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艷
【摘要】目的:比較舌癌多種治療方式的臨床療效。方法:將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26例舌癌患者作為研究資料,按照不同治療方式將患者分為放療組、手術組和放療聯合手術組,共分為三組,每組42例患者。結果:放療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5.71%,手術組患者治療治療總有效率為80.95%,放療聯合手術組患者治療治療總有效率為92.86%。結論:舌癌治療以手術為主,尤其是晚期舌癌患者,采用放療聯合手術治療的方式,其效果優于單獨放療或是手術治療,值得臨床積極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舌癌;治療方式;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739.8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5-029-02
舌癌是口腔惡性腫瘤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男性患者較多,大多數表現為鱗狀細胞癌,尤其是在舌部前方的2/3處;舌根部的腺癌比較少見,且舌根部有時可能會發生未分化癌、淋巴上皮癌。舌癌的治療方法有手術、放療和化療聯合手術治療等,為分析不同方法的治療效果,本文以我院的患者為例,對比不同治療方法的臨床療效。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工作選擇的126例舌癌患者中,男性患者78例,女性患者48例,年齡(43~76)歲,平均(50.5±3.7)歲。所有患者臨床病例診斷結果為鱗狀細胞癌,并且在治療后進行為期一年的隨訪,在此期間取得患者復查、復發等相關資料。接受放療、手術、放療聯合手術治療的患者分別有42例。三組患者的疾病分期等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符合臨床對比研究要求。
1.2方法
放療組:放療時可以單純使用外照射方法,或是使用外照射聯合組織間插值的方法。外照射時使用4-6Mv-X線,組織間插值則為192Ir。單純外照射時放療的總量為60Gy~72Gy,放療時間一般為6周~7周[1]。近距離治療時選擇的參考點需要在靶區外10mm,劑量則為600cGy/2F,間隔時間為一周。
手術組:手術以清除原發病灶為主,如果伴有淋巴結腫大和轉移癥狀的患者,需要同時實施淋巴結清掃術[2]。
放療聯合手術組:在完成手術治療后,按照常規使用藥物調節患者的身體健康;同時,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制定放療計劃;也可以在術前進行放療,癌細胞縮小或是患者的健康情況能夠接受手術治療后安排手術。
1.3臨床觀察指標
觀察三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根據隨訪一年結果進行分析,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在此基礎上評價總有效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3討論
目前,還沒有完全認識舌癌發病的原因,多數人認為與環境關系密切,如慢性損傷、熱、X線、紫外線以及與其他放射性物質接觸等。此外,內分泌、神經精神、遺傳以及機體的免疫狀態等,都可能與舌癌的發病有關。舌癌患者在臨床上的表現:普遍發生在舌邊緣位置,而后是舌尖、舌腹以及舍背等位置,有慢性刺激因素或是局部白斑疾病史;普遍為浸潤性或是潰瘍型,生長速度較快,有明顯的疼痛感,有極強的浸潤性;早期時容易發生頸淋巴結轉移;可發生舌部運動受限癥狀,導致患者進食困難、吞咽困難[3]。
目前,臨床檢查舌癌的方法主要有三大類,即CT掃描、斷層攝影以及X線平片,在確定舌癌范圍上有較好的價值;病理細胞學檢查,通過脫落的細胞檢查位癌細胞,有利于診斷保證診斷的準確性;多數舌癌會發生頸淋巴結轉移,尤其是頜下,需要詳細檢查,必要時可以進行淋巴結活檢,提高舌癌診斷的準確性。此外,在診斷舌癌時,需要重視鑒別診斷,主要是將其與結核性潰瘍、創傷性潰瘍進行區分,避免診斷失誤延誤治療時機。
臨床治療舌癌的方法主要有放療、手術治療、化療等,每一種治療方法都有獨特的優點,臨床治療效果也有一定的差異性,尤其是晚期舌癌患者的預后較差,更為需要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法,提高治療的規范性,以便改善預后,盡量保證患者口腔、舌部等位置的相關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同時,降低舌癌對生命的威脅,即全面降低疾病的負面影響[4]。在本文的研究中,所選擇的患者進行為期一年的隨訪,得到較為可靠的研究結果,證明放療聯合手術的治療效果較好,但隨訪時間還需要進一步延長、研究的患者例數還應增加,進一步強化研究結果的可靠性。
本次研究結果:放療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5.71%,手術組患者治療治療總有效率為80.95%,放療聯合手術組患者治療治療總有效率為92.86%。可見,放療聯合手術治療舌癌的臨床療效優于單獨放療或是手術治療。
綜上所述,舌癌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健康,甚至生命都構成嚴重威脅,只要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方法進行控制,才能夠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疾病對患者生命的威脅。手術、放療等作為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法,將放療和手術聯合應用在舌癌患者的治療中,可顯著提升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趙澤亮,葉茂昌,李容新,王來平,周瑜,朱偉政,王祎,彭暉.保持下頜骨連續性的改良型邊緣性下頜骨切除在舌癌聯合根治術中的應用評價[J].口腔醫學研究,2016,32(01):91-94.
[2]趙焱,王金玲,馬鍇.敲低核仁小RNA宿主基因6(SNHG6)抑制舌癌細胞的增殖及上皮間質轉化[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18,34(09):806-811.
[3]區俊文,趙昌林,李雪梅,朱薪宇.舌癌皮瓣移植術后病人營養支持治療1例[J].腸外與腸內營養,2017,24(01):61+64.
[4]張欣睿,于鋒,閆宏紅,譚國杰,周毅波,劉學奎.術前誘導化療對晚期可手術切除的舌體鱗狀細胞癌預后生存的長期影響[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6,30(21):1689-1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