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慶麗, 李愛哲
(防災科技學院 文化與傳播學院, 河北 三河 101601)
如今一些特殊的工業產品包裝中包含了公益性的信息,如“吸煙有害健康”、“請將本產品放在兒童不能夠接觸的地方”等警示語言或“愛護環境”“骷髏”等警示圖標,雖然這些公益信息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其傳播力度與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通過分析發現這些特殊產品包裝中的公益信息缺少強有力的視覺表現,不能引起消費者的關注,更不會對消費者的行為產生積極影響。 此外很多工業產品包裝中并沒有引入公益信息,未能充分發揮自身的傳播優勢。 產品包裝本身就是很好的信息傳播載體,引入公益性信息,增強已有公益性信息的視覺表現力,不但能提升品牌美譽度更能促進產品銷售,還能傳播公益信息,同時也將是包裝設計倫理研究中的一個新方向。
產品行銷范圍廣, 包裝的信息傳播密度大且沒有空間限制。 越是生活必需品, 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就越重要,其行銷的范圍和網絡密度也就越大,產品能到達的地方,公益信息就可以到達。 這些市場銷量大的產品,其包裝的社會普及率也是極高,傳播信息亦具有速度快、范圍廣、影響大等特點。 產品包裝作為綠色傳播載體不會增加投入,能最大限度地減少能源消耗,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借助產品包裝的傳播優勢引入公益信息,可提高公益信息傳播影響力。
工業產品包裝受眾明確,信息投放精準,傳播迅速。產品銷售都有明確的目標消費群,消費者選擇該產品時,不但考慮產品自身的價值,還包括產品的附加價值,如品牌、設計、環保等信息。 根據當代消費者的消費心理,適度引入相應的公益信息,可以精準地誘導目標受眾,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增強互動性,產品的有效期可保證公益信息在有效期內迅速到達消費者手中并閱讀。
公益信息的引入應根據產品的種類、銷售時間、銷售區域、目標消費者等篩選公益信息內容,控制信息量與信息種類,與產品信息一起融合于包裝的整體設計中。
在不影響產品銷售及產品信息傳遞的前提下,適量引入公益信息,同時注意引入信息種類的單純性。 傳遞產品信息是產品包裝的重要使命,不能因宣傳公益信息而削弱產品信息,喧賓奪主式的置產品信息而不顧的做法,只會傷及彼此,使產品包裝變得不倫不類。 適量引入可使產品信息與公益信息相得益彰,相互促進,形成共生傳播模式。
根據產品種類引入相應的公益信息, 促進產品銷售的同時,引起消費者對公益信息的關注。 比如,在指導人們科學地食用食鹽的宣傳過程中, 傳統的宣講方式與健康講座、社區宣傳、口口相傳等收效甚微。 如果在食鹽的包裝袋上附加每日每人攝入食鹽的數量,或者再進行細分把不同年齡層,不同健康情況的人每日的食鹽攝入量都附加包裝袋上,這些信息就會通過包裝進入到我們的家庭,烹飪時都會看到或記起食鹽的用量,養成少鹽的健康習慣。 根據產品種類性質引入相關的公益信息,可使公益信息投放精準化,實現百分百的閱讀和持續的使用粘性,增強產品包裝的社會功能。
面對銷往不同區域的產品,根據目標區域的特點,將相應的公益信息設計在其包裝中。銷往洪澇、干旱、地震、臺風等自然災害多發地區時,我們可以把災害預防、自救互救等防災減災知識加入到產品包裝中, 盡量減輕災害帶來的經濟損失。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如何做好個人防護是大家最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 適時將預防新冠肺炎的個人衛生知識引入到產品包裝中, 保護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此外產品包裝的回收利用與降解處理的知識也應該體現在包裝設計中, 不但符合現代人的保護自然環境的需求, 也讓消費者在享用產品后獲得了環保相關的科普知識并建立高品質的生活習慣。
當產品包裝作為公益信息的傳播載體時, 不再是傳統意義上保護產品、方便流通、傳遞產品信息的外衣,它已是一個通過傳播公益信息拉近產品與消費者距離的綠色平臺,承擔起了傳播精神文明的社會責任,體現了設計“為人幸?!钡睦砟?。從設計倫理學的角度看,其主動為消費者提供生活與精神需求的設計行為更是一種善行。 同時公益信息的引入不但不會影響產品銷售, 反而會因消費者對公益信息產生興趣, 成為消費者購買的一個決定性因素和產品增值的有效策略。
產品包裝中已有公益性信息的傳播影響力并不盡人意,公益信息的價值導向對消費者產生的影響很小,教化功能也在弱化。 比如香煙包裝中的“吸煙有害健康”的警示語,據相關數據顯示全國煙民總數高達3 億,青少年煙民逐年上升,其警示效果甚微。食品包裝中的“保護環境”的圖標,因面積小、位置偏下,使得關注度降低,教化功能減弱。 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很多,究其原因,除了消費者主觀意識和客觀因素外, 公益信息設計未能引起消費者的警覺和深度思考,更沒有對其行為產生積極影響。優化已有的公益性信息的視覺設計, 增強視覺傳達力量與傳播效果是解決此問題的關鍵。
2015 年4 月1 日后,白沙、紅雙喜等品牌卷煙包裝中的警示語有了一些改變, 采用了大字號的 “吸煙有害健康、戒煙可減少對健康的危害”警示語,但據煙民的反應,這種概念對他們的作用不大?!豆s》誕生后,許多國家都在香煙包裝中采用了直白、 有力地警示性圖形來描述吸煙對健康的危害,如醫療為主題的警示性圖形,大多采用寫實的手法,真實地展現在受眾的眼前,讓人看后感到恐懼,甚至惡心、反胃,從而達到警示性作用[1]。 另外兒童主題與被動吸煙的警示圖形也具有強烈的視覺感。 國內卷煙包裝可借鑒國外的設計手法, 將虛弱無力文字信息轉化成警示圖形或圖像,增強警示和勸誡作用。公益信息的視覺優化,可增強傳播效果,將社會對人的關懷,人對自我的關懷, 人與人之間的關懷以及人對其他生命形式與整個生態環境的關懷融入到產品包裝中的關懷體現[2]。

圖1 兒童主題香煙包裝Fig.1 Children's themed cigarette packs
(1)公益信息圖形化設計。誠如香煙包裝中的警示性圖形設計一樣,信息可視化的視覺傳達更準確、合理,并能使視覺思維對信息快速作出反應, 提高人們深度理解信息并做出決策的效率[3]。圖形化設計是信息可視化的最佳途徑,圖形的視覺影響力要強于文字,日本有一個關于“表達方式與記憶效果的實驗”證明了通過圖形傳達的比通過文字傳達的信息高近1 倍的記憶率。 公益性信息圖形化的視覺表現就是利用圖形的高效、清晰、生動、易接受理解的特點,將抽象的公益性信息可視化。
可視化信息傳達更方便、準確,更易識別,因而更有魅力和價值[4]。設計之前應對收集整理的抽象性的公益信息進行整體規劃,理清信息之間的等級關系,再運用聯想尋找與信息相關的且有一定內在邏輯關系的概念, 概念與公益性信息之間越直接越具體越好。 如關于“DO NOT LITTER”的提示,產品包裝中通常會選擇“正在丟垃圾的人”和“垃圾桶”的圖形符號作為代表性概念,見圖2;有關“危險”的警示語,通常選擇“骷髏頭”、“白骨”圖形符號作為代表性概念。 概念圖形化,可以是一個符號、一個圖形、圖標或圖像、手繪等視覺形式。
(2)公益信息圖表可視化設計。面對復雜的數據公益信息時可選擇圖表,圖表也是信息可視化設計的一種化繁為簡的表現形式。 在理解文字內容的基礎上,根據內容、數據的邏輯關系進行信息歸納與整合, 歸納整合后的數據與文字信息以圖表、圖形、標識符號等視覺化元素的方式呈現,如常見的條形圖、柱形圖、餅狀圖,還有關系流程圖、樹狀結構圖、空間結構圖等,信息整合過程中需要強調突出重要的信息。如食鹽包裝上不同的用量,設計成一目了然的信息圖表形式,見圖3,4。 不管何種類型的圖表設計,都是運用列表、對照、圖解、標注、連接等表述手段,使視覺語言最大化地融入信息之中, 使信息的傳達更直觀化、 圖像化、藝術化[5]。圖表的設計與產品包裝設計風格統一,實現產品包裝視覺一體化的表現。
可視化設計讓公益信息變得更加條理清晰, 簡明直觀,生動悅讀,高效地實現信息傳遞,引起消費者深層次的思考, 尤其是具有跨越地域語言功能的日常標識性圖形,可被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費者閱讀理解。

圖2 包裝中的相關圖形設計Fig.2 Graphics in commodity packaging

圖3 成年人每日食鹽攝入量Fig.3 Daily salt intake for adults

圖4 兒童每日食鹽攝入量Fig.4 Children's Daily salt intake
重點突出、 條理清晰的信息層級關系是產品包裝中信息視覺一體化表現的核心。 一體化的信息設計首先要建立層級關系,確立產品信息為主要信息,公益信息為次要信息的層級關系。包裝的版面具有二維和三維的特性,各個面不是孤立存在的, 都屬于整體必不可少的一部分[6],一體化的表現就是將產品包裝中各版面的信息統一于完整的信息結構中,形成條理清晰的層級關系,突出產品信息,分區設計主體信息與非主體信息,注意二者占據包裝版面的空間位置與面積, 及信息之間的連續性與傳遞規律。依據人們接收信息的心理過程,將主次信息進行科學合理的排列,實現秩序化的信息傳達[7]。
統一的視覺表現是產品信息與公益信息一體化的外在形式,公益性信息在色彩、圖形、文字、編排等視覺要素表現上應與產品信息保持統一的設計風格, 融于產品包裝中,實現視覺一體化的表現。
(1)色彩在產品包裝的有著刺激和引導消費,提高市場競爭力, 提升品牌形象的作用。 包裝色彩是由產品性質,品牌文化和人的生理反應及心理聯想等決定的,公益性信息的色彩表現應尊重并統一到產品包裝的主色調中,在主色調的統籌下控制色彩對比強度。
(2)圖形在產品包裝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占據著重要版面甚至全部版面。 作為次要信息的公益信息圖形與作為主要信息的產品圖形, 在設計表現形式上要趨于統一,在審美體驗上也要有趨同性。
(3)文字在產品包裝中所占比重較大,是介紹產品,宣傳產品的本質性內容。 公益信息字體的選擇與設計都應與產品包裝中的字體保持視覺風格統一, 在理解消費心理的前提下,集中體現產品品質、表現設計新意、滿足消費者的情感需要,以獲得一致的審美體驗與包裝視覺形式的一體化。
基于信息層級結構關系,從包裝的整體形象出發,兼顧色彩搭配、字體變化、圖形設計及個元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合理編排布局,使公益信息、產品信息及各視覺要素統一于整體的視覺構成中, 實現公益信息與產品包裝設計的形式融合,提升產品包裝品質。
產品包裝中引入公益信息與研究其視覺表現, 從設計倫理價值的角度看,體現了為人的生存、生活服務的,使人的生活達到幸福境地的愿望[8]。公益信息的引入與視覺表現,增強了產品包裝的傳播功能,實現了產品包裝的實用價值與審美價值, 更是對產品價值及包裝價值的最高完善,同時把至善的設計倫理賦予到產品包裝設計中,踐行“為人幸?!钡脑O計理念,是設計師的善之行為和善之結果的體現。 期望借助公益信息與產品包裝設計的融合,讓包裝設計朝著至善的目標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