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 偉
(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河北 滄州 061001)
臨床對肺癌以手術治療聯合化療、放療等綜合治療手段以達到抑制腫瘤進展、延長患者生存期的目的[1]。由于缺乏系統的疾病知識,加之長期治療給患者身心帶來的折磨,治療過程中極易產生焦慮、注意力下降、喪失社交活動興趣等主觀感覺,臨床將其稱為癌因性疲乏[2]。加強對肺癌患者治療過程中的護理干預,緩解癌因性疲乏狀態是臨床研究的重點。
選擇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2019年10月—2020年5月收治的56例肺癌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中醫組和常規組,每組各28例。男38例,女18例,年齡50~75歲,平均年齡(58.62±5.01)歲。腫瘤TNM分期:Ⅱ期13例,Ⅲ期33例,Ⅳ期10例。疾病類型:腺癌13例,鱗癌20例,小細胞癌16例,大細胞癌7例。兩組患者經CT/MRI及腫瘤標志物檢查,符合肺癌臨床診斷標準[3]。患者均接受手術聯合化療、放療等綜合治療,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臨床病歷資料不完整者,其他系統嚴重功能障礙可能影響治療者,預計生存期3個月以下者,中途退出者。兩組患者自然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常規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包括指導用藥,常規鎮痛干預,常規心理疏導,加強患者病情觀察,指導其合理飲食,戒煙酒,忌辛辣,適量運動等。
中醫組在此基礎上加用中醫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包括:(1)情志護理。患者入院后,護士主動與患者溝通,完善其病歷資料,了解其疾病進展,評估其心理狀態。通過視頻、圖文、公眾號等方式向患者開展疾病宣教,幫助患者建立積極的治療態度。鼓勵患者說出自身疑慮,幫助其紓解煩惱。通過五行音樂療法、移情易性法、以情勝情法等情志護理療法,改善患者的情緒,愉悅其身心,提升患者的治療積極性。(2)穴位按摩。通過按摩太沖穴、肝俞穴、合谷穴、百會穴、膽俞穴等,緩解其癌因疲乏狀態。按摩頻率以30 min/次、每日1次為宜。(3)耳穴壓豆護理。選擇神門穴、大腸穴、太陽穴、肝俞穴、脾俞穴等貼敷。貼敷時配合穴位按壓,每個穴位2 min,早中晚各按壓一次。兩耳交替按壓,直至治療結束。(4)八段錦訓練。選擇一間專門的康復訓練室,患者身著寬松衣物,訓練室內光線以昏暗為宜。播放八段錦訓練視頻,指導患者跟隨視頻作相關動作。八段錦操由雙手托天理三焦、調和脾胃須單舉、五勞七傷向后瞧、背后七顛百病消四個招式構成,每日訓練30~60 min,1次/d。(5)艾灸。選擇關元穴、氣海穴、神闕穴、雙側內關穴等穴位實施艾灸治療。治療前指導患者取仰臥位,穴位用碘伏消毒,下墊隔熱墊,點燃艾灸條,將其放入竹筒中,熏炙各穴位。每個穴位15~20 min,1次/d。(6)中藥足浴冥想法。足浴配方由黃芩、當歸、白術、郁金、沙棘等藥物組成,大火熬煮至300~400 mL后,冷卻至40℃~48℃泡腳。期間可不斷加入熱水,泡腳時長以30 min為宜。泡腳期間患者全身放松,閉上雙眼,引導其感受自身呼吸狀態,并將雙手置于腹部,感受腹部隨氣流收縮狀態,并想象自身位于藍天白云下,身旁有潺潺流水和鳥鳴。15~20 min/次,1次/d。
(1)癌因性疲乏。干預前后采用Piper疲乏量表(R-PFS)進行評估。共9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10級評分法,分值范圍在0~9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越嚴重。(2)采用卡氏功能狀態量表(KPS)評估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健康狀況。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健康狀況越好。(3)采用癌癥患者生活質量評估量表(QLQ-52)評估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共52個條目,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高。

兩組患者干預后的R-PFS評分與干預前相比均有所下降(P<0.05);中醫組干預后的R-PFS評分顯著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1。

表1 干預前后R-PFS評分對比 分Tab.1 Comparison of R-PFS score before and after
兩組患者干預后的KPS、QLQ-52評分與干預前相比均有所上升(P<0.05);中醫組干預后的KPS、QLQ-52評分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2。

表2 干預前后的KPS、QLQ-52評分對比 分Tab.2 Comparison of KPS and QLQ-52 score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point
早期肺癌表現為咳嗽、咳痰、氣喘、低熱等,漏診、誤診率較高。當肺癌表現出惡性腫瘤癥狀時,多已處于癌癥中晚期,致死率較高。肺癌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癌因性疲乏狀態,可直接影響治療效果[4]。中醫認為,肺臟功能衰退、氣血失調、陰陽失和為癌因性疲乏產生的主要病機。臨床護理應以扶正祛邪、疏泄開導、愉悅身心、增強體質為原則。本次研究中,情志護理可改善患者情緒,減輕其心理負擔。穴位按摩、耳穴壓豆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患者因化療而出現胃腸道不適。艾灸可通達氣血,加強臟腑功能,具有和胃降逆的作用。八段錦及中藥足浴冥想可增強機體免疫力,消除疲勞感,顯著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等癥狀[5]。
本研究顯示,中醫組干預后R-PFS評分低于常規組,中醫組干預后KPS、QLQ-52評分高于常規組。提示:中醫護理干預對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有積極治療作用,可顯著改善患者情緒,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