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成虎
(臨夏州人民醫院,甘肅 臨夏 731100)
小兒肺炎支原體(MP)感染在5~15歲兒童中發病率較高,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伴有咽痛、頭痛等癥狀。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起病較急,可損害全身臟器,嚴重影響患兒的身心健康[1]。MP為臨床常見的致病菌,患病后的患兒多表現為發熱、關節疼痛、血液系統發生變化、肺臟炎癥、心肌損害等系列癥狀。單純抗體檢查無法確診MP感染,需結合臨床癥狀、病原學檢查、肺部X線等多種檢查方式才能確診。常規檢查手段常與病菌、結核、細菌感染混淆,誤診率較高。因此,本研究選擇臨夏州人民醫院2019年6---12月收治的23例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為觀察組,同時選擇23例健康小兒為對照組,研究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血清檢測及臨床應用價值,現報告如下。
選擇臨夏州人民醫院2019年6---12月收治的23例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為觀察組,同時選擇23例健康小兒為對照組。觀察組:男13例,女10例,年齡20 d~13歲,平均年齡(6.89±1.75)歲。病程1 d~2周,平均病程(4.52±1.89)d。對照組:男15例,女8例,年齡30 d~15歲,平均年齡(7.52±1.63)歲。觀察組患兒符合肺炎支原體感染臨床診斷標準:以發熱、咳嗽為主要臨床表現,伴有麻疹樣或猩紅熱樣皮疹,偶見游走性關節疼痛或非特異性肌痛。肺部偶有呼吸音減弱或少許肺部濕羅音,白細胞正常或下降,伴有血沉增快。X線改變明顯,病灶呈游走性,少數可見大葉性陰影。兩組小兒家屬均了解研究過程,自愿參與研究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心血管疾病者,其他系統嚴重功能障礙影響治療者,中途退出者,家屬不同意參與研究者。兩組小兒年齡、性別等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小兒均于入院24 h后采集手指末梢血1 mL,加入提前置入枸櫞酸鈉溶液的抗凝管中,以3 000 r/min離心5 min后,取上清液,置于-20℃冷藏箱中,冷藏待用。使用邁瑞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以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測定抗MP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試劑盒購自上海酶聯生物有限公司,檢測方式按照說明書操作。滴度>1∶160有診斷意義。
或使用SERoDIA-MYCoⅡ凝集試驗測定MP水平。試劑盒購自山東濰坊康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MP陽性率判定標準:MP滴度≥1∶32。
比較兩組患兒抗MP-IgM陽性檢出率;比較不同年齡(<3歲、3~6歲、6~15歲)觀察組患兒的抗MP-IgM陽性檢出率。

觀察組的抗MP-IgM陽性檢出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抗MP-IgM陽性檢出率對比 例(%)Tab.1 Comparison of anti-MP-IgM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two groups case(%)
在<3歲的患兒中,抗MP-IgM陽性檢出率為14.3%;在3~6歲患兒中,其抗MP-IgM陽性檢出率為28.6%;在6~15歲患兒中,其抗MP-IgM陽性檢出率為57.1%。
MP為最小微生物,具有單獨的細胞結構,可獨立生活。由于小兒器官功能尚未發育成熟,感染MP后病情遷延難愈,且復發率高[2]。小兒感染MP后,有2~3周的潛伏期,起病緩慢,主要表現為乏力、咽喉疼痛、食欲不振、頭痛等癥狀。與成年人相比,小兒感染MP后,疾病危重度高,可轉為慢性肺炎或難治性肺炎,嚴重影響小兒的身心健康。因此,家長應高度重視MP感染引起的肺炎,加強對小兒臨床表現及生命體征的監測,發覺異常,及時就醫,并做好呼吸道隔離,避免傳染。毛細支氣管炎為肺炎MP感染的主要表現,患者患病后X線可見肺部明顯癥狀,多為單側病變,也可見雙側病變,以下葉為多見,少數患者可見病灶呈游走性,或呈大葉性陰影。但MP感染具有非特異性,肺部X線體征檢查無法與其他類似疾病區分,漏診、誤診率較高[3]。
MP感染的常用檢測方式有冷凝集試驗、聚合酶鏈式反應(PCR)、MP分離培養、MP特異性抗體(IgM)檢測等。既往多用細胞培養分離支原體檢測MP感染情況,但檢測方式過程繁瑣,耗時長,且檢出率低,不適用于快速診斷的需求。補體結合試驗為MP感染診斷的常用血清檢測方式,但其操作復雜,且特異度及敏感度約為80%~85%[4]。PCR雖有較高的檢測靈敏度,但對檢測儀器和設備有較高的要求,檢測費用高,且假陽性檢出率較高,臨床應用有一定局限性。冷凝試驗檢測過程中影響因素較多,特異性不理想[5]。血清學檢測具有檢測費用低、操作簡便、快捷、檢測特異度及靈敏度高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各類疾病的診斷中。
抗MP-IgM為機體感染MP后最早出現的特異性抗體。有報道指出,多數MP感染小兒體內的MP抗體可在1~2 d出現,患病后7 d的濃度達到最高。仍有20%~30%的患兒在MP感染后7~10 d后才出現MP抗體,患病后10~30 d甚至更長時間達到高峰。因此,受患兒個體差異的影響,感染MP后機體形成特異性抗體的時間差異很大,血清濃度也有明顯變化,直接影響抗體陽性檢出率[6]。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的抗MP-IgM陽性檢出率高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中<3歲患兒的抗MP-IgM陽性檢出率為13%,3~6歲患兒的抗MP-IgM陽性檢出率為34.8%,6~15歲患兒的抗MP-IgM陽性檢出率為43.5%。提示血清檢測在6~15歲小兒中的應用效果最為理想。
綜上所述,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血清檢測可明確疾病診斷,便于及早實施治療,改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