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幸 溫燕紅 馬嵐
【摘 要】 目的:比較用改良封閉式負壓引流應用海綿和海綿+生理鹽水濕紗對壓瘡的治療效果。方法:將80例Ⅲ、Ⅳ期壓瘡的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實驗組采用海綿+生理鹽水濕紗換藥,對照組采用海綿換藥,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實驗組患者的有效治療(痊愈、顯效)例數及有效治療率,均較實驗組高,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海綿換藥比較,應用海綿加生理鹽水濕紗換藥治療III、IV期壓瘡更有利于創面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創面愈合,減輕患者疼痛,緩解經濟負擔。
【關鍵詞】 壓瘡;負壓引流;改良;海綿;濕紗
壓瘡(pressure sores),系身體局部長期受壓使血液循環受阻,而引起的皮膚及皮下組織缺血而發生水皰、潰瘍或壞疽。人口老齡化,使得社區壓瘡發生率急劇增加,有統計顯示居家養老的臥床病人壓瘡發生率高達20%~50%。壓瘡的特點是病程長、易復發,不但可使原發病加重、增加死亡率,花費也巨大,老年人中患壓瘡者的死亡率是無壓瘡者的四倍。并且,壓瘡經常作為疾病的并發癥出現,常有多種因素與之相互影響,進一步加重了其治療難度,造成其治療時間長、治療費用高昂的特點[1-2]。
封閉式負壓引流(Vacuum Assisted Closure, VAC)對促進創面愈合的作用在臨床中得到充分肯定[3],但因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材料價格較高,限制了在臨床特別是基層醫院的應用。本中心自將改良VAC用于治療壓瘡患者,通過臨床對照統計比較不同材料壓瘡治療的優劣,希望由此改善社區患者壓瘡的治療效果,從而減輕患者的痛苦及并發癥發生概率,并減輕家庭及社會的負擔。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之間于我中心就診的80例Ⅲ、Ⅳ期壓瘡的患者,男36例,女44例,年齡49-98歲(平均年齡75歲),入院時已發生壓瘡,壓瘡分布于骶尾部68處,左、右髖部12處。將80例患者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按診療規范對其基礎疾病進行常規治療并使用改良封閉式負壓引流,實驗組采用海綿+生理鹽水濕紗換藥,對照組采用海綿換藥,治療14天。根據創面有無化膿和黃色腐爛組織或黑色壞死組織,決定是否進行清創。改良封閉式負壓引流治療技術由填充材料、引流管、醫用薄膜、負壓源組成,我們選用中心內較易獲得的材料來替換昂貴的配套材料,填充材料選用醫用聚氨酯海綿;引流管根據傷口面積大小及引流范圍選用頭皮針、吸痰管、延長管、一次性胃管等臨床上常用的引流管道;醫用薄膜選用外科手術薄膜;負壓源采用病房中心負壓。[4]
1.3 實驗組用生理鹽水清洗創面后,用干紗稍微搽干后,使用改良封閉式負壓引流+海綿+生理鹽水濕紗,創面滲液多時隔天換藥,創面滲液少時2-3天換一次藥,根據滲液量來換藥。
1.4 對照組用生理鹽水清洗創面后,用干紗稍微搽干后,使用改良封閉式負壓引流+海綿同法換藥。
1.5 評價方法按療效評定標準評價治療效果 痊愈:創面完全愈合,新生皮生成;顯效:創面縮小,無分泌物,肉芽組織生長,創面結痂或縮小;好轉:創面無擴大,滲出液減少;無效:創面無擴大,滲出液無減少;惡化:創面擴大,創面有大量滲液及壞死組織。
1.6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和分析統計方法采用x2檢驗和t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壓瘡分布、面積比較,經統計學分析,均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通過表1可以看出,實驗組患者治療的顯效例數均較對照組多,其百分比也均較對照組高;而實驗組患者的有效治療(痊愈、顯效、好轉)例數也較及有效治療率,均較實驗組高,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01,p<0.05)。
有效治療經統計學分析,x2=4.01,p<0.05。
2.3 兩組患者創面有效治療天數比較(見表2)
兩組經統計學分析,t=4.595,p<0.05。
3 討論
有研究顯示[5],應用濕性敷料可令傷口滲出液中的利于生長活性物質可得以保留,活性物質的釋放也會增多,在此條件下可促進壞死組織與纖維蛋白的溶解、組織細胞的增殖分化及上皮細胞的移行促進傷口愈合。另外,濕性敷料可使處于抑制偏酸環境,具有一定的抑制病菌作用,從而產生了一定的微生物阻隔作用,從而降低感染的機會。對于患者來說,濕性愈合環境令患者的疼痛感降低、舒適感增加。濕性敷料最大程度地保護了創面的神經末梢,在敷料更換時傷口與敷料不黏連,避免換藥時對創面的二次損傷[6]。
根據本實驗結果看出,實驗組患者在治療有效例數及治療有效比例上均優于對照組,證明了實驗組對于壓瘡的治療是有效的,另外,實驗組治療有效的天數也明顯要小于對照組,證明了應用實驗組材料治療壓瘡,能明顯縮短壓瘡的治療周期。綜上所述,可見實驗組對于壓瘡的治療效果要優于對照組,對于兩組治療效果的差異,究其原因,對于對照組來說,其使用海綿主要目的是促進毛細血管再生,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但其換藥時,創面可能較干燥,導致患者疼痛感更強,且更容易導致出血,故影響肉芽組織的生長,創面愈合慢。對于實驗組的海綿+生理鹽水中紗,其在原來的治療基礎上,可以減少創口出血及疼痛程度,既能保持創面濕潤,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又能在此基礎上減少新生肉芽組織的損傷,減少傷口浸漬,并能預防交叉感染,從而加速傷口愈合,這些方面都體現了改良封閉式負壓引流+海綿+生理鹽水濕紗治療方法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好的優越性。
綜上所述,使用改良封閉式負壓引流+海綿+生理鹽水濕紗的治療方法應用于壓瘡治療,可提高壓瘡的療效及縮短治療天數,由此能很大程度減輕患者痛苦并提高其生活質量,并能緩解家庭及社會經濟負擔,望該方法可得以在社區進一步完善及推廣。
參考文獻
[1] Gethin G, Jordano'Brien J, Moore Z. Estimating costs of pressure area management based on a survey of ulcer care in one Irish hospital.[J]. Journal of Wound Care, 2005, 14(4):162-5.
[2] Cobb A. Management of a paraplegic patient with a full thickness ischial pressure ulcer[J].British Journal of Community Nursing,2002,7(6 Suppl):24,26,28,30,32.
[3] 裘華德,宋九宏.負壓封閉引流技術[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0-34.
[4] 馮榮宗,朱俏容,葉燕玲,等.可攜帶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治療難愈性傷口的回顧性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014(4):801-802.
[5] 孟凡慧,王麗華,王嘉茹,等.濕性敷料在切口裂開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5,11(6):424-426.
[6] 張艷,趙玉蘭.傷口濕性愈合管理用于重度壓瘡治療的效果觀察[J].醫藥前沿,2015,5(12):38-39.