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偉
白露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是由悶熱轉向涼爽的轉折點。進入白露節氣后,往往會帶來一定范圍的降溫。
我國民間在白露節氣有“收清露”的習俗,據《本草綱目》記載:“秋露繁時,以盤收取,煎如飴,令人延年不饑”。“百草頭上秋露,未唏時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輕不饑,肌肉悅澤”。
福建省福州市有個傳統習俗叫做“白露必吃龍眼”。據說,在白露這一天食用龍眼有補益身體的效果。
除了吃龍眼的習俗外,民間還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白露時節正是茶樹生長的好時候。愛喝茶的南京人都十分喜愛白露茶,此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也不像夏茶那樣干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的清香味。
除此之外,在白露節氣飲菊花茶、吃紅薯都是不錯的飲食習慣。菊花可以祛燥潤喉、生津明目,老年人秋季可適當飲用菊花茶,從而達到祛火潤肺的目的。紅薯被評價為餐桌上的最佳食物,具有防止便秘、減肥的功效。紅薯含有蛋白質、淀粉、果膠、纖維素、氨基酸、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有“長壽食品”之稱。
紅薯中含有60%-80%的水分、10%-30%的淀粉、5%左右的糖分以及少量蛋白質、油脂、纖維素、果膠、灰分等。紅薯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并且其中的蛋白質組成較為合理,其氨基酸含量高。
秋分
在嶺南地區,有秋分吃秋菜”的習俗。秋菜是一種野莧菜,人們稱之為“秋碧蒿”。每逢秋分,人們便會去采摘秋菜,采回的秋菜與魚片“滾湯”,名為“秋湯”。
秋分時節,飲食上要特別注意預防秋燥。秋分的“燥”與白露的“燥”有所不同。秋分的“燥”是涼燥,白露的“燥”是“溫燥”。秋分時節可以多食溫潤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還可以適當食用一些辛味、酸味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如白蘿卜、胡蘿卜。秋天上市的果蔬如藕、荸薺、甘蔗、山楂、蘋果、葡萄、百合、銀耳、柿子等都是調養佳品。
銀耳具有強精、補腎、潤腸、益胃、和血、強心、壯身、補腦、提神的效果,還能夠提高肝臟解毒能力,保護肝臟功能。另一方面,銀耳還能增強機體抗腫瘤的免疫能力,增強腫瘤患者對放療、化療的耐受力。
銀耳所含化學成分較為復雜,初步分析證明,銀耳中含蛋白質6.7%-10%、碳水化合物65%-71.2%、脂肪0.6%-12.8%、粗纖維2.4%-2.75%、無機鹽4.0%-5.4%、水分15.2%-18.76%及少量維生素B類。銀耳的蛋白質中含有亮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脯氨酸、賴氨酸、天門冬氨酸等17種氨基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脯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