城市化進程速度加快,基建全面展開,公共建筑,交通設施等如雨后春筍拔地而起,2019年,全國基建投資(不含電力等)增長3.8%,第四季度基建投資總額為4.32萬億(數據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與之配套的景觀項目也隨之而來,景觀項目管理日趨完善成熟。
一個完整的項目周期主要包括策劃階段、設計階段、施工階段、交付階段,其中設計與施工階段最為關鍵,而設計是整個項目的靈魂所在,直接影響整個項目的投資目標、質量目標和進度目標的實現。
前期策劃是確定項目目標,要利用科學的經濟論證手段,使整個項目建立在合理、堅實、可持續的基礎上,任務是解決問題的期望,將總體目標拆解成各階段目標,編制完整的項目任務書和投資預算表。甲方或項目管理方委托設計方開展設計階段工作,設計階段分為設計前準備階段和設計階段,其中設計階段包括概念方案設計、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和設計服務,設計階段是將策劃中項目目標進行落實細化的過程。項目的施工階段將設計圖紙內容變為實際事物,最終呈現設計的核心價值。交付階段是指項目完工后根據項目定義和策劃階段提出的項目目標,計劃、設計階段所提出的各種項目成果和要求,全面檢驗后交付項目業主或用戶。
園林景觀項目管理屬于項目管理中的一大分支,綜合性高,周期較長,涉及專業繁多,其中設計階段是對策劃的任務分解、落實,對施工的最終效果有極為重要的指導作用。施工階段需要理解設計目標,制定詳細的施工方案。這兩個階段是整個項目周期中將目標逐步實現化的過程,兩者在項目管理中需要緊密結合,才能促使效果圖、藍圖變為現實。園林景觀項目開發流程見圖1。
圖1 園林景觀項目開發流程
園林景觀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受到包括當地政策法規、設計規范、氣候條件、地質條件、水文條件及銷售市場、成本市場等影響因素,這些因素會伴隨項目的全過程,其中對設計、施工階段影響最大。
景觀設計從概念到詳細設計,從總體到分期實施,從遠期目標到近期成果,每個階段都在不斷地進行修正和細化。景觀施工難度較大,景觀設計含藝術化的成分,是一個包含生命的有機體,如何將設計落地,體現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需要施工反饋與溝通的管理協調。
后期施工與前期園林景觀設計有著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關系,這種聯動關系推動圖紙、成本、進度、質量、效果、安全這六類動態措施的貫徹落實。
景觀設計準備階段設計方對設計任務書做詳細解讀研究,進行現場考察,了解當地水文地貌,風俗習慣,考慮園林景觀建設的可行性和實用性。在設計階段,每項成果項目管理方需要與設計方不斷溝通調整,逐步完善。景觀施工圖是景觀設計與施工的橋梁,是施工質量控制的重要前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施工進展。在項目管理中要加強對施工圖的管理,為了避免出現施工圖紙和實際發生偏離的情況減少不必要的變更。
項目管理中,圖紙是根本,所有的問題都是圍繞圖紙展開,不斷結合實際,控制設計變更,加強圖紙的動態管理,有利于整個項目的進度、質量、安全目標的完成。
決策之初,景觀項目單位投資造價確定,設計與施工都應遵守并保有余量。后續的材料價格波動、變更等都應在單位造價控制范圍內。
在項目管理過程中,由于政策法規變化導致的設計問題應該及時與設計院聯系調整,設計變更發生時間越早,損失越??;由于市場經濟行情變化導致原材料,半成品價格變化,需要及時和設計方溝通,在保證成本、質量、使用效果和安全的情況下采取更換材料或是減少使用量的辦法;需要制定嚴格細致的圖紙深度審查要求或者委托相關有經驗的單位、專家參與圖紙會審,加強圖紙管理。
對外政策法規、市場行情的響應要保證速度,對內要加強對設計圖紙的管理,內外兼修,控制成本是項目執行下去的關鍵。
以園林景觀項目為例,項目管理方需要對各種情況進行研究、調整、預測,同時制定相關的應急預案和進度計劃。進度計劃實質上是一種主動措施,預先制定各項工作的進度安排,確定關鍵線路,通過追蹤檢查,進行目標的分析和論證。當某項關鍵工作出現延誤,平行資源組織調配,如:從非關鍵工作中調配班組,增加人員投入,同時要控制在非關鍵工作的自由時間內;物資進場的延誤,如遇周期性臺風、暴雨等不可抗力,應該在項目初期擬定訂購采購計劃時避開季節性氣候期,保證各項工作能在總工期內順利進行。
景觀設計方需要有質量保證體系和各級設計人員資格,檢查各專業設計成果,完成施工圖紙審查、交底等各項工作。施工現場建立全質量施工保證體系,對現場材料、半成品要有檢驗檢測要求,管理保存方案,事前技術方案交底,事中多方驗收,事后維修保養。項目管理方需要實時監測各項施工指標,對于專項施工方案做到審核、審批、監督管理。
由于現場復雜多變,在保證整體效果的情況下隨時根據內外部條件調整景觀效果。針對主次景觀采取多方參與,設計牽頭,施工方嚴格按圖施工,完善施工工藝技術。制定嚴格的施工效果條例,感觀評定在施工過程中要實時跟蹤,階段性總結,不斷優化施工質量,提高終期效果。
安全是項目管理的根本,制定安全生產目標,進場人員接受三級安全教育,配置安全專職人員施工過程中不間斷的巡查,每天上報安全日志,提前預知危險因素,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和管理方案,在施工過程中隨著人員變化、氣象改變,及時了解對施工造成影響的形式,改變管理思路,關注管理對象和管理重點,解決動態變化中的安全隱患。
一個完整的景觀項目是復合多功能組合體,項目管理、景觀設計、施工是個多方合作協同的過程,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項目管理應該統籌安排,設計指導施工,施工優化完善設計。筆者曾參與某綜合樓廣場景觀項目,樓前中心景觀為整體高度3.2 m水景,在設計交底過程中,現場的項目經理提出將水景的高度適當拔高,有利于景觀效果,項目管理方在接收施工圖匯審報告后積極組織三方協同合作,經過現場模型試擺后整體高度調整為4.5 m,實際效果更加挺拔,空間尺寸更為合理(模型與建成后實景對比見圖2)。景觀設計師大多以理論為基礎,過往經驗為主進行設計,有些尺寸的把握,色彩的搭配反而不如現場施工專家有經驗,施工專家參與各種不同類型的園林景觀建設有深厚的體驗,其寶貴的合理意見非常值得思考與借鑒。
(a)水景設計高度3.2 m
景觀項目中植物設計是項目成功關鍵之一,現場的難點是種植,因為植物無法用統一的標準來執行,植物形態千變萬化,涉及組團的構成、前后景、主次景搭配、季相色彩設計,而往往種植施工圖表達不夠充分,缺乏重點組團植物的深化設計、重點說明,施工方難以直接從圖紙中理解設計意圖,對現場效果把控缺乏藝術美感,植物設計師需要圖紙交底初期對植物搭配原則有具體說明,在施工現場配合選苗,指導苗木種植放線、定點,與施工方共同完成植物景觀設計的二次深化。
施工方不僅僅是按圖施工的被動執行者,也應該結合過往的經驗以及新興的施工案例,多多參與到前期的設計優化中去,雙方都在項目中不斷的學習探索,總結經驗,出現問題,共同解決,達到動態平衡,雙贏的局面。
景觀工程項目管理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貫穿整個項目過程,涉及部門多、人員多、專業多,需要專業團隊支撐。管理是一個發展、積累、完善的過程,實施全過程動態管理,完善各專業的協同工作機制,推進管理的有機成長,為優質的生活環境、城市建設的可持續,地域生態人文的建設做出貢獻。
[ID:01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