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傳梅

【摘 要】 目的:探究舒適護理措施在高血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方法:選取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診治的高血壓患者116例,等比例將其分為: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和給予舒適護理措施的研究組,各58例。比較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估、血壓控制情況及其療效。結果:護理干預后,研究組的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且前者的血壓水平也優于后者,組間差異顯著(p<0.05);對照組的總有效率(79.31%)低于研究組(94.83%),組間差異顯著(χ2=6.20,p=0.01)。結論:對高血壓患者給予舒適護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輔助降壓,值得優先采納。
高血壓是一種由于體循環加快導致對血管壁壓力過大而引發的代謝性系統疾病,具有高發病率和高致病率的特點[1]。其主要臨床表現為頭痛、眩暈、惡心、心悸、便秘等,還伴有心理不適,如焦慮、緊張及抑郁等,若不及時采取干預措施,極易并發相關臟器出現損傷,進而導致心腦血管事件的不良結局,最終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2]。基于此,本研究對我院116例患者給予舒適護理措施進行研究分析,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診治的高血壓患者116例,等比例將其分為: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和給予舒適護理措施的研究組,各58例。其中對照組患者齡在42~79歲,平均為(54.98±6.43)歲;男性30例:女性28例;研究組患者齡在40~76歲,平均為(53.40±5.98)歲;男性32例:女性26例;兩組受試者基線資料未見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給予常規干預措施,包括建立信息檔案,營造優質醫療環境,按照醫囑對患者進行定時用藥及強調注意事項。研究組給予舒適護理措施,其工作內容為:要求主治醫生、護士長及護理人員對高血壓臨床防治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在發現高血壓患者時,迅速做出反映。②對預防意識較差患者,由護理人員對其進行飲食、鍛煉及戒除煙酒等進行指導。③進行一定的心理干預,實施健康教育宣講,主動式交流緩解其緊張焦慮情緒。④由護理人員對叮囑患者進行規范藥物治療干預,按照醫囑用藥。
1.3 觀察指標
記錄、統計并分析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估(生活能力、獨立性、心理健康、環境適應能力、社會關系)和血壓水平(舒張壓、收縮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軟件分析。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估及血壓控制情況
護理干預后,研究組的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且前者的血壓水平也優于后者,組間差異顯著(p<0.05).
2.2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
研究組的有效、顯效、無效分別為:34(58.62%)、21(36.21%)、3(5.17%)。對照組分別為:29(50.00%)、17(29.31%)、12(20.69%)。對照組的總有效率(79.31%)低于研究組(94.83%),組間差異顯著(χ2=6.20,p=0.01)。
3 討論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迅速發展、人們飲食結構的改變及生活壓力增加,我國高血壓患者呈逐年上升之勢,約有1/4的成年人患有,其中年齡、肥胖、糖尿病及不良習慣等均是增加高血壓患病的風險,同時高血壓病情逐漸進展后,易并發心血管疾病、多臟器功能受損等,對人類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目前,臨床對高血壓的治療都堅持“早發現”、“早治療”的原則,通過藥物進行治療,其應用效果不夠理想,主要是由于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患者自身的原因。患者不能清晰且正確意識到高血壓這一疾病的危害性,且發病之后亦可由于病癥不嚴重,而予以忽視,以至于對日常生活方式為進行合理調整,而造成病情延誤。另一方面是患者自主性較差,難以及早活或長期接受藥物、心理治療,進而累及多器官病變。因此,如何對高血壓在臨床防治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采取對應措施,保證患者的治療是安全有效,是尤為關鍵的。
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干預后,研究組的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且前者的血壓水平也優于后者,組間差異顯著(p<0.05);對照組的總有效率(79.31%)低于研究組(94.83%),組間差異顯著(χ2=6.20,p=0.01)。因此,對高血壓患者給予舒適護理措施療效更佳、能輔助降壓,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優先采納。
參考文獻
[1] 姚雪英, 袁欣. 舒適護理措施在高血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醫學信息, 2018(A01):308-308.
[2] 舒艷娟, 劉惠林. 高血壓患者護理中舒適護理方法的應用效果觀察[J]. 現代養生, 2017(22):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