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科區塊鏈
9月14日,央行副行長范一飛在金融時報發布《關于數字人民幣M0定位的政策含義分析》一文。
文章稱,數字人民幣主要定位于M0(流通中的現金),是法定貨幣的數字化形態。數字人民幣不計付利息,具有非盈利性,追求的是社會效益和社會福利最大化。因此,人民銀行對數字人民幣執行與現金一致的免費策略。
消息一出,網友們瞬間開始沸騰了。
“余額寶、零錢通都有利息,我憑什么放到你那里?”
“既然都不算利息,那我還是選擇用支付寶和微信好了。”
“從區塊鏈的角度看倒也合理,沒見過比特幣放在那里還能生小比特幣的。”
“現階段要解決的是有沒有錢,而不是紙幣還是數字人民幣的問題……”
央行數字貨幣為何如此火熱?其和支付寶、微信的區別究竟在哪?數字貨幣時代的到來將會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為什么今年以來中國數字貨幣研發步伐加速?
關于中國版數字貨幣,你需要知道的八個知識點。
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即中國版數字貨幣項目,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是中國人民銀行研究中的法定數字貨幣,也就是所謂的“數字人民幣”。其和紙幣一樣,是國家法定貨幣,由國家信用背書。
數字人民幣需遵守《中國人民銀行法》、《人民幣管理條例》等與現鈔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按照人民幣的法償性規定,以數字人民幣支付我國境內一切公共和私人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在具備接收條件的情況下不得拒收。
今年8月15日,一博主在視頻曝光星巴克拒絕其硬幣支付。此事在網上引發熱議,星巴克雖然做出回應稱疫情期間鼓勵使用無接觸電子支付,但該借口顯然站不住腳。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第二條規定,人民幣是指中國人民銀行依法發行的貨幣,包括紙幣和硬幣。具備法償性,任何人不得拒收。所以按照人民幣管理條例,星巴克的這個門店已經構成違法行為,相關部門也會給予一定的懲戒。
文章指出,從M0的費用體系看,數字人民幣是央行向公眾提供的公共產品,不計付利息,央行也不對兌換流通等服務收費。
換言之,數字人民幣取代的是現金,而放在家里或者揣在口袋里的錢是不會產生利息的,所以當用戶把錢轉到數字人民幣錢包之后,也不會有任何利息產生。
再給大家舉個例子,當你去超市購物,問能否使用支付寶、微信或者銀行卡時,店家會說:“不好意思,我們只支持現金。”
這樣一來,無論你在線上付給他多少錢,他都不會把東西賣給你,你也沒轍。但數字人民幣不一樣,其地位和現金一樣,任何商家都不得拒收。
這點是支付寶、微信無法比擬的。
文章指出,支付寶和微信是以商業銀行存款貨幣為基礎的電子支付工具。其在應用場景覆蓋面、普惠金融、支付效率、用戶隱私保護和匿名支付等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簡而言之,在一些金融服務覆蓋不足的地方,公眾對現金的依賴度依然很高,對獲得和使用數字化的央行貨幣有現實需求和期待。而現金的管理成本很高,而且還會涉及到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
支付寶和微信等電子支付對網絡要求比較高,一旦沒網絡,是沒法完成支付的,但數字人民幣不一樣。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曾描繪這樣的使用場景:只要你我手機上都有數字人民幣的數字錢包,那連網絡都不需要,只要手機有電,兩個手機碰一碰,就能把一個人數字錢包里的數字貨幣轉給另一個人。
眾所周知,現金具有匿名、不可追蹤的特點,通常為一些貪污腐敗、偷稅漏稅、毒品交易、洗黑錢等犯罪行為提供便利,不僅破壞金融穩定,嚴重的還危及國家安全。
有了數字人民幣,這些問題或多或少可以規避或者預防。
范一飛指出,數字人民幣采取可控匿名機制,人民銀行掌握全量信息,可以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分析交易數據和資金流向,防范打擊洗錢、恐怖融資和逃稅等違法犯罪行為,有效維護金融穩定。
人民銀行不直接對公眾發行和兌換央行數字貨幣,而是先把數字人民幣兌換給指定的運營機構,比如商業銀行或者其他商業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運營機構需要向人民銀行繳納100%準備金,這就是1∶1的兌換過程。
這種雙層運營體系和紙鈔發行基本一樣,因此不會對現有金融體系產生大的影響,也不會對實體經濟或者金融穩定產生大的影響。
比如近期建行就曾對數字貨幣功能進行測試,用戶開通數字人民幣錢包后,把銀行的錢轉入數字貨幣錢包,進而用來收付款。
今年5月,央行行長易綱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數字人民幣試點測試還只是研發過程中的常規性工作,并不意味數字人民幣正式落地發行,何時正式推出尚沒有時間表。
今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也表示,目前,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正遵循“穩步、安全、可控、創新、實用”原則,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以及未來的冬奧會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以檢驗理論可靠性、系統穩定性、功能可用性、流程便捷性、場景適用性和風險可控性。
近日,證券時報報道,“工農中建”四大行深圳分行的部分員工已經收到邀請碼參與內測,不過由于落地場景有限,測試內容僅限于下載、注冊、兌換、轉賬等基礎功能。
另外,深圳部分機構內部目前正在以數字貨幣進行黨費、工會費用的繳納。
此前,蘇州部分公務員已領取到用數字貨幣形式發放的部分工資;在雄安新區,麥當勞等19家公司已開始試點數字貨幣。
由此可見,盡管央行對數字貨幣推出的時間沒有明確表示,但不可否認,數字貨幣時代已經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向我們走來了。
從茹毛飲血的遠古時代到現代文明的今天,人類經歷了以物易物到一般等價物、從貴金屬到紙幣的演變。貨幣經歷了數千年漫長的迭代和淘汰,才形成了今天非常便捷易流通的紙幣。
但是不得不說,紙幣本身也具備一些缺陷,例如增發導致的通脹、美元主導下的霸權主義、非國家信用背書下的支付安全等等,法定數字貨幣的出現或許真的有可能改變這一現狀。
有人說,數字貨幣是人類貨幣史的一次革命性嘗試,未來國際間金融格局或將被重塑,DC/EP有望像“圓形方孔錢、交子”一樣寫入歷史。
可對于這樣一場即將到來的革命,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