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云

小白是一個白白胖胖的男生,家境好,腦袋靈活,但是由于家庭環境的影響和父母的溺愛,他非常暴力,與同學相處,一言不合就拳腳相向。為此,他的父母不知給同學、家長賠了多少禮,道了多少歉。當然,他自己也挨了很多打,可他依舊我行我素,好了傷疤忘了痛。
給小白調座位是一件非常讓人頭疼的事情。安排男生和他同桌,他就拉著男生一塊兒玩,上課做小動作、講話,不得安寧。讓女生跟他做同桌,那就更不得了。仗著自己又胖又壯,他經常扯女生的頭發,搶女生的東西,看到喜歡的東西直接把名字一改,塞進自己的書包,即使被女同桌發現,也能面不改色心不跳地一口咬定那就是白己的東西,還經常威脅恐嚇女生。無奈之下,我只能應家長的要求,讓他一個人坐。可是,我實在是低估了他的影響力,即使一個人坐,以他為中心的周邊同學都無一例外被他“熱情問候”。找他談話,與他的父母溝通,都收效甚微,我感覺自己已無計可施。
又到了座位輪換日,小白的座位也該動動了,但我還沒有明確的方案,不知怎么給他安排。自習課上,學生都在寫作業,我突然靈光一閃,要不我在班上來一個民意調查,看誰愿意跟小白坐,如果沒人舉手,正好可以讓小白知道自己在同學心目中的形象是怎樣的,以此來告誡他,要好好表現才能有同桌。
于是,我試探性地詢問全班學生:“有同學愿意跟小白坐嗎?愿意的請舉手!”我的話打破了教室里的安靜,孩子們抬起頭驚訝地看著我。我掃視全班,看有沒有人舉手。小白也四處張望,檢測他的人氣。我暗自想:臭小子,你還望,就你這個淘氣樣,肯定不會有人愿意跟你坐的,你就繼續一個人老老實實地待著吧。
可就在這時,出乎我意料的事情發生了。小宇、小軒、小晨3個小男生高高地舉起了自己的小手,表示他們愿意跟小白坐。我心里一陣納悶:他們知道我在說什么嗎?他們聽清楚了我說的話嗎?于是,我又在班上問了一遍:“有人愿意跟小白做同桌嗎?愿意的請舉手。”話音剛落,這3雙小手再一次不約而同地舉起來了。我很好奇,先問小宇:“你為什么愿意跟小白坐呢?”“因為他是我幼兒園的同學,我們有幾年的同學情,所以我愿意跟他坐。”“小軒,那你呢?”“他和我在一個興趣班學習跆拳道,我們的感情不錯,所以我愿意跟他坐。”到小晨了,他說:“我想幫他,幫助他變得更好!”
原來孩子們的理由這么簡單,這么純粹,他們的喜歡和討厭不是一對不可轉換的矛盾。這就是童心,是最真摯最單純的美好。一瞬間,我覺得既慚愧又溫暖,我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去理解和體諒他們,甚至差點忘記我們曾經也是孩子。孩子的世界有自己的規則,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放下身段,熟悉規則,和他們融為一體,以童心喚同心,這樣的教育才真的稱得上是一種幸福。
(本文系湖北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基于五行教育理念下小學德育模式的實踐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2016JB367。)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光谷第五小學)
責任編輯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