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小迷糊:我的爸爸媽媽最近關系不好,媽媽好像特別煩爸爸,沒講兩句聲音就大了,常說爸爸這個不行、那個不行,讓人覺得爸爸一無是處。爸爸為此每天都唉聲嘆氣的,以前他可不是這樣的。我并不覺得爸爸很差,我要怎么做才能讓爸爸變得自信呢?怎樣才能讓媽媽改變態度呢?
2 天上地下:面對這種情況,我覺得你的態度很關鍵。你相信爸爸不差的話,就不要聽媽媽的抱怨,并把自己發現的爸爸的好告訴媽媽和爸爸,這樣一方面可以緩解媽媽的心情,另一方面能幫助爸爸重拾信心。
3 我愛運動:誰還沒個煩心的時候呢?大人們心煩時都會發些牢騷、生些抱怨的。我覺得,大人們感情上的事情,你還是不要參與為好,畢竟大人們都是有理智的成年人,等一段時間他們自然會調整好的。
4 逍遙過客:我覺得“我愛運動”說的不對,我們年紀雖小,但也是家庭的一分子,理應為家庭和諧做出努力。我覺得你需分兩步走:第一,安慰爸爸,鼓勵爸爸,挖掘爸爸的閃光點,讓他找回自信;第二,弄清媽媽生爸爸氣的原因,對癥下藥,解決問題。
5 山野牧人:你聽說過更年期嗎?我聽說,進入更年期后,人的性情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若是這樣,你要安撫好媽媽的心情,做事先順著她,解決起來就容易多了。比如,你們可以聊聊當年媽媽怎么會和爸爸相愛等事,從中找出爸爸的閃光點,在美好的回憶中修復媽媽對爸爸的感情。
KL 小編“小小迷糊”的媽媽,其實沒做到“別在孩子面前說配偶壞話”這一點。在每一個孩子心中,自己的爸爸媽媽其實都是最好的爸爸媽媽。也正因為這樣,小朋友們在聽到別人說自己的爸爸或媽媽的壞話時,心里的第一感覺就是不認同,甚至給予反擊。然而,當這個“別人”是父母中的另一方時,就比較難面對了。這時候,我們首先要在心里堅定地相信,我的爸爸、媽媽依然是最好的,他們嘴里說出的“不好”,不過是氣話。
有了這種意識后,我們要去找爸爸、媽媽鬧口角的原因。原因很多,可能是爸爸媽媽中的一方做錯了事,可能是爸爸媽媽最近心情都很差,也可能是爸爸媽媽遇到了困難……找到原因后,我們要對癥下藥。“逍遙過客”提出的方法,可以試試。
小朋友們必須清楚,爸爸媽媽如果鬧矛盾了,我們千萬不要置身事外,任由其發展。人們都說孩子是家庭的“潤滑劑”,我們也應該行動起來,力所能及地幫助爸爸媽媽修復感情,為建立和諧、幸福、美滿的家庭做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