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重倉中國”是我做投資的初心。高瓴創辦之初,在海外募資打出的第一個口號就是:“中國正在崛起,高速列車正在離站,請立即上車。”盡管應者寥寥,但我們始終堅持自己的理念。
對中國而言,制造業不僅僅是立國之本,也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評估基準。在我看來,真正的“重倉中國”,就是要幫助中國制造業更好更快地實現轉型升級,真正地在產業中提升數字化、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幫助中國制造業占據價值鏈的最高端。
以投資格力電器為例,2019年,高瓴參與格力電器股權轉讓交易,這場重大的交易對于格力電器、國資混改以及中國先進制造業來說,都有著長遠的影響。其實,高瓴在成立的第二年,就發現了格力電器的潛力。
作為中國制造業的一張名片,格力電器在家用空調市場的占有率和產銷量多年保持第一。更加令人信服的是,格力電器管理團隊始終兢兢業業,對尊重市場規律、尊重價值創造規律的理解足夠深遠。
“商界鐵娘子”董明珠是我尤為欽佩的企業家。1990年進入格力后,董明珠從一名銷售員做起,其后屢擔重任,帶領格力在競爭最為激烈的白色家電市場中殺出重圍。凡做企業,幾乎很難不受到各種限制或阻礙,但董明珠堅持“不能讓格力受任何傷害”這個核心準則,把企業當作自己的孩子,鞠躬盡瘁,做到心居其正。這種義無反顧的企業家精神,反而能夠打破迂腐的行業慣例,成就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發展的行業新準則。
所以,我們秉持著“一旦發現優秀的公司,就長期支持”的原則,對格力電器的支持長達十幾年之久,而且還會更久。
2019年4月,格力電器控股股東格力集團通過公開征集受讓方的形式,協議轉讓其持有的格力電器總股本的15%股權。消息一經放出,就吸引了眾多投資人,畢竟這場交易的意義不僅限于它是價值400億元以上的巨額交易,是A股市場上最重要的交易之一,而且在某種意義上,它承載著一個時代和一個產業的歷史。
其實,無論是對于企業還是個人,時代都是最大的恩賜。伴隨著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掀起的工業化浪潮,百萬移民來到珠江三角洲,格力電器就誕生于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珠海。
從長遠看,中國制造業不應是簡單的生產制造,中國制造業在未來必須完整掌握高知識密度、高附加值、高影響力的價值環節,從生產要素的維度重構產業組合,掌握核心的設計、核心的技術、核心的品牌資源,才能擺脫產業鏈底端的被動性,躍升到產業鏈的高端。高瓴參與到這場交易之中,正是因為我們從格力電器身上看到了這種可能性。
高瓴在先進制造領域的投資案例有很多,但每一次投資選擇的著眼點都是異常清晰的—在未來產業互聯網、信息技術、先進科技與傳統產業快速融合的時間窗口,把握制造業升級的脈動,理解產業鏈底層的創新潛能,擁抱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