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松 ,秦國杰 ,王 君 ,王 晉 ,薄 偉 ,柯曉煒
(1.山西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山西太原030031;2.太原市動物園,山西太原030009)
園林植物在城市園林空間營造過程中,不僅是園林景觀藝術的有效載體,也在人居生態環境方面發揮著保障作用。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推進,在合理利用園林植物生態價值、觀賞價值的基礎上,充分挖掘園林植物種質資源,開發利用園林植物藥用、食用、蜜源等經濟價值[1-4],是創新開展園林植物培育及應用的重要研究方向。太原市園林植物的篩選和應用的出發點很大程度上是其美學和生態學,未見有經濟價值的開發利用研究。
本研究以太原市為例,總結城區常見園林植物資源的種類,對園林植物經濟價值及開發利用的多樣性進行系統歸納,探討太原市園林植物資源開發利用的原則,并提出合理化建議,以期為太原市園林植物資源的功能開發和可持續利用提供科學依據和參考。
太原市位于北緯 37°27′~38°25′,東經 111°30′~113°09′,城區海拔 753~2 659.8 m,在園林綠化樹種區劃中屬于暖溫帶綠化區,地帶性植物為暖溫帶季風落葉闊葉林,年平均氣溫為9.5℃,全年日照時數為2 550~2 870 h,年平均降雨量456 mm,平均無霜凍期約為182 d[5-8]。截至2019年,全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達到15 617 hm2,園林綠地面積為13 788 hm2,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為43.38%,綠地率為38.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為12.78 m2[9]。
試驗于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結合太原城區綠地園林植物應用情況,采用3種方法進行調查分析。
1.2.1 實地調查法 對太原市城區具有代表性的公園綠地、道路綠地、居住區綠地、附屬綠地等共12個樣地的常見園林植物進行調查鑒定,并記錄植物應用情況。調查地點包括文瀛公園、墨藝苑、動物園、長風街、龍城大街、迎澤大街、麗華苑小區、海棠家園小區、北張小區、山西農業大學(龍城校區)、山西大學、太原火車南站廣場。
1.2.2 訪問調查法 對園林從業人員采用訪談等方式進行咨詢調查,了解城區園林植物應用情況。
1.2.3 查閱文獻法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確定植物的經濟價值和開發利用途徑。
初步查明,太原市城區園林植物應用品種數量有300余種[10-12],結合調查結果,常見園林植物歸屬63科113屬167種,其中,喬木類植物23科30屬51種,分別占常見園林植物科、屬、種的36.51%、26.55%和30.54%;小喬木及灌木類植物22科39屬56種,分別占常用園林植物科、屬、種的34.92%、34.51%和33.53%;藤本類植物3科4屬5種,分別占常用園林植物科、屬、種的4.76%、3.54%和2.99%;草本類植物29科46屬55種,分別占常用園林植物科、屬、種的46.03%、40.71%和32.93%(表1)。

表1 太原市城區常見園林植物種類構成統計
通過初步統計,太原市城區常見園林植物按照 開發利用形式和經濟價值可劃分為8個類群(表2)。

表2 經濟植物類群統計
2.1.1 藥用植物 藥用植物指醫學上用于防病、治病的植物,其植株的全部或一部分供藥用或作為制藥工業的原料。太原市城區常見園林植物中藥用植物種類最多,初步統計有31科58屬65種,分別占常見園林植物科、屬、種的49.21%、51.33%、38.92%。常見的藥用植物中,按照藥用植物的利用部位劃分,全草株類入藥的主要有三葉草(Trifolium repens)、八寶景天(Hylotelephium spectabile)、波斯菊(Cosmos bipinnatus)等;根類入藥的有垂柳(Salix babylonica)、迎春花(Jasminum nudiflorum)、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等;皮類入藥的植物有側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珍珠梅(Sorbaria sorbifolia)、紫藤(Wisteria sinensis)等;莖木類入藥的有國槐(Styphnolobium japonicum)、紫葉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Atropurpurea')、五葉地錦(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等;葉類入藥的有白蠟(Fraxinus chinensis)、黃櫨(Cotinus coggygria)、金葉女貞(Ligustrum×vicaryi)等;花類入藥的有香花槐(Robinia pseudoacacia'Idaho')、紫丁香(Syringa oblata)、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等;果實類入藥的有銀杏(Ginkgo biloba)、連翹(Forsythia suspensa)、碧桃(Prunus persica)等。
2.1.2 食用植物 食用植物指直接或間接為人類食用的植物。太原市城區常見園林植物中可食用植物種類初步統計有14科20屬24種,分別占常見園林植物科、屬、種的 22.22%、17.70%、14.37%,可食用主要部位為花、葉或果實,如花可食用的有國槐、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紫藤等;葉可食用的有香椿(Toona sinensis)、三七景天(Phedimus aizoon)等;果實可食用的有銀杏、棗樹(Ziziphus jujuba)、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等。
2.1.3 鞣料植物 鞣料植物指能制栲膠的富含單寧的植物。太原市城區常見園林植物中鞣料植物種類初步統計有4科6屬7種,分別占常見園林植物科、屬、種的6.35%、5.31%、4.19%,且全部為喬木類植物,如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欒樹(Koelreuteria paniculata)、毛白楊(Populus tomentosa)、火炬(Rhus typhina)、黃櫨等,這些植物的樹皮含有鞣質,可提取栲膠。
2.1.4 芳香油植物 芳香油植物指可供提取芳香油的植物。太原市城區常見園林植物中芳香油植物種類初步統計有4科4屬5種,分別占常見園林植物科、屬、種的6.35%、3.54%、2.99%。這類植物主要有油松、塔檜(Juniperus chinensis'Pyramidalis')、樟子松、黃櫨、金銀木(Lonicera maackii)等。
2.1.5 用材植物 用材植物指可以收獲生產生活所需木材的樹種。太原市城區常見園林植物中用材植物種類初步統計有12科19屬22種,分別占常見園林植物科、屬、種的19.05%、16.81%、13.17%,主要以油松、國槐、香花槐、毛白楊、欒樹等喬木植物為主。
2.1.6 蜜源植物 蜜源植物指供蜜蜂采集花蜜和花粉的植物。太原市城區常見園林植物中蜜源植物種類也比較多,初步統計有27科50屬61種,分別占常見園林植物科、屬、種的42.86%、44.25%、36.53%。常見的喬木類植物有17種,如國槐、垂柳、棗樹;小喬木及灌木植物有21種,如紫丁香、連翹、貼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等;藤本植物有 3種,如紫藤、葡萄(Vitis vinifera)、五葉地錦等;草本植物有17種,如苜蓿(Medicago sativa)、桔梗、萱草(Hemerocallis fulva)等。在太原市國槐和棗樹種植數量較多,槐花蜜和棗花蜜深受消費者喜愛。
2.1.7 油料植物 油料植物指能貯藏植物油脂的植物。太原市城區常見園林植物中油料植物種類初步統計有6科7屬7種,分別占常見園林植物科、屬、種的9.52%、6.19%、4.19%,主要為喬灌木植物品種,如塔檜、皂莢(Gleditsia sinensis)、火炬、國槐、金銀木等。
2.1.8 飼用植物 飼用植物指能夠為家畜放牧采食或人工收獲(加工)后用來飼喂家畜的植物。太原市城區常見園林植物中飼用植物種類初步統計有4科9屬11種,分別占常見園林植物科、屬、種的6.35%、7.96%、6.59%,主要有國槐、香花槐、毛白楊、三葉草、苜蓿等。
2.2.1 園林植物的主體功能制約了經濟價值的開發利用 園林植物在城市中主要發揮美化城市環境的景觀功能[13-16],同時起到調節城市生態氣候[17-18]、減少城市噪聲[19-20]、緩解城市空氣污染[21-22]、促進小型生態系統構建[23]等生態功能,其主體功能影響了經濟價值的開發利用。
2.2.2 園林植物的空間分布制約了經濟價值的開發利用 由于園林植物品種的選擇應用會根據不同綠地的功能需求進行配置[24],相對于農業植被的種植方式和自然植被的分布特點,城市園林植物主要的分布空間,如在公園、高校、小區、道路等城區綠地,具有植物配置方式多樣化[25]、單位面積植物群落的物種多樣化、單一植物品種種植面積較小等特點,較難實現開發和利用的規模效益。
2.2.3 園林植物的生長環境制約了經濟價值的開發利用 受城市活動影響,城市空氣、水體、土壤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問題,城區園林植物則不斷滯納、吸收、轉化城市污染物[26-27],在有別于自然植被和農業植被的生長環境制約下,植物經濟價值的開發和利用難度進一步加大。
園林植物經濟價值的開發利用應綜合發揮植物資源優勢,充分考慮種植空間優勢和環境優勢,在實現種植區域化、規模化基礎上,開展有效的開發利用。本研究調查發現,太原市城區園林植物根據不同綠地的功能需求,呈現出不同的配置模式,大多數樣地植物種類、數量分布不一。因此,應選擇適合的種植區域對園林植物經濟價值進行開發利用,城市邊緣的郊野地區范圍廣大,且環境一般較好,可以給植物種植提供相對集中的分布空間,便于開展大面積的規模化種植,有利于園林植物經濟價值的開發和利用。
為緊密配合山西省實施綠化、彩化、財化融合的發展要求,在太原市生態園林城市建設過程中,園林植物的選擇應用應盡可能實現城市園林景觀效益、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有效結合。本研究調查發現,太原市城區園林植物資源種類豐富,經濟價值開發利用形式多樣,有的園林植物集多種價值于一身,用途廣泛。因此,可篩選適合的植物品種開展經濟價值的開發利用,重點對觀賞價值高、生態效益好,且有較高食用、藥用等經濟用途的復合功能型園林植物進行篩選,并開展有計劃的種質資源培育和研究,科學開發利用園林植物的經濟價值。
園林植物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應堅持生態、景觀效益主導原則,在保障植物發揮景觀功能和生態功能前提下,綜合考慮植物的經濟價值,科學合理地進行開發和利用,使之產生最大的效益。因此,應結合城市的發展需求開展經濟價值的開發利用,針對太原市創建生態園林城市的需要,可在城市近郊地區的都市農業園區、大型苗圃的發展建設中選擇具有復合功能的園林植物品種,將兼具觀賞性、生態性、經濟性的植物作為生產對象或主要種植品種,實現綜合價值的最大化、最優化,促進城郊綠地與城區園林綠地功能的有機結合,構建城市美化綠化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